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粤式经典·干炒牛河的锅气鲜香(1/2)
一、寒晨念鲜,一筷念想的食客期许
京味豌豆黄的绵密清甜还在“星语花坊”的空气中萦绕,冬日的寒风吹得店门玻璃微微作响,刚过七点,常客陈姐就裹着羽绒服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一袋新鲜的河粉:“晚星啊,昨天在粤菜馆吃了干炒牛河,那股锅气香到现在还惦记着。你们家能不能做这个?孩子上学要赶时间,吃一碗热乎的炒河粉,顶饱又暖身,比吃面包强多了。”
林晚星连忙接过河粉,摸了摸还是温热的,笑着说:“陈姐,这河粉看着就新鲜!我之前在家试过炒河粉,要么炒碎了,要么太干。景渊哥肯定知道怎么炒出粤式那股锅气吧?”说着朝正在检查炉灶的谢景渊喊了一声。
谢景渊擦了擦手上的灰走过来,拿起河粉看了看,眼底泛起熟悉的专注:“干炒牛河是粤式大排档的招牌,关键在河粉的挑选、牛肉的腌制,还有最重要的‘猛火快炒’。我之前在广州学过,得用宽扁的新鲜河粉,牛肉加小苏打和油腌嫩,炒的时候火要大,动作要快,才能炒出‘镬气’,河粉才会根根分明不粘连。现在天凉,热乎的炒河粉最受欢迎,咱们试试。”
“太好了!”林晚星赶紧把河粉放进保鲜柜,“我这就去买黄牛肉和芽菜,就是牛肉怎么腌才嫩?炒的时候要不要加水?”谢景渊拿出手机翻出之前记的配方:“牛肉加生抽、蚝油、小苏打、淀粉和食用油,抓匀腌15分钟,油能锁住水分;炒的时候绝对不能加水,靠猛火把食材的香味逼出来,最后淋点香油,香味更足。对了,还要用圆白菜和绿豆芽,解腻还能增加爽脆口感。”
陈姐在一旁补充:“对,酱油别放太多,不然河粉会发黑;盐也要少放,蚝油和生抽已经够咸了。炒的时候火候一定要大,不然河粉容易粘成一团。”林晚星连忙应下,当天上午就和谢景渊分工:她负责腌制牛肉、清洗配菜,谢景渊则提前预热铁锅、准备调料,后厨里渐渐飘起酱油的咸香和牛肉的鲜气,藏着粤式小吃独有的锅气暖意。
二、镬气十足·粤式干炒牛河
- 适配场景:广东经典大排档小吃,河粉根根分明,牛肉滑嫩多汁,配菜爽脆解腻,适合秋冬季节作为早餐、午餐或夜宵。尤其适合上班族、学生和家庭食客,搭配例汤、凉茶食用最佳,现炒现吃口感最好,出锅后建议趁热吃(避免放凉后河粉粘连),剩余的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1天内),食用前用铁锅大火快炒1分钟复热,恢复镬气,避免用微波炉加热,会导致河粉变软、失去口感。
- 基础原料(约制作4份,每份300克):
- 主料:
- 河粉:新鲜宽扁河粉1000克(优选当天现做的河粉,口感柔韧,避免用干河粉泡发,易碎且缺乏弹性;若河粉粘连,可提前用手轻轻撕开,加10毫升食用油拌匀,防止炒时粘连)。
- 牛肉:新鲜黄牛肉300克(优选牛里脊或牛霖肉,肉质细嫩,避免用牛腩等带筋部位,炒后易老)、生抽15毫升(腌制用,提鲜)、蚝油10毫升(腌制用,增香)、小苏打2克(腌制用,使牛肉更嫩,避免过多,会有碱味)、玉米淀粉8克(腌制用,锁住水分)、食用油20毫升(腌制用,隔离空气)、清水10毫升(腌制用,增加牛肉嫩滑度)。
- 配菜与调味:
- 配菜:绿豆芽150克(去根,爽脆解腻)、圆白菜100克(切粗丝,增加口感层次)、洋葱50克(切细丝,提香)、大蒜3瓣(切片,去腥增香)、生姜3片(切丝,去腥)、红辣椒1个(切细丝,点缀增辣,可选,不吃辣者可省略)。
- 调味:生抽20毫升(炒制用,调味)、老抽5毫升(炒制用,增色,避免过多,河粉易发黑)、蚝油5毫升(炒制用,增香)、盐2克(根据口味调整,避免过多,生抽和蚝油已含盐)、白砂糖3克(中和咸味,提鲜)、香油10毫升(出锅前淋,增香)、食用油80毫升(炒制用,选花生油,烟点高,适合猛火快炒)。
- 工具:铁锅1个(炒制用,锅底厚,受热均匀,能炒出镬气)、菜刀1把、菜板1块、大碗2个(腌制牛肉和装调料用)、锅铲1把(优选熟铁铲,翻炒灵活,避免用硅胶铲,导热慢)、漏勺1个(沥干豆芽水分用)、厨房纸若干(吸干牛肉表面水分)、盘子4个(装干炒牛河用)。
- 关键步骤:
1. 腌制牛肉(滑嫩的核心):
- 新鲜黄牛肉逆着纹理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逆纹切,牛肉不易老,口感更嫩),放入大碗中,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牛肉水分过多,腌制时不易入味,炒时易出水)。
- 依次加入生抽15毫升、蚝油10毫升、小苏打2克、白砂糖2克,用手抓匀,直至调料完全被牛肉吸收;加入玉米淀粉8克,继续抓匀,使牛肉表面裹上一层薄淀粉(淀粉能锁住牛肉水分,避免炒时变老)。
- 最后加入食用油20毫升和清水10毫升,抓匀后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腌制15分钟(油能在牛肉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炒时粘连,冷藏腌制更入味)。
2. 处理配菜(爽脆的核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