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三章(1/2)

目录

那天午后,太阳毒得厉害,柏油路冒着热气,巷子里人来人往。

宋斯年把搪瓷盆放到桌上,里面是一层层冰棍,用碎布盖着,冒着白气。

“冰棍,三分一根,不凭票!”

声音一喊出去,立刻引来一圈人。

有人咽口水:“不凭票?”

“真的?这年头哪有不凭票的东西?”

宋斯年当众掀开布,冰棍雪白,寒气冲出来。几个学生顿时挤上前:“来两根!”

冰棍一入口,凉透心肺。有人忍不住喊:“比国营的还冰,还甜!”

队伍瞬间排起来。

阮时苒忙着收钱,手指都快跟不上。三分、六分、一毛二……短短半个时辰,盆子见底。

小孩吃得满嘴是霜,大人们眼睛都亮:“这俩学生还真有门道!”

等人群散去,桌上只剩下几根快化了的冰棍。

阮时苒用布擦了擦手,忍不住笑:“比卖汽水还快。”

宋斯年把钱袋塞到她怀里,笑得淡,却带点压不住的自豪:“我就说,总能找路子。”

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涌起一种说不出的畅快。

可畅快没维持多久。

第三天,巷口刚摆开,就来了两个人。不是同行,是居委会的干部,穿着灰布衫,手里夹着公文包。

“谁让你们在这儿卖东西的?”为首的板着脸,声音不大,却冷得厉害。

人群立刻安静下来,议论声四起。

“麻烦来了……”

“这下怕是要关摊。”

宋斯年站直,迎上去:“同志,我们就是卖点冰棍,价钱公道,不坑人。”

干部冷笑:“不坑人?你们影响治安风气,学生娃不好好念书,在这搞投机倒把!”

那几个字像石头一样砸下来,压得四周气氛死沉。

阮时苒心口一紧,正要开口辩解,却被宋斯年拦住。

他盯着干部,语气不卑不亢:“同志,我们卖的是冰棍,不是投机。大家吃得高兴,三分钱一个,比国营便宜。要是算罪,那我们认,可要真说影响风气……您问问他们。”

他一转身,看向围观的人群。

那一瞬间,阮时苒心跳乱了。

沉默片刻,有人站出来,是个工厂的年轻人:“他们卖得实在,价钱公道,我支持!”

又有学生喊:“人家辛苦,不偷不抢,不该说风气坏!”

声音一个接一个,像火苗一样燎开。

干部脸色更黑,冷声道:“行,你们等着。学校要是知道了,看你们怎么交代!”

话一丢,转身走了。

摊子没被当场没收,可空气里压着一股沉沉的紧张。

阮时苒手心全是汗,看着人群渐渐散开,忍不住低声:“要真被学校点名……你以后怎么办?”

宋斯年盯着她,眼神极深:“你呢?你会怕吗?”

阮时苒喉咙哽了一下。想说“怕”,却又说不出口。

她只是抬眼,盯着他被汗水打湿的睫毛,心里忽然一阵酸热。

那天傍晚,收摊的钱不算多,可比任何一天都沉。

两人一起走回宿舍,没人说话。

走到楼口,宋斯年忽然停下,声音压得极轻:“苒子,要真有一天,摊子开不下去了……你还会站在我旁边吗?”

阮时苒脚步一顿。

去食堂不走操场,走教学楼旁边那条狭窄小道;水不开在宿舍里上,改成在图书馆边那口老井接;连回宿舍的时间都刻意挑在人少的时段。

她没有说出口,但她知道自己在躲——

她不想再一次“让他帮她扛”,她想自己先把那口气咽下去。

可事实证明——

躲人这件事,本来就是宇宙最不听话的一门学问。

第一天中午,她特意提前十分钟下楼去打饭,以为能躲开人群。

刚走到打菜窗口前,身后有人递过来一个钢盆:“排我前面吧,你腿短走得慢。”

她手一僵,转头——

宋斯年。

两人对视半秒,都没说话。

她没接他的饭盆,只把自己的往前推了一下,一声不吭地继续排队。

他也不恼,站在她身后,一言不发。

食堂打菜的师傅看见他们俩,一边舀菜一边笑:“上次写你们俩那小报我还留着呢——你们今天怎么不并排站?”

两人都没接话。

只有铁勺“哐哐”敲着盆底,空气别扭得能滴水。

晚上,她去图书馆借书。

书架最角落那排,是冷门书籍区,没人来。

她伸手去拿一本《统计学原理》,手刚碰到封面,隔壁伸出另一只手——

也碰到了同一本。

她不用看也知道是谁。

两个人的指节在书脊上隔着纸碰了一下,谁都没缩回。

半秒之后,她先松手:“你拿吧。”

他轻声:“我本来也不是来看这个的。”

她没再看他,径直转身走了。

可走到走廊拐角时,她发现——

他的脚步,始终跟在她身后,远远地,像影子一样不近不远。

晚上回到宿舍,她躺在床上,眼睛盯着上铺木板发呆。

脑子里一直回荡着那个画面——

那只伸向同一本书的手。

她忽然烦躁地翻身,把枕头按在脸上。

他这是……在等她先回头?

可是凭什么每次都要她先回头?

她心口像揣着一只猫,来回乱跑,抓得她发痒又发疼。

第三天晚上,短发女孩敲她床板:

“你最近跟宋斯年,是吵架了?”

阮时苒没吭声。

“你们俩现在这状态,比吵架还磨人。”

阮时苒翻身背对她,声音闷在被子里:

“我没跟他吵架。”

“哦,那就是冷战。”

“也不是冷战。”

“那就是在装作互不相干。”

“……”

短发女孩叹气:“行吧,你们这对话方式,迟早得憋出病来。”

阮时苒没回。

广播喇叭从清晨五点开始吵,一遍遍播:“本周五起,全体学生放暑假,返乡须凭介绍信——”

整个校园跟开了锅似的,谁都在忙:收衣服的、找人借麻袋的、订车票的。有女生在走廊里边卷被子边唱歌,有男生把洗脸盆别在腰上当鼓敲,噼啪作响。

连宿舍楼道都带着一种“马上各奔东西”的惆怅气味。

阮时苒却收拾得很慢。

她衣服一件件叠,书本一摞摞码整齐,连牙刷都包上蜡纸,像是要出远门打仗。

短发女孩在一边躺着嗑瓜子:“苒子,你这架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要离家十年。”

阮时苒不抬头:“我东西多。”

“你心事多。”短发女孩咔嚓咬下一颗籽,“我问你一个问题——这回放假,你最放不下什么?”

阮时苒动作顿住。

短发女孩眯着眼:“是花生,是冰棍,还是宋——”

阮时苒“啪”地合上皮箱:“去喝水。”

短发女孩笑得差点滚下床:“哎呀,脸红啦!”

阮时苒没理她,拎起水杯走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