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人在水浒多子多福什么鬼 > 第303章 议和

第303章 议和(1/2)

目录

白沟河北岸,方天靖大军营寨连绵数十里,让对面的西军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可是一支精锐之师,把辽国打的找不到北,西军难以匹敌。

中军大帐内,方天靖正与闻焕章、卢俊义、朱武、公孙胜等人对着沙盘推演渡河后的进攻路线。

帐外忽然传来亲兵急促的通报声。

“报——!节帅,南岸宋军阵前出现一队人马,打着天使的仪仗,为首者自称是殿前太尉宿元景,奉旨前来,请求与节帅见面!”

帐内众人闻言,皆是一怔,大宋朝廷这是打的什么牌?有些摸不到头脑。

卢俊义浓眉一挑:“宿太尉?他跑来这刀兵相见的前线作甚?”

这是一个老熟人,原来对梁山忠义军和二龙山忠武军关爱有加。

闻焕章笑道:“想必是那东京城里的各位相公,又有了新算计。要么是缓兵之计,要么是别有用心,我们不妨听他如何分说。”

方天靖目光从沙盘上移开,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宿太尉是朝中难得的明白人,虽与童贯、高俅之流并非一党,但终究是我们的老熟人。他亲自前来,必有原因。快快打开营门,随我前去相迎,请宿太尉帐中叙话。”

不多时,宿元景在方天靖一行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大帐中。

宿元景虽然一路风尘仆仆,却官袍整肃,步履沉稳,保持着朝廷重臣的威仪。

他目光扫过帐中诸将,最后落在主位的方天靖身上,拱手道:“方节帅,别来无恙。”

方天靖起身还礼,对这个老前辈还是非常恭敬。

“宿太尉一路辛苦。不知太尉身负皇命,亲临这战云密布之地,有何指教?”

他并未称臣,只是命人看座。

宿元景心中暗叹,知道对方羽翼已丰,绝非寻常节度使可比。

他也不绕弯子,直接道明来意。

“老夫此来,实为消弭兵祸,共御外侮。日前边关急报,西夏趁我西军精锐尽出河北、边境空虚之际,再度兴兵犯境,兵锋直指延安府、韦州等地,边民涂炭,形势危急!”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均是面色大变,他们毕竟是汉人,听说西夏趁人之危自然义愤填膺!

原来是西军后院起火,难怪朝廷坐不住了。

宿元景继续说道:“蔡太师与老夫在朝中极力周旋,官家也已经清楚轻重缓急。如今国难当头,内部干戈实非幸事。所以特派老夫前来,与节帅商议停战事宜。若节帅肯暂息兵戈,容西军回师御夏,朝廷必有厚报,此前种种误会,也可从容化解。”

方天靖静静听完,再次朗声一笑。

“太尉所言,确是实情。方某虽起兵清君侧,但也是大宋子民,岂愿见西夏胡虏趁虚而入,蹂躏我大宋疆土?同室操戈,只会令亲者痛、仇者快。太尉既有此心,我自然愿意成人之美。”

宿元景闻言,心中一松,以为事情有了转机。

然而方天靖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原来方天靖话锋一转,却说道:“停战也不是小事,关乎我方十数万将士前程性命,更关乎这北地数百万生灵之福祉。具体条款,还需从长计议。请太尉先在营中安歇,待我方商议妥当,再与太尉细谈。至于种师道老将军的西军精锐……”

他看向宿元景,终于说道:“为表诚意,可即刻拔营西返,我大军绝不主动向前推进。”

宿元景知道这是方天靖要先支开西军主力,削弱雄州防线,但西夏边患是实,刻不容缓,他无法拒绝。

他只得应道:“节帅深明大义,老夫感佩。种老将军部即日西返,还望节帅信守诺言。”

“一言为定。”方天靖含笑点头。

当夜,种师道率领八万西军精锐,偃旗息鼓,连夜撤离雄州防线,急速向西奔去。

原本厚实的宋军阵地,顿时显得空旷了许多,只余下宋江麾下的两万人马,孤零零地守在漫长的防线上。

宿元景被安排在条件最好的营帐中,每日好酒好菜款待,方天靖亦时常亲自作陪,谈天说地,论古说今,却绝口不提和谈的具体条件。

宿元景几次试探,都被方天靖以“尚未商议妥当”或“还需等待些消息”为由轻轻挡回。

这位老于官场的太尉心中明了,方天靖这是在“拖”。

他在等什么?宿元景很快便知道了答案。

接下来的几日,来自南面的军情如同雪片般飞入方天靖的大营。

“报!孙立将军已克沧州,正在北上与我军会合!”

“报!陈希真、杨志将军联军攻占淄州、潍州,与青州黄信将军连成一片!”

“报!史进将军拿下东平府,倪云将军连克莱州、密州,京东东路已大部平定!”

“报!索超、卜青将军控制大名府全境,河北东路州县望风归附!”

每一条消息传来,方天靖脸上的笑容便加深一分,而作陪的宿元景脸色则凝重一分。

他这才彻底明白,方天靖的势力早已在河北、京东等地蔓延,如今不过是借着这次“清君侧”的东风,全面爆发出来。

西军的撤离,不仅让雄州成了一座孤岛,更让方天靖得以毫无阻碍地整合他在河北东路、京东东路的地盘。

现在,除了眼前这条小小的白沟河和宋江那两万人心惶惶的兵马,整个北方几乎都已改姓“方”了。

时机已然成熟。

这一日,方天靖终于不再“拖延”,他请来宿元景议事。

“宿太尉,连日款待不周,还望海涵。”

方天靖开门见山,“如今的形势,方某也就直言了,停战可以。但我方将士用命,百姓归心,总需有个交代。方某有三个条件,若朝廷应允,则干戈立止,方某仍奉大宋正朔,北御金国,西防西夏,保境安民。”

宿元景正襟危坐:“节帅请讲。”

方天靖屈指数道:“其一,清君侧之名不可空悬。童贯、高俅、杨戬、朱勔此四贼,祸国殃民,罪证确凿,必须明正典刑,公告天下!此乃我方起兵之根本,绝无退让之余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