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流放后,世子妃靠种田系统开疆拓土 > 第47章 羊毛热销与纺车研究

第47章 羊毛热销与纺车研究(1/2)

目录

“哦?”周悦竹边扶杨知月出门,边疑惑追问,“王青这么快便打开了销路?”

两人出了阴暗的蘑菇房,杨知月下意识撇头,以躲避过于刺目的阳光。

见状,周悦竹立刻用手挡住她的双眼。

等杨知月终于适应了外部的阳光,她先是感谢周悦竹的关心,又继续说前头的话题。

“哪里是王青打开了销路,分明是郭通提前备好了渠道。”

说话间,两人又转向吴用所在的木匠工坊。

路上,杨知月连连感叹,“郭通这个人当真厉害,他上回调那八百斛的黄豆时,便穿着怀荒特制的羊毛衫回了太原。”

“脚上还特意踩了一副羊毛袜,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忍得,竟在冬日穿上了木屐,就着那副羊毛袜好一通炫耀。”

“这回王青一去太原,架子还没摆上,人家便认出要卖的物件一下定了四五双。”

闻言,周悦竹也极为感叹:“那王青的销路一定特别顺畅。”

“是呀。”杨知月道,“一旦打开销路,我便什么都不愁了。太原那地方要是风靡起什么东西来,便是又一番洛阳纸贵。”

“只有缺货,没有卖不出去的。”

她敲响木匠坊的大门,口中继续说道:“这不,我特意让吴用加紧研发羊毛纺车,总不能一直用手搓羊毛。”

笃笃笃的敲门声响起,吴用正埋头鼓捣手摇纺车的小模型,徒弟听到开门声,通禀他一句却被他不耐烦地推开。

“别打扰我研究,今天我谁也不想见。”

“哪怕是我也不见?”杨知月笑盈盈地迈入其中。

木匠工坊内部非常简陋,除了一张巨型长桌外,四壁皆是由灰扑扑的水泥磨成,铁质工具们被摆在桌子上,各种小型木块四散地掉在地上。

一台纺车原型机摆在一侧,几个学徒正跪在地上研究这物。

“这是在做什么呀?”杨知月走到大纺车前,笑吟吟地观察。

吴用急忙赶来解释,“这是最原始的手摇式纺车。”

杨知月摸了摸上头相差十倍的大轮和小轮,又捋了捋连接两者的褐色牛皮筋。

她的目光落在大转轮中心的木质手柄上,“是不是摇这个纺车便能运动?”

吴用点头,亲自上手操作一番。

他转动手柄,大轮开始转动,等到大轮转动一周后,小轮才开始转动。

吴用解释:“现在上头还没羊毛,等回头放上毛料,随着手柄的转动便可以自动加工毛线了。”

“那可着实不错。”杨知月赞叹,接着又抛出问题,“怎么没送到羊毛厂使用?”

吴用微微语塞,朴实的脸上略带一些愧色,“这本不是我的设计,而是根据王家送来纺车复刻的产物。”

“我本想将其改成脚踩的形式,那样加工效率更上一层,可惜……”他道,“进展并不顺利。”

这是想改进但改进不得法,遂卡在这里自我纠结。

对杨知月来说这事好办,她吩咐其它学徒按照当前的纺车形态量产一批送去毛纺厂,然后又安抚吴用。

“事物总是动态发展的,任何先进的东西都会有被淘汰的一天,先让工厂那边使用这份老式纺车,等你将脚踩纺车研究出来,我们再说后续换代的问题。”

吴用仍旧有些愧疚,他一贯节俭的性格让他不自觉想到那批老实纺车的浪费。

杨知月不以为然,淘汰在某种程度来讲是进步。

巡查完木匠坊,两人又返回知味观,完成今日的最后一项事情。

由于发展重心从县中心偏移到知味观附近,为了保障怀荒的运作效率,日常办公被放在了知味观内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