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金穗不落,规矩立了(1/2)
秋阳把晒场晒得发烫,新收的苞谷堆成金黄小山,风里飘着干透的麦香。
林英蹲在暖屋火塘边,用竹夹拨弄陶罐里的黄精——寒潭水浸过的药材泛着温润的光,正咕嘟咕嘟冒热气。
“姐!“二丫撞开木门,辫梢沾着草屑,“晒场打起来了!
吴铁柱把分粮筐踢翻啦!“
陶罐里的水溅出一滴,烫在林英手背上。
她抽回手,指腹迅速在围裙上蹭了蹭。
窗外传来粗哑的叫骂:“凭啥我家少两斗?
我爹去年为追偷猎的摔断腿,这功劳不算?“
“就是,林英自己有药有货,还装什么公平!“跟着起哄的是王二婶,声音尖得扎耳朵。
林英把最后一株黄精按进陶罐,盖子扣得咔嗒响。
陈默从里屋转出来,手里捏着半卷纸,墨迹未干的《乡约三章》在他指间轻颤:“他们不是不信你,是不信这世道能有真公道。“
“那就把规矩,刻进石头里。“林英扯下围裙搭在椅背上,指尖扫过陶罐边沿,寒潭水的凉意顺着掌心爬进血管。
她接过陈默递来的草稿,目光停在“欺孤者逐“四字上,蘸了墨的毛笔重重一压,纸背洇出深黑的痕。
次日清晨,老祠堂前的古槐枝桠间还挂着露珠。
林英站在青石板上,看三十七户村民陆陆续续围过来。
吴铁柱蹲在墙角,裤脚沾着昨日踢翻的苞谷,见她望过来,梗着脖子把脸扭向一边。
“算盘嫂,念。“林英抬了抬下巴。
算盘嫂掀开红绸账本,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吴铁柱家,春上挖药材三十斤,工分一百二;夏里巡山二十次,工分八十;修路挑土五十担,工分一百“她顿了顿,“合计三百,折粮八斗。“
“放狗屁!“吴铁柱跳起来,“我明明巡山二十二回!“
“五月初九,你说肚子疼没去;七月十五,你帮李瘸子修房没去。“算盘嫂翻开第二页,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日期,“这两回都有石头娃和招娣的签字。“
人群里传来窃窃私语。
吴铁柱的脖子涨得通红,突然拔高声音:“你们记的都是纸上字,谁晓得真假!“
林英没接话,转身走向祠堂侧屋。
那扇木门三年来只开过三次——第一次是她刚重生时翻出爹的猎刀,第二次是取出给娘治病的野山参,第三次她摸出铜钥匙,金属触感凉得刺骨。
“咔嗒“一声,铁栓落地。
门开的刹那,山风裹着浓郁的药香涌出来。
整捆的鹿茸在晨光里泛着琥珀色,成箱的五味子码得整整齐齐,粗布叠成的方垛比人还高,野蜂蜜罐上还凝着晨露。
“这些,是我一个人打的?
吃的?
藏的?“林英伸手按住最近的鹿茸捆,指腹触到麻绳上的凹痕——那是王二婶的指甲印,“哪一包没有你们的手印?
哪一罐不是你们帮我运下山的?“
全场静得能听见槐叶飘落的声音。
吴铁柱张着嘴,喉结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王二婶挤到前面,扒开一捆药材,看见自己歪歪扭扭的“王“字按在封条上,脸刷地红了。
林英从山货堆里捧出三束金穗。
穗子金黄透亮,每一粒谷都裹着层淡金色光晕,悬在半空竟微微旋转,连落在上面的槐叶都滑溜溜滚了下去。
“金穗娘。“她走向人群里佝偻的老妇,“从今起,你守它,如守靠山屯的良心。“
金穗娘颤巍巍伸出手,又缩回来在衣襟上擦了三次,才轻轻接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