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随军前夕(2/2)
毕竟是秦南啊,隔着千里路呢,她一个年轻女人还带着孩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
大家都想多给她拿点东西。
“令宁啊!你在家呢?”
王婶标志性的大嗓门带着急切的喘息,人未到,声先撞开了院门。
她挎着个快撑破的柳条筐,沉甸甸地杵在沈令宁跟前。
筐里是沾着新鲜黑泥、滚着晨露珠子的嫩荠菜和蒲公英,水灵得像能掐出水。
“也不知道秦南有没有这东西,你带着!路上泡水,败火气!”
不由分说,放下筐子。
李铁柱媳妇紧跟着,抱着半筐晒得干瘪却透着一股子阳光焦香的萝卜条和豆角干。
“知道你不缺细粮,这是秋里日头晒透的,炖肉香掉舌头!”
她笑得腼腆,轻轻放下筐,挨着王婶那份“仙草”。
没想到王婶和柱子媳妇对视一眼,像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扯出个鼓鼓囊囊、自家织的靛蓝粗布大包袱。
王婶那双布满老茧、裂着口子的手,珍而重之地解开疙瘩扣——
哗啦!
三双簇新得泛着布光、鞋底厚实得能当砖使的千层底布鞋!
针脚密得像蚂蚁行军,鞋面是耐磨的黑斜纹布,方口配着精巧的黑色细布鞋绊。
旁边还整整齐齐摞着厚厚一沓鞋垫,五颜六色的碎布头拼出朴拙的花样,纳得同样瓷实,看着就暄软。
“知道你这城里来的娇小姐,拿绣花针都比拿锥子强!”
王婶粗糙的手掌拍在包袱上,眼角的褶子笑成了风干的核桃纹,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得意,“咱乡下婆娘,没啥金贵玩意儿,就这点祖传的手艺活,甭嫌土气!来,试试脚!”
话音未落,人已经蹲下去,麻利地去脱沈令宁脚上半旧的棉鞋。
沈令宁的脚,早被田埂磨去了娇嫩,却依旧纤秀。
布鞋套上脚,不大不小,正正好,厚实的鞋底踩在地上。
一股从未有过的踏实和暖意,顺着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这不是鞋,是踩实了这片黄土地的情分!
是王婶手把手教她点种,是柱子嫂子帮她挑满水缸,是大伙儿在粮荒年月省下口粮塞给她娘俩活命的……
所有笨拙的、滚烫的暖,都纳进了这千层底里。
“婶儿…柱子嫂子…”
沈令宁喉头猛地一哽,眼眶瞬间就热了,鼻尖发酸。
千言万语堵在嗓子眼,最终只化作一个深深的、带着颤抖的鞠躬。
腰弯下去的瞬间,一滴滚烫的水珠砸在簇新的布鞋面上,晕开一小片深色。
这一躬,是为她这个孤女在马家集这个普通的乡村找到“家”的温度。
王婶和铁柱嫂子连忙左右一个把沈令宁搀扶起来:“呀,你这孩子,多大的事,还跟我们鞠躬,这搞得婶子都要脸红了。”
几个人说着离别的话,福宝哼哧哼哧爬到包袱跟前,小胖手扒拉着,想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份。
王婶一看乐了,双手掺在福宝两个胳膊一把将她抱在怀里,逗她:“我们小人儿,想看看什么啊?是不是看没有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