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借钱(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2/2)
方文山看着盘面异动,立刻向陈秉文汇报:“陈生,长江实业在疯狂扫货,股价拉得很急,已经涨了快两成了。
我们要不要跟?”
陈秉文走到行情板前,看着那根陡峭上扬的白线,神色平静。
他转头问方文山:“我们目前持股多少?”
“算上这几天悄悄吸纳的,已经达到42.3%了。”方文山快速报出数字。42.3%。
陈秉文心里迅速计算着。
李家成经过这一轮抢筹,持股比例应该逼近30%,但想超过自己,除非能买到市场上剩余的所有流通股,这几乎不可能。
继续在二级市场上一股一股地抢,耗时耗力,成本也会被无限推高。
“不必跟了。”陈秉文做出决定,“这样抢下去,只是帮早期的散户和股东抬轿子,便宜了他们。
意义不大。”
他顿了顿,看着方文山道:“是时候结束了。发公告吧,以糖心资本名义,向全体青州英坭股东发出收购公告。
收购价,按当前市价溢价50%,限期一个月。”
方文山和投资部经理谢建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这一手堪称绝杀。
溢价50%的条件极具诱惑力,足以让绝大多数中股东毫不犹豫地接受。
而对于持股高达42.3%的糖心资本来,只要再收购6.7%的股权,就能达到49%。
而这个持股比例,正好卡在此时港岛证监处规定的50%全面收购点之下。
“明白了,陈生!我立刻去安排公告和文件,确保符合收购合并守则。”方文山率先反应过来,
“我去准备资金调度,确保收购款按时到位。”方文山也紧随其后。
陈秉文补充道:“让顾永贤配合,确保公告没有法律漏洞。”
当天下午,糖心资本的收购公告正式发布。
消息一出,市场哗然。
青州英坭的股票瞬间定格在高位。
许多股东,尤其是散户股东开始计算溢价收益,纷纷准备接受收购。
李嘉诚在长江实业办公室看到报告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没想到陈秉文如此果断,直接祭出了全面收购的大杀器,而且溢价幅度如此之高。
溢价50%收购,这意味着如果他继续抢筹,成本将远高于陈秉文,而且未必能拿到足够股份。
按照长江实业目前持有青州英坭约30%的股份,要超越糖心资本的42.3%并取得控股权,需要在市场上再收购至少13%的股份。
而且是在远高于当前市价的水平上去争夺那些已被糖心资本高价要约锁定的筹码,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需资金将是天文数字。
更何况,汇丰那边即将进行的10%和记黄埔股份转让,也需要支付巨额现金。
权衡再三,李家成终于深吸一口气,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投资部:“停止对青州英坭的买入操作。”
他真的放弃了。
不再和糖心资本争夺青州英坭的绝对控股权了。
这场战役,他输了。
现在,他必须集中所有资源,确保和记黄埔的那10%股份能顺利到手,那才是未来更关键的战场。
几乎在长江实业的买入指令停止的同时,伟业大厦投资部里,一直紧盯着盘面的交易员立刻发现了变化。
“方总监,长江实业的买盘停了!”一名交易员抬头报告,“股价上涨的势头缓下来了,成交量也在萎缩。”
方文山快步走到报价板前,确认了情况,随即拿起内线电话向陈秉文汇报:“陈生,市场有变化。长江实业的主动扫货停止了,看样子.像是放弃了。”
对于这个结果,陈秉文发出那份溢价50%的收购公告时就已经预料到了。
李嘉诚是个精明的商人,懂得计算成本和风险。
在明知不可为且代价巨大的情况下,及时止损是他的必然选择。
青州英坭的争夺,到此基本算是尘埃定了。
“知道了。”
陈秉文平静的道,“我们的收购公告照常进行,不必撤销。
目标不变,继续收购,直到我们持股达到49%。”
他不需要绝对控股的50%,那样会触发强制全面收购要约,成本太高。
49%这个比例,在当前的港岛公司法框架下,已经足以确保他对青州英坭的绝对控制,能够毫无阻力地推行自己的开发计划,同时又不会过度消耗资金。
他要的是对那块地的绝对话语权,而不是一个名义上的头衔。
“明白。”方文山在电话那头应道,“我们会持续跟进收购进度,确保在一个月内达到目标持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