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女真两族(1/2)
“陛下同意互市了。”
杨知月放下手中诏书,语气中没有得偿所愿的庆幸,只有阴沉沉地郁闷。
坐在她对面的两人对视一眼,默默垂头。
互市本该是好事,放在这个关口通过便不太妥当。
三日前,淮南王正式朝陛下发去奏折,要求皇帝就沃野大败下发罪己诏,并在奏折细数皇帝上位后的几桩罪行。
罪己诏通常在三种情况下出现。
一,君臣错位;二,天造人祸;三政权危难。
古代文臣们非常喜欢逼迫皇帝发罪己诏,许多以文治武功出名的皇帝或多或少都发过类似的诏令。
不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好,是人们需要皇帝表现出反省与检讨。
这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枢为了国家和人民,愿意把事情办好的心情,同时皇帝也能笼络人心,造成一个团结的局面。
属于是一箭双雕。
但以上种种属于正常情况,众所周知,现任皇帝是偏远宗室,他不在乎这些理论上的用法,他单纯地拒绝认错,哪怕这个事情,他的确做错了。
所以,当淮南王居高临下的批评他时,皇帝炸了。
他连发三道诏令,痛斥淮南王行为失度,并责令四方剿灭。
淮南王自然不服气,又发奏折反驳,又请大儒发檄文,将皇帝骂得一文不值。
对此,皇帝表示,你太天真了。
然后,令手下的大儒们开始大量地发文,连杨仆这个万事后退的闲人都被迫发了一篇文章。
俗话说,文人相轻。
南方文人与北方文人是水火不容。
围绕在皇帝麾下的大多为北方文人,他们随夏太祖迁来京城,文气虽盛,但底蕴略差;围绕在淮南王麾下的大多是南方文人,他们多是历史悠久的士族出身,底蕴深厚,官职略差。
在两个头头开撕时,南人与北人也撕扯地非常欢脱。
今日你指责他不修德政,明日他就指责你私德有亏。
甭管这个指责孰真孰假,反正水火不融的态度要表现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杨知月的奏折没什么阻扰便被通过,人们吵着内部纷争,没工夫理会边塞小族。
“哎,要是再看这些乱七八糟的邸报,我的美好品德一定会消失的。”杨知月人忍不住哀叹。
乐宁温声安慰她:“倒也没有那么糟糕,至少终于能开互市了。想必草原上的各个部落都会为此感激涕零,您的地位又会稳妥不少。”
一旁的周悦竹默默颔首。
南人和北人干嘴仗不算什么,只怕是淮南王和皇帝的战争还没有开始。
现在淮南王撕开脸皮,以皇帝的性格,展开战争不过时间早晚。
“我不关心朝廷内乱,只怕他们的乱状会叫百姓心慌。再说,那些小部族也并非蠢货,互市虽能收买他们,可朝廷的动乱却像一块肥肉,饥饿野狼怎能不想在上头咬一口?”杨知月冷冷道。
乐宁笑答:“若您在开口前将其喂饱,又何必为此而担忧?”
“只怕喂得饱一次,喂不饱二次。”
“那便慢慢熬,听闻女真人会熬鹰,各个都是其中好手。他们能降得住鹰隼,您难道降不住他们?
杨知月定定地看着乐宁,倏而灿然一笑。
“哈哈……你倒是很有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