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铲草除根(1/2)
天牢的石壁泛着终年不散的湿冷,角落里的霉味混杂着铁锈气息,呛得李嫣然不住咳嗽。
她蜷缩在冰冷的稻草堆上,华贵的襦裙早已被污泥与泪水浸染得不成样子,发间的珠钗断裂,散乱的发丝粘在苍白的脸颊上,往日里骄纵明艳的模样荡然无存,只剩下眼底的疯狂与不甘。
“楚清颜!你这个贱人!你陷害我!”她对着牢门嘶吼,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我没有下毒!是你逼青禾诬陷我!你不得好死!”
牢门外的侍卫面无表情,对她的疯癫充耳不闻。
自被押入天牢,李嫣然便日日如此,时而哭闹,时而咒骂,试图用歇斯底里的姿态掩盖内心的恐惧,谋害太子妃是灭顶重罪,若不能翻案,等待她的只会是最残酷的结局。
“小姐,小姐您冷静点!”前来探望的春桃隔着牢门,看着主子狼狈的模样,眼泪直流。
“尚书大人正在想办法,说定会救您出去的!”
“想办法?他能想什么办法?”李嫣然猛地扑到牢门前,双手死死抓住冰冷的铁栏,指节泛白:“楚清颜那个贱人早就算计好了!
她让青禾反咬一口,还抓了那个眼线,证据确凿,父亲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难翻案!”
她忽然想起什么,眼中闪过一丝希冀:“春桃,你去告诉父亲,就说楚清颜曾私藏过蛮族的军械图纸,她根本就是通敌叛国!
只要把这件事捅出去,她自顾不暇,自然就顾不上害我了!”
春桃面露迟疑:“小姐,那都是无稽之谈……”
“管它是不是无稽之谈!”李嫣然眼神疯狂:“只要能让楚清颜倒霉,就算是造谣也要说!你快去!”
春桃不敢违抗,只能含泪点头,转身匆匆离去。
看着春桃的背影,李嫣然瘫坐在地,嘴角勾起一抹扭曲的笑——楚清颜,你想让我死,我就算拉你垫背,也不会让你好过!
与此同时,尚书府内已是愁云密布。
李尚书穿着官服,焦躁地在书房内踱步,案上的茶杯早已凉透。
得知女儿被押入天牢,他第一时间进宫求见皇上,却被皇上以“案情未明,不便相见”为由拒之门外。
他又去求见皇后,皇后也只是淡淡一句“太子妃处事有度,此事当按律法处置”,便让他无功而返。
“大人,春桃回来了。”管家匆匆走进书房,神色凝重。
李尚书连忙停下脚步:“嫣然怎么样了?她有没有说什么?”
春桃将李嫣然的话一一告知,包括让他散布楚清颜通敌叛国的谣言。
李尚书听完,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猛地一拍案桌:“胡闹!简直是胡闹!
那事情,陛下与百官都看在眼里,证据确凿,如今散布这种谣言,不仅扳不倒她,反而会坐实嫣然诬告之罪,连尚书府都要被牵连!”
他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楚清颜这步棋走得太狠了,证据链环环相扣——青禾的证词、眼线的供词、醉魂散的鉴定报告,还有嫣然用来联络青禾的银簪,每一样都指向嫣然,让我们无从辩驳。”
“那大人,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小姐在天牢里受苦吗?”春桃哭着问道。
李尚书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能坐以待毙。
你立刻去查青禾的母亲,找到她,用重金收买,让她翻供,就说青禾是自愿帮楚清颜陷害嫣然,并非被胁迫。
另外,再去联络几位与楚家有过节的老臣,让他们在朝堂上为嫣然说情,就说此事可能另有隐情,请求陛下重审。”
然而,李尚书的算盘,早已被楚清颜料到。
东宫长乐宫内,楚清颜正坐在窗前,看着云袖递来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尚书府的一举一动,包括李尚书派春桃去收买青禾母亲,以及联络老臣的名单。
“娘娘,李尚书果然按您预料的来了。”云袖笑着说道。
“青禾的母亲那边,咱们的人已经提前去过了,不仅给了她足够的银两,还让太医留在她身边随时诊治,她已经答应绝不改口,还愿意出面作证,证明李嫣然是以她的性命相要挟。”
楚清颜点了点头,指尖轻轻划过密报上的名单,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这些老臣,大多是当年依附旧太子的人,对楚家本就心怀不满,如今被李尚书说动,想来是想借此事打压我和太子。
不过,他们找错了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