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2/2)
街上的灯亮起了,何霞牵着囡囡在南后街上走着,入夜风大,囡囡戴了帽子,围了围巾,还戴了手套,整个人包得严严实实的。明天是周末,何霞也休息,母女俩难得一起逛街。帽子围巾和手套都是刚买的,囡囡迫不及待就戴上了。
何霞牵着囡囡的手,母女俩一起进了大门。赵惠兰坐在厨房前的走廊上削马铃薯,囡囡迅速跑过去,将新手套围巾展示给赵惠兰看。
何霞搬来一张小板凳,抱着囡囡坐在赵惠兰身边,陪她聊天。“赵姐,雨帆今天一天没出门?也没练习做肉燕?”何霞轻声细语,生怕惊扰到楼上的人。
赵惠兰手里的动作一滞,叹了口气,“是啊,我也不好多问什么,让老陈去问,他又不肯。”何霞想想,也是,赵惠兰是继母,本来关系就不怎么亲近,这时候去说,她是本着关心,但在陈雨帆眼里可能就不是这么看,或许还认为她故意奚落。父子俩的性格都倔,陈雨帆更是自尊心强得很,虽然在国外可能受了苦,但在家里,他是顶不愿意服软的。
赵惠兰将削好的马铃薯放进盆里,又将皮统统拢进塑料袋,丢进垃圾桶,用手撑着膝盖起身:“何霞啊,我进去做饭了,天气冷,你赶紧带囡囡回屋吧。”
“哎,囡囡,跟赵姨再见。”何霞晃了晃快要睡着的囡囡。
“赵姨再见。”带着睡意的嘟囔声传来,赵惠兰这才露出笑。
晚上,陈雨帆没有下楼吃饭。赵惠兰只得将饭菜分好,给他端上楼,放在屋里。陈雨帆把头蒙在被子里,她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说了饭菜放桌上,早点起来吃,便下了楼。临走前看了一眼**,被子里的人依然一动不动。
等她回到圆桌前,发现陈荣顺已经吃完,搁了筷子,回屋了。赵惠兰看了一眼翁梅英,眼里带着询问。
翁梅英摇了摇头,学着陈荣顺吃饭的样子给赵惠兰看,“就这么一头蒙吃,连菜也不多夹几口,吃完跟我说了声,就回屋了。”翁梅英凑到赵惠兰身侧,轻声问,“这父子俩,是在唱哑剧吗?怎么了这是?”
赵惠兰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拿起筷子吃饭,一粒米一粒米地夹进嘴里,时不时又转头看看楼上,翁梅英看不惯,“小鸡啄米呢,快吃,天大的事有吃饭事大吗?”
赵惠兰看了眼翁梅英,点了点头,这才认真吃饭。
吱呀,门打开,楼梯口的灯亮起,赵惠兰披着一件衣服轻手轻脚地下楼。厨房里,已经亮起灯了,杨思思正在准备各种食材,已经忙出一头汗。
“赵姐,你起来了?今天更早啊。”杨思思笑着和赵惠兰打招呼。
“你更早啊,这么早就准备去晚上的食材了?”赵惠兰看杨思思面前摆了好几种食材,面条、黄瓜、葱白等。
今天晚上,是展演前的海选,报名参加的所有手艺人都要参加海选,由主办方邀请来的专业评委进行评选,选出前10名手艺人上台展演比赛,再最后比拼一轮。
最近,三坊七巷里,邻里之间都在传,有许多自诩有手艺的人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但听说主办方这么严格的比赛之后,又有不少人纷纷退了赛。坊间都传,有的人是没有真才实学,怕上台海选露怯,才不去;有的则是自认为资历深,万一海选没选上,面子挂不住,便以让年轻人多锻炼的名义,让出位置。几番评说里,倒有不少人对林山愿意出山参赛颇感意外和敬佩,毕竟资历摆在那,林氏元宵即使不参赛,也会是福州小吃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