首页 > 灵异恐怖 > 凡人吴普同 > 第22章 远方的召唤

第22章 远方的召唤(1/2)

目录

在宿舍昏昏沉沉地睡了一整天,吴普同是被饿醒的。窗外天色已彻底黑透,宿舍里冰冷依旧,只有远处食堂隐约传来的微弱声响提醒着他晚饭时间已过。他挣扎着爬起来,感觉脑袋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四肢也因为长时间的躺卧而有些酸软无力。这一天的昏睡非但没有解除疲惫,反而增添了一种虚度光阴的空虚和颓丧感。

他懒得再去食堂,翻出从家里带来的、母亲李秀云硬塞进行李的煮鸡蛋和烙饼。鸡蛋已经冷了,烙饼也有些发硬,他就着暖水瓶里仅存的一点温水,机械地吞咽着。冰冷的食物下肚,非但没有带来饱腹的满足感,反而让胃里有些不适,更添了几分身处异乡的凄凉。

就在他对着空荡冰冷的宿舍发呆,琢磨着这一周漫长的“假期”该如何打发时,裤兜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他懒洋洋地掏出来,屏幕亮着,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归属地是——江苏,苏州。

江苏?苏州?吴普同心里咯噔一下。他在那边没有任何亲戚朋友,谁会给他打电话?难道是推销或者诈骗电话?近年来这种电话渐渐多了起来。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下了接听键,带着几分警惕地“喂”了一声。

“喂,普同吗?是我,张卫平!”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又带着几分陌生亢奋的声音。

“卫平?”吴普同着实愣住了,差点没反应过来。张卫平?他不是回唐山老家了吗?怎么会用江苏的号码打过来?而且,以张卫平那内向、甚至有些被动的性格,几乎从不会主动联系别人,这太不寻常了。

“对,是我。普同,过年好啊!”张卫平的声音听起来比在保定时要响亮不少,甚至带着一种以前少有的、略显急促的活力。

“过……过年好。”吴普同还有些懵,“你……你这是在哪呢?怎么用苏州的号?”

“嗨,说来话长。”张卫平在电话那头似乎笑了笑,“我年前不是从红星厂出来了嘛,本来是想回唐山的。后来,一个高中时候的同学联系我,说他在苏州这边一个厂子干得不错,这边正好缺人,尤其是懂点生产管理的,待遇也比北方强不少,问我愿不愿意过来看看。我一想,反正回家暂时也没想好干啥,就当出来见见世面,就过来了。”

吴普同静静地听着,心里却掀起了波澜。张卫平没有回唐山,而是去了苏州?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你……在苏州?做什么呢现在?”吴普同忍不住问道。

“在一个电子厂,做生产线的带班组长,也算是个小管理吧。”张卫平的语气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但很快又收敛了,转而开始嘘寒问暖,“对了,你怎么样?过年回家了吗?在红星厂那边还顺心不?听说你们那边好像……开工不太顺利?”

张卫平一连串的问题,尤其是最后那句似乎意有所指的询问,让吴普同心里那种怪异的感觉更浓了。张卫平以前可不是这么会寒暄和关心人的主儿。他简单地回答:“回了,刚回来。厂里……是有点情况,库存大,订单少,刚通知继续放假一周,过了十五再看。”

“哦?放假一周?”张卫平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对这个消息并不太意外,反而接着话头说,“普同,说实在的,红星厂那个地方,格局还是小了点儿。你看咱们在那边,累死累活,三班倒,一个月才挣几个钱?千把块,够干啥的?”

这话戳中了吴普同的心事,他没有接话,等着张卫平的下文。

果然,张卫平话锋一转,压低了点声音,却带着更强的蛊惑性:“普同,不瞒你说,我过来这边看了一下,感觉确实不一样。这边是工业园区,厂子多,机会也多。我现在在这边,就我刚才说的那个电子厂,做带班组长,基本工资加上岗位津贴、绩效什么的,稍微加点班,一个月下来,拿到手三千出头是没问题的!”

“三千多?”吴普同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心脏猛地一跳。这个数字,对于一个月薪还不到一千、并且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他来说,冲击力太大了。在保定,他省吃俭用,一个月也攒不下几百块,三千多,几乎是他在红星厂收入的三倍!他仿佛能看到那厚厚的钞票,能想到这笔钱能带来的改变——可以给家里寄更多,可以给马雪艳买更好的东西,可以更快地积攒那个遥不可及的购房首付……

“对,三千多!而且这边是流水线,管理相对规范,没那么多人际关系扯皮,干好自己那摊事就行。”张卫平继续说道,语气更加热切,“关键是,这边发展快,机会多!不像在北方,死气沉沉的。普同,咱们还年轻,总不能一辈子窝在一个地方,拿那点死工资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