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搞钱传奇 > 第16章 新朝钱弈:金融先行者王莽16

第16章 新朝钱弈:金融先行者王莽16(2/2)

目录

“朕不同意。”王莽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新钱不能废,五铢钱也不能恢复。”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枚纯铜新钱,又拿起一枚五铢钱,突然笑了:“匈奴要五铢钱,百姓要流通,朕就造一种‘新钱’,既能当五铢钱用,又能当新钱用——传朕的旨意,推出‘宝货制’!”

刘歆心里一沉:“表哥,你要干什么?”

“宝货制,分金、银、龟、贝、钱、布六大类,共二十八品。”王莽拿起笔,在纸上飞快地画着,“钱货六品(从‘小泉直一’到‘大泉五十’),布货十品(从‘小布一百’到‘大布黄千’),还有金货、银货、龟货、贝货——这样一来,百姓能用小泉买粮,豪强能用大布交易,匈奴要的‘五铢钱等价物’,也能用龟贝抵!”

刘歆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货币品种,急得直跺脚:“表哥,这太复杂了!百姓连‘大泉五十’都搞不懂,更别说二十八品了!这不是解决流通,是制造混乱!”

“混乱?”王莽放下笔,盯着何武,“朕要的就是混乱——豪强想垄断五铢钱,朕就用二十八种货币打破他们的垄断;匈奴想逼朕用五铢钱,朕就用龟贝让他们无从下手!”

何武的脸色瞬间白了——他没想到王莽会推出这么疯狂的政策。宝货制一推行,他私藏的五铢钱就真的成了“普通货币”,再也没法垄断交易了。可他不敢反对,只能硬着头皮说:“陛下圣明……”

当天下午,“宝货制”的诏令就传遍了长安。

西市的商贩们捧着诏令,一个个皱着眉:“小泉直一换大泉五十,怎么换?小布一百换大布黄千,又是多少?”陈阿公拿着一枚“小泉直一”(重1铢)和一枚“大泉五十”,翻来覆去地看,还是没搞懂:“这小泉和大泉,到底哪个能换粮?”

赵成也慌了,匆匆跑回何武府里:“大人,不好了!王莽推出宝货制,二十八种货币,咱们私藏的五铢钱没用了!现在市集上的人都在问‘龟贝怎么换粮’,没人管五铢钱了!”

何武坐在案前,看着手里的“宝货制”诏令,气得浑身发抖:“王莽疯了!他这是要把天下的货币都搅乱!”他猛地一拍案,“传我命令,让各地豪强都藏起龟甲、贝壳,只要百姓找不到龟贝,宝货制就推行不下去!”

可他还是晚了一步。当天晚上,铸钱工坊就开始铸造“宝货”——小泉、大布、龟甲币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市集。虽然百姓还是搞不懂换算,但至少有了能交易的货币,绢布换粮的场景少了些,用小泉买粮的人多了起来。

皇宫里,王莽看着案上刚铸好的“龟贝币”,嘴角勾起一抹笑——他知道宝货制很混乱,可至少解了燃眉之急:匈奴那边,他派使者送去了十万枚龟贝币,说“这是新朝的‘五铢钱等价物’”;市集上,新钱总算开始流通,军费也能慢慢凑了。

可他不知道,混乱的种子已经埋下。刘歆拿着刚收到的市集反馈,眉头拧成了结:“表哥,百姓用小泉买粮,商贩按‘小泉直一=1铢五铢钱’算,可大泉五十本该值五十小泉,商贩却只按三十小泉收——换算全乱了,百姓还是吃亏。”

王莽的笑容僵住了,他看着手里的“大泉五十”和“小泉直一”,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他以为复杂的货币能打破垄断,却忘了百姓需要的是简单、足值的钱,不是二十八种让人头疼的“宝货”。

夜色渐深,西市的角落里,几个豪强的管家偷偷聚在一起,手里拿着刚铸好的“宝货”,低声议论:“这宝货制长不了,用不了一个月,百姓就会闹起来!”“到时候,咱们再把五铢钱拿出来,就能重新垄断交易!”

而陈阿公的小院里,李阿婆正拿着一枚“小泉直一”,在灯下反复看:“阿公,这钱真能当一枚五铢钱用吗?我怎么觉得,咱们还是吃亏了?”

陈阿公叹了口气,把钱放在桌上:“不管怎么样,总比用绢布换粮强。咱们再等等,陛下说过,会让新钱管用的。”

可他心里清楚,这“等”,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王莽的宝货制,像一把更复杂的货币屠刀,没砍到豪强,却先让百姓陷入了换算的迷雾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