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回归山庄办四大事件!(1/2)
“届时,仅每月的固定薪资支出,预计就将达到4400万人民币左右。而新招人员的安置费、培训费、装备配发等一次性投入,初步估算也需要5000万上下。”
靳南点了点头,表示了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每月四五千万的固定支出,以我们现在的资金规模,已经不算什么了。这还只是开始,是开胃小菜。等630区完成重建和扩建,我们还会进行更大规模的扩招。”
“630区重建?”周允棠捕捉到这个关键信息,略显担忧地问道,“还是在埃尔马安半岛吗?那里……经过这次事件,会不会太危险了?”
靳南吐出一口烟雾,语气轻淡却又带着一种经过血火考验后的自信:“在以色列恢复其远程战略威慑能力之前——而这个时间,我判断至少需要数年——埃尔马安半岛反而会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窗口期’。这次重建,不是简单的修复,而是全面升级和规模扩大。我们要把它建成一个真正的、固若金汤的战略支点。”
周允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再提出异议,只是将“630区扩建”作为重点记录下来。
“第二件事,”靳南紧接着切入下一个更富前瞻性的议题,“630区重建完成后,要同步规划并建立一個超大型数据信息库与网络作战中心。通俗点说,就是组建我们自已的专业化网络部队。这支部队未来的核心任务,是在行动部队展开地面或空中作战时,提供全频谱的电子战支援,包括但不限于通讯干扰、敌方信号屏蔽与截获、网络渗透等。”
他的目光投向远处,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战场图景:“这还只是第一阶段。未来,这支部队将作为核心,逐步引入并整合无人协同作战体系。比如,投入智能机械狗进行复杂环境侦察与突击,组建无人机蜂群执行侦察、打击、补给等多重任务。”
他看向周允棠,进一步解释道:“现代战场形态日新月异,无人化、智能化是必然趋势。我们5C虽然是佣兵组织,但绝不能落后于时代,否则迟早会被淘汰。这次我们伤亡了数十名兄弟,我希望能通过引入无人作战体系,在未来最大限度减少我们人员的直接伤亡风险。我实在……不想再看到兄弟们捧着骨灰盒回来了。”
他深吸一口烟,强调了关键点:“而无人协同作战不是一个简单的装备采购问题,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根基,就是这个超大型数据信息库和高速处理中心。没有它,各种无人装备就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协同规划和智能决策,作战效能将大打折扣。所以,建立这个信息库是重中之重。”
“我明白了。”周允棠虽然对具体技术细节不甚了解,但她完全理解了靳南的战略意图和决心。她不需要问为什么,只需要知道怎么做。
“预算方面,需要多少?”她直接切入执行层面。
“预算无上限。”靳南的回答干脆利落,“我需要的是最快速度、最好质量的建设成果。钱不是问题。”
“明白。”周允棠在笔记本上重重地写下了“网络部队与数据中心 - 预算无上限”这一行字。
“第三件事,”靳南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是关于阵亡和重伤队员的抚恤问题。这件事,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你觉得,抚恤多少比较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