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嫏嬛画馆 > 第七章 烧尾

第七章 烧尾(2/2)

目录

僧人返回阿伽蓝,叫弟子们清理禅房,搬走木盆。弟子们好奇,大鱼如何不见。虚行一律告知,师父把金鲤放生了。

僧人主持寺务,传授弟子经文,出席早晚课,清心修行,再不提金鲤的只言片语。整个伽蓝寺,唯有狸花猫不时溜达进住持禅院,蜷在一角,怀念一条失之交臂的鱼。

虚行再次见到华缨,是半年后。

师父被一只窜入寺里的金钱豹咬伤,性命垂危,弟子们陷入惶恐不安。这时,寺墙外跃进半人身半鱼尾的女子,怀抱一支带露灵芝草,跳跃着行来。众弟子见此妖怪,惊慌失措,连忙禀告师父。

昏沉中的师父听见鱼妖二字,勉力睁眼,吩咐大弟子虚行取祖师传下的降魔杵,撵走妖孽。

虚行不敢违背师命,到祖师堂请了降魔杵,对付毫无准备的华缨。华缨受降魔杵重伤,鲜血喷溅到怀里的灵芝草。

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个黑衣人,抱走倒在血泊中的华缨,逃离了伽蓝寺。

僧人在弟子们搀扶下,走出禅室,看着庭院内散落的金鳞,以及金鳞间一支血色丹芝,唇角紧闭,一语未发。

降魔杵之伤,令华缨险些死去。她罕见的求生意志,与黑衣人的照料,让她重又活了过来。

人鱼洞中,华缨脱落的金鳞逐渐长出,新生的鳞片愈加坚硬,泛着金色冷光,敲碎重聚的那颗心亦如是。

自从半年前被驱逐出伽蓝寺,华缨随溪水漂泊,无依无靠艰难求生之际,遇到了黑衣人。人鱼洞是黑衣人在山崖下寻到的一处天然洞穴,让给了华缨作为休养之所。黑衣人不知来历,不知姓名,却传授了华缨妖修之法。

华缨苦修半年,从山间获悉金钱豹咬伤伽蓝寺主的消息,当即便心神不宁,与山崖上守护灵芝草的灵蛇大战一场,盗采了灵芝,送入伽蓝寺。却连僧人的面都没有见到,便被僧人大弟子用降魔杵打伤。

她曾被僧人养在身边时,偶尔听僧人提过,阿伽蓝历代祖师传下金刚降魔杵,用以降伏魔怨,断除所有鬼神、非人、天魔、恶咒迫害,法力威猛。彼时,她何曾想过,自己竟有一日被降魔杵视作妖魔来降服。幸而虚行修为不足,未能催出降魔杵最大威力,否则她便要命殒当场,绝无可能逃脱。

“不必再回来,不然便视作妖邪,与佛法不容。”僧人言犹在耳。

华缨一面痛恨僧人无情,一面厌弃自己妖魔之身。

黑衣人看出她的心思,替她清洗鱼尾时,不经意间道出一个传说:“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华缨神色动了动:“鲤鱼为何要化龙?”

“鲤鱼跃龙门,可经天火烧掉鱼尾,从此青云直上,化为真龙,摒弃半妖之身。何况,龙乃天龙八部众,是佛教护法天神,金刚降魔杵在神龙面前,恐怕半分法力也使不出吧。”

跃龙门成了埋藏华缨心中的一颗种子,在意念的雨水里滋养,很快生根发芽。

暮春之际,华缨辞别人鱼洞,随溪水汇入河流,于黄河逆流而上,经三十昼夜,抵达河津。天地间所有有志向化龙的鲤鱼,自百千川流奋勇游来,尽汇聚在此,鸢飞鱼跃,蔚为壮观。

禹门两岸峭立绝壁,仿佛被神斧劈开,成就天门形状,九曲黄河流经此处,飞流千仞,水浪滔天如沸。

典籍载: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

闪电照彻龙门时,千万群鱼不顾性命,飞身跳跃。龙门高耸,激流腾涌,劈碎半空无数鱼骨,堆叠的鱼骸迅速被洪流冲走,随波涛卷入大海,成为沧海一粟。命运如此,依然有前仆后继的鱼丛,将生命终止于此刻。

天生万物,无论卑微与否,总有不甘于写定的命运。逆流而上、逆天而行,哪怕最后淹没无闻,至少活着的时候,有过全力以赴的一跃。

华缨望着龙门下纷落如雨的鱼骸,并不畏惧,反倒因此而生无畏之心。她摆动巨大鱼尾,推开波涛,身如离弦之箭,望龙门纵身一跃。

云层涌动,天昏地暗,天雷劈下怒涛,降雷殛于逆命生灵。

龙门只在触手可及,华缨忽觉浑身剧痛,风声雷声波涛声,淹没人鱼之泣。龙门被拔离九天,越来越远,那是她带着焚烧的身躯,极速坠落,拉开的遥不可及的距离。

大鱼落入波涛,巨浪滔天。遭天劫后奄奄一息的大鱼,被惊涛骇浪冲下断崖绝壁。

伽蓝寺内,僧人正做晚课,手捻佛珠,口诵经文。一道遥远雷声响彻寰宇,震碎伽蓝青瓦。僧人身躯一颤,珠串断裂,一颗佛珠自指间滚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