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蘑菇房(1/2)
接到那封信的杨知月极其无语。
她略过长篇大论的暧昧情话,略过用词繁复的各种示好,径直翻到最后一页,查阅起郭通关于武川一行的简述。
杨知月看到周守仁的特殊作态后思量片刻,紧接着便看到武川下得巨量订单。
“有了这些订单,怀荒总算能喘口气了!”
她满意地抖了抖书信,唤来周悦竹进行商议。
杨知月将书信递给他,他草草翻阅,目光擦过盛怀安前面的情书。
他没有觉得很肉麻(跟文人相比,盛怀安的情话属实不算什么),反而忧心忡忡。
“盛先生没有丝毫提及武川之事的意思,怕是有意避讳,以免得主公有所猜忌。”
杨知月也看出了这点,盛怀安去之前没有这等担忧,去了没几天忽然如此避讳,这其中出了什么变故?
说实话,周悦竹欣慰于盛怀安的避让,可作为幕僚,有些事情他必须提醒:
“近日怀荒出现了一群武力高强之人,不知夫人是否知晓他们的来历?”
杨知月微微颔首,“我知道,你不用管,他们不会对怀荒造成危害。”
那群人应该是原著中忠勇侯府留下的暗卫,此番露面应该得到了盛怀安的允许。
闻言,周悦竹更加紧张,“与他们相比,王定带领的监察司过于弱小,一旦出现任何变故,主公怕是很难保全自身,还望您多加注意。”
他的话几乎是**裸地提醒,盛怀安很危险,你必须警惕起来!
杨知月知道他是好意,冷静地转移话题:
“我打算请人主动走一趟武川,你认为谁是出使武川最好的人选?”
周悦竹想都不想,“周库!”
杨知月也觉得这是最好的人选,可碍于他上回去武川遭了大难,怕是已经对武川产生心理阴影,这回再让他去武川,恐怕不太合适。
“……保证完成任务。”周库挺着一把老骨头主动请缨。
他年岁还不大,有必要趁着身体还行时,为自家小孙孙多攒一些功绩。
杨知月拗不过对方,只能让他再走一趟。
处理完书信之事,接下来便是……
“走吧,我们去瞧瞧冯凯的蘑菇房如何了。”杨知月起身离开,声音颇为轻松惬意。
为了保障冬日的蔬菜供应,杨知月再次翻出《老母亲的日记》。
这回,她选中了人工培育菌菇。
菌类本就是北方特有的山珍,杨知月的第一笔钱便是贩卖蘑菇汤。
选择培养蘑菇未尝没有杨知月的一部分恶趣味。
当然,更重要原因是,菌类是怀荒冬日少见能培养的蔬菜。
首先要明确一件事情,蘑菇多生长在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培养温度也应保持在八度—二十五之间。
而怀荒在利用火炕或火墙的技术下,恰恰能将屋内室温维持在这个期间。
食品厂的豆腐坊外挖出一米深、四米高,面积约为二十平的半地下室,地面用红砖搭出一米左右留有夹层的墙壁,墙面糊上土水泥,顶部压上一层瓦片。
东边的墙根与豆腐坊日夜不歇的大灶相连,用一条直洞型烟道将烟气引入蘑菇房的墙壁夹层中,用来保持房内的温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