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波斯帝国1845 > 第652章 强渡多瑙河(下)

第652章 强渡多瑙河(下)(1/1)

目录

斯托列托夫将军在他的指挥部里,听着各部队汇报上来的伤亡数字,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两天,仅仅两天,他的第九军已经损失了接近两万人,却连一个稳固的桥头堡都无法建立。对面的奥斯曼军队,无论是士气、装备还是战术水平,都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将军,士兵们太疲惫了,士气低落。是否暂缓进攻,等待友军在其他方向取得突破,或者等待更多的炮兵和补给?”

“不,”他最终沙哑地开口,“我们不能停。明天,继续进攻!把所有的预备队都调上来!我就不信,砸不碎他们的防御!同时,给黑海舰队发电,请求他们从海上施加压力,哪怕只是炮击沿岸目标,也能分散土耳其人的注意力!”

第九军残存的士兵们在军官的驱赶下,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于次日清晨,再次向多瑙河南岸那片已经被血浸透的土地发起了决死冲锋。与此同时,他请求黑海舰队支援的电报,也飞向了塞瓦斯托波尔。

第三天的进攻,几乎是对前两日的残酷重复,甚至更加惨烈。俄军士兵踏着同伴的尸体,在己方稀疏了许多的炮火掩护下,疯狂地涌向河滩和奥斯曼军队的阵地。他们不再有整齐的队形,只有求生的本能和服从命令的麻木。

而在对岸,奥斯曼守军也已然杀红了眼。预备队被源源不断地填进防线,机枪枪管打得通红,需要不断浇水冷却。狙击手专门瞄准俄军的军官和士官,进一步加剧了其指挥的混乱。多瑙河的河水在某些地段已经被染成了淡淡的褐色,河面上漂浮着破碎的船只、杂物和肿胀的尸体,景象宛如地狱。

斯托列托夫将军赌上了所有预备队,确实在南岸夺取了几个稍纵即逝的立足点,少数部队甚至一度突破了第一道防线。但每当他们以为看到一丝曙光时,奥斯曼军队立刻组织起凶猛的反冲击,用刺刀和手榴弹将这些突入的俄军小队逐一歼灭或赶回河滩。战斗变成了纯粹的消耗,用生命换取着微不足道的进展。

就在河岸战斗白热化之时,3月26日,俄军黑海舰队响应了斯托列托夫的呼叫。几艘老式炮舰和巡洋舰小心翼翼地驶近多瑙河河口及保加利亚北部海岸线,开始对奥斯曼军的沿岸防御工事、通讯线路和疑似后勤枢纽进行炮击。

巨大的水柱在近岸升起,炮弹爆炸的轰鸣声从海上传来,确实给奥斯曼守军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部分设施损毁。然而,奥斯曼在战前就加强了多瑙河沿岸和黑海西海岸的防御,构筑了隐蔽的海岸炮台,部署了相当数量的机动重炮部队。

当俄国军舰进入有效射程后,奥斯曼的岸防炮兵立刻还以颜色。一场不对等的炮战在海岸线上展开。虽然奥斯曼的岸防火力无法彻底驱逐俄国舰队,但也足以对其形成威慑,迫使它们不敢过于靠近,炮击的精度和效果因此大打折扣。海上的威胁,最终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多瑙河前线血肉磨盘的僵局。

连续四天的亡命进攻,让斯托列托夫的第九军血流成河,伤亡数字直线上升,总损失超过了三万人,整个军的战斗力几乎被榨干,士气彻底崩溃,士兵中开始出现公开的抗命和逃亡。他们最终在河南岸占据了几块狭小、泥泞且完全暴露在奥斯曼军火力下的滩头阵地,但代价之高,令人窒息。

与此同时,俄军统帅部寄予厚望的、从东面罗马尼亚方向迂回进攻的部队,也进展缓慢。他们遭到了奥斯曼军队的层层阻击,加之罗马尼亚政府仍然对抗,使得这条战线同样陷入了僵持。

斯托列托夫将军收到了来自圣彼得堡的严令,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扩大并巩固桥头堡。但他看着麾下这支残破不堪、人人面带恐惧的军队,深知继续强攻无异于自杀。他不得不痛苦地下令:暂停大规模渡河进攻,转入防御,巩固现有滩头阵地,等待后续兵力和重炮的到达。

这场持续一个星期的血腥强渡最终结束。第九军作为一支完整的战役兵团,事实上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超过三万人的伤亡,以及大量渡河器材、火炮和装备的损失,让这次进攻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而且,俄军以惨重代价,只在多瑙河南岸钉下了几个极不稳固的钉子。这些阵地非但不能作为跳板,反而成了持续流血的伤口。奥斯曼军队利用其控制的制高点,不时用精准的炮火和狙击手“收割”着阵地上的俄军,使得俄军不得不持续投入兵力来维持这条脆弱的生命线,陷入了被动消耗的泥潭。

这也导致了俄国速战速决的计划彻底破产。俄军统帅部希望通过多瑙河方向的猛攻,迅速撕开奥斯曼防线,直逼君士坦丁堡的设想化为泡影。这不仅给了奥斯曼和伊朗联军更多的时间来巩固其他战线,更重要的是,它严重打击了俄军初期的锐气和必胜的信心。

此外,奥斯曼军队展现出的顽强防御和良好装备,改变了俄军上下对其的固有印象。一种土耳其人变了的凝重情绪开始在俄军中层军官和士兵中蔓延。反之,奥斯曼军队则通过这场防御战的胜利,极大地提升了士气和信心,证明了他们在新苏丹领导下有能力抵御强敌。

俄军初战的失利,像一盆冷水浇在了其盟友头上。巴黎的麦克马洪政府开始更加急切地催促俄国在东线加大压力,同时也对速胜的预期产生了怀疑。在巴尔干,希腊和塞尔维亚对于完全依赖俄国这辆战车产生了更深的疑虑,其内部的动摇和各自为战的倾向愈发明显。

在迟迟没有打开局面的情况下,俄国原本强大的外衣开始被奥斯曼撕碎。如果俄国仍然没有打开局面,那么迎接他们的自然是大型的崩溃。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