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 第488章 摔碎的碗才盛得下月光

第488章 摔碎的碗才盛得下月光(1/2)

目录

虞清昼独自走向藏经洞。

晨曦的微光为山门镀上一层淡金,万物静谧得仿佛一幅凝固的画卷。

那口悬挂在藏经洞屋檐下,沉默了不知多少年的铜铃,依旧在风中纹丝不动,像一个顽固的哑巴。

她没有带任何人,一步步登上木梯,伸手取下了那口铜铃。

铃铛入手冰冷沉重,仿佛承载了三百年的死寂。

她捧着它,没有走向山门外那处可以轻易将其砸得粉碎的悬崖,而是转身,走上了山巅的祭坛。

祭坛中央,早已安放着一口祖传的青铜鼎。

虞清昼将铜铃轻轻放入鼎中,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一丝碰撞的声响。

而后,她弯下腰,将一捆捆干燥的松枝添入鼎下,划燃火石。

火焰舔舐着鼎底,升腾而起,却不是寻常的橘红色,而是带着一丝诡异的幽蓝。

鼎中的铜铃在高温下渐渐泛红,那枚始终垂落的铃舌,竟微微颤动了一下。

依旧无声。

可就在铃舌颤动的一刹那,古朴的青铜鼎壁之上,竟毫无征兆地浮现出一圈圈水波般的铭文。

那些铭文扭曲盘绕,玄奥难解,正是当年姜璃为了破解天道防火墙,于神魂寂灭前,拼死默写出的部分残码。

它们像是烙印在时空里的疤痕,此刻被火焰逼出了原形。

虞清昼闭上双眼,双手在胸前结成一个繁复的法印,以自身的心神去呼应那些躁动的铭文。

她不再试图去解读或掌控,而是将自己的神识化作一道温柔的微风,拂过那些滚烫的字符。

“去吧。”她在心中默念。

仿佛得到了解脱的许可,鼎壁上的铭文开始逐行崩解,化作一缕缕带着金属气息的青烟,袅袅升腾,最终消散在清晨的空气里。

当最后一缕青烟散尽,鼎中的火焰也随之熄灭。

虞清昼睁开眼,待到鼎身冷却,她伸手探入厚厚的灰烬之中,仔细摸索。

最终,她从中捡出了一小块未被完全熔化的、形状不规则的铃舌碎片。

她将那碎片紧紧攥在掌心,冰冷的金属边缘硌着皮肉,带来一丝清醒的刺痛。

“你不响,是因为你要等一句真话——而不是一句命令。”她低声自语,而后将碎片贴身收入怀中。

与此同时,数十里外的跑丫坡废墟上,谢昭华正在进行着一场同样怪诞的仪式。

她走遍了青州的大小村落,像个拾荒的疯子,收罗来一堆被百姓视为不祥之物的垃圾:画错被撕毁的旧符箓、因触犯禁忌而被焚烧的书册残页、打断顽劣孩童后一并折断的戒尺、以及那些被后人厌弃而砸烂的祖宗牌位。

她将这些承载着失败、错误与怨恨的“废品”,在废墟的正中央堆成一座小小的坟蟸。

她不施法,不念咒,甚至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未曾给予。

她只是每日清晨,提着一碗清水,走到那堆垃圾前,将水缓缓洒下,然后用最平淡的语气,说一句毫无意义的废话。

第一天:“今天天气不错。”

第二天:“那只野狗又来了。”

第三天:“不知道中午吃什么。”

如此往复,到了第七日的清晨,当谢昭华再次提水而来时,脚步却猛然顿住。

在那堆污秽不堪的废品顶端,竟硬生生挤出了一株野葵。

它的花盘是灿烂夺目的金黄,倔强地朝向天空,但那翠绿的茎秆上,却密布着蛛网般的裂痕,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彻底碎裂。

它美得惊心动魄,也脆弱得不堪一击。

谢昭华凝视着它,嘴角勾起一抹嘲弄的笑。

她走上前,小心翼翼地从那布满裂痕的茎秆上,割下中空的一截。

她将这截“草管”凑到唇边,闭上眼,吹出了一段不成调的、断断续续的曲子。

那旋律生涩、怪异,却正是那个双目失明的孩童,曾用断裂的竹笛吹奏过的那段加密的旋律。

风仿佛听懂了她的曲声,温柔地吹过。

野葵那金黄色的花盘,花瓣竟簌簌落地,在黑色的泥土上,拼凑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字——

山这边的虞清昼,也迎来了新的改变。

每月一次的“沉默日”到了,按照璇玑阁的旧例,这一天所有人都必须禁言,以示对天道的敬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