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乱象(2/2)
皇帝这份旨意一经发出,便给了河间王随意动用军队由头,在现在的关口,这相当于一份合法合理的“造反准许证”。
哪个脑子有坑的人想出这种蠢招?
众大臣看眼态度坚定的皇帝,又看眼面露焦急、张口阻止的王敦,不忍直视地低头。
王敦懵了。
他唆使动用淮南王是因对方已露不臣之心,朝廷需要废物再利用。
那不如将难以完成的差事分配给对方,如果对方听话,那便能消耗一波兵力;如果对方不听话,就可命天下讨伐他。
进退都是一招好棋,主动权掌控在朝廷手中。
谁能想皇帝脑回路这么诡谲,好好一步活棋硬是走成死棋,还是将全天下推进争霸棋局的重要一步!
王敦唾沫都说干了,硬是没能劝得皇帝三思,召河间王出征平西的旨意当日发出,然后引得全国震动,大小诸侯王都将目光投射在西境,等待着那里即将发生的战事。
那不光决定西境的安稳,更决定诸侯王的后续动作。
……
“皇帝到底是将那道旨意发了出去!”
看着眼前的飞鸽传书,杨知月语气格外无奈。
“主公莫气,陛下已拿定主意的事情,世上无人能够阻止。”接到传书,乐宁第一时间找杨知月汇报。他随杨知月搬来武川郡,是她身旁最得信任的幕僚,不光负责与境内的暗卫联系,还负责分析许宫传来的讯息。
“依照徐先生的意思,陛下对拿捏河间王很有信心,认为对方绝不会逃出掌控。”
“呵呵……”杨知月冷笑,“咱们那位皇帝当时还保证十万大军能够击败匈奴人!结果呢?现在还有溃兵在边塞作乱!他的保证连个废纸都不如。”
废纸还能回收再利用,一个对下属控制力为零,政令没有士族帮忙连京城都出不去的废物,没有任何能力可以做出保证!
更何况,在她的印象中,河间王是“咬人的狗不叫”。
在原书中,他从未正式扯出反旗,但他在后期却能跟盛怀安打得不相上下。
要知道后期的盛怀安是差一步就能登基的狠人!
今日皇帝用河间王,何尝不是在为他积累名声、磨亮刀刃,等待来日的磨刀霍霍?
喉咙中仿佛塞了个铁块,坠着她的心往下,杨知月长长叹口气。
“……暂时不要管他们,”他说,“今后匈奴恐怕会专心于边军较量,有河间王帮忙,速战速决肯定不可能。如今已经是秋末,今年冬日匈奴人未必有机会偷袭边塞,这正是我们发展的好计划。”
“统合各个县镇的人口,碍于战事今年秋收不太足,有需要拨粮支援的,让县令们做好统计,需要大规模安装火炕的,也要提前知会。尽可能在冬至前安顿好流民,不说让他们拥有立足之所,至少各地的工厂要分出一部分的空缺。”
“人们只有觉得能在边塞活下去,他们才能信心留下来,我们要将这些流民转化为自身的人口,让他们为建造这座城市出力,让他们对边塞具有归属感。”
说完民生,便该说军事。
“西境告急,各方势力一定虎视眈眈,我回头给怀安取信,让他暂停挖角,将全部精力用在规训关家军上。王定、狄庆生、俄日敦等人对流民、胡人和蒙古人的挖角不得停下,要尽可能拉拢一切可拉拢的对象。不图他们立刻为我效力,至少不能站在与边塞敌对的一边。”
“我不希望送走匈奴人,回头要跟蒙古、女真对战。”
乐宁自然明白,“请您放心,我会让探子们去各个部落游说,如果您能同意说服中枢互市,想必这两族会更加听话。”
“……我会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