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归途与团圆(2/2)
“爸,妈!”吴普同喊道。
“叔叔,阿姨!”马雪艳也赶紧笑着打招呼,语气自然亲昵。
“哎,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路上累坏了吧?快回家,家里暖和!”李秀云上前一步,亲热地拉住了马雪艳的手,眼里是掩饰不住的欢喜。吴建军话不多,只是憨厚地笑着,接过吴普同手里最重的行李,又想去拿马雪艳的,马雪艳忙说:“叔叔,这个不沉,我自己来就行。”
回到家,那股熟悉的、带着柴火气息的家的暖流瞬间包裹了两人。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新盖的房子贴着崭新的春联和福字,虽然内部装修还很简单,但窗明几净,充满了过年的喜庆气氛。
吴小梅听到动静,也从屋里跑了出来,看到哥哥和雪艳姐姐,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比之前几次见面更加自然和亲近:“哥,雪艳姐,你们回来啦!”
“小梅!”马雪艳笑着应道,从行李袋里拿出准备好的礼物——一条粉色的新围巾递给小梅,“看看喜欢吗?”
小梅接过围巾,摸了摸,甜甜地笑了:“喜欢,谢谢雪艳姐!”她主动上前帮着拿一些小件行李。
李秀云直接把两人领到给他们准备好的房间。房间在正房的东屋,显然是精心收拾过的,炕烧得热乎乎的,窗户上贴着红色的窗花,崭新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
“雪艳啊,炕都烧好了,快歇歇脚。到家了就别客气,跟自个儿家一样。”李秀云语气里满是疼爱和接纳。
“哎,知道了阿姨,您放心,我才不客气呢。”马雪艳笑着应答,神态自如,显然对这里已经不再陌生。
安顿下来后,马雪艳几乎没有歇着,很快就熟门熟路地融入了吴家忙碌的过年节奏里。她帮着李秀云在厨房里准备过年的吃食,炸丸子、蒸年糕、炖肉……她现在已经能帮上更多的忙,甚至能独立完成几样简单的菜式了。李秀云在一旁看着,眼里满是欣慰,婆媳俩在锅碗瓢盆的碰撞间,流淌着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
吴普同则跟着父亲和刚刚从石家庄工地回来的弟弟吴家宝一起,忙着最后的扫尾工作——贴窗花、挂灯笼、检查院里的灯泡。吴家宝看着雪艳姐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以及哥哥脸上放松的神情,憨厚地笑了笑,觉得这个家,今年格外有生气。
除夕这天,家里更是忙得团团转,却也充满了欢声笑语。马雪艳和吴小梅一起帮着李秀云包饺子,她包的饺子已经进步很多,几乎能和吴小梅包得一样好了。三人一边包饺子,一边聊着天,气氛融洽。
傍晚,丰盛的年夜饭摆满了炕桌。鸡鸭鱼肉,各式各样的炒菜、凉菜,还有热气腾腾的饺子,琳琅满目,香气四溢。这是吴家这几年少有的丰盛和热闹。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吴建军难得地开了瓶好酒,给每个人都倒了一点,连马雪艳和小梅也不例外。
“来,”吴建军端起酒杯,脸上带着酒意和发自内心的笑容,“今年,普同工作了,雪艳也在咱家过年,家宝也出息了,小梅的病也见好,咱家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咱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年好!”
“过年好!”大家都举起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清脆的碰杯声,夹杂着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马雪艳感受着这浓厚的家庭氛围,心里暖暖的,也彻底放松下来,仿佛自己早已是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开始变得密集起来,绚烂的烟花偶尔划破夜空,照亮了农家小院。屋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吴普同看着身边笑容满面的父母,日渐开朗的妹妹,踏实肯干的弟弟,还有身边温柔体贴、已然与这个家水乳交融的马雪艳,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踏实感。
所有的奔波劳累,职场上的委屈和迷茫,似乎在这一刻,都被这浓浓的亲情和团圆的喜悦冲淡、融化了。这个春节,因为马雪艳的融入,因为家人的健康平安,因为那份对未来的共同期盼,变得格外不同,格外的温暖和充满希望。他知道,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少风雨,这里,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和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