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借钱(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1/2)
第二天上午十点,文华东方酒店的茶座。
李家成和包玉刚再次坐在了几乎相同的位置。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精致的茶杯上,和一年前的场景几乎重迭。
一年前,就是在这里,李家成将手中持有的九龙仓股份转让给包玉刚,两人达成了那份心照不宣的口头协定:未来李家成若有意和记黄埔,包玉刚需在汇丰董事会上为他助力。
时过境迁,李家成这次约见包玉刚,目的却截然不同。
“包生,实不相瞒,这次遇到些麻烦,资金周转有些吃紧。”
李家成斟酌着字句,没有直接提及青州英坭,“想看看你这边,能否临时调动两个亿的资金,短期周转一下,利息按市场最高走。”
包玉刚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没有立刻回答。
他自然听了最近市场上关于长江实业和糖心资本在青州英坭上的争夺,也隐约猜到李家成此刻借款的用途。
虽然在九龙仓股票收购上包玉刚认可李家成的人情,李家成确实把机会让了出来。
但该赚的钱李家成一分没少赚,而且为了还这个人情,在沈弼面前,包玉刚也帮李家成了不少好话。
否则,怎么可能让沈弼一门心思认准李家成。
这份人情,某种程度上算是还了。
如今李家成再次开口,而且是巨额短期借款,让他颇为为难。
沉吟片刻后,包玉刚缓缓开口:“李生,不是我不帮你。
你我都清楚,我现在全部心思和资金,都压在九龙仓这件事上。
盘子太大,一点都抽不动。
外面看我风光,其实账上能动的现金,比你也宽裕不了多少。
收购九龙仓,是背水一战,实在抽不出余力帮你,实在是爱莫能助。”
这个答案在李家成的预料之中,但他心里还是沉了一下。
昨晚庄月明劝他时的话还在耳边:“阿诚哥,不要轻易认输。
青州英坭那块地我们看了很久,潜力巨大,现在放弃太可惜。
先去问问包船王,他去年承了我们的情,就算不能全借,多少也能帮衬一些。
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再想办法找汇丰,总还有转圜的余地,不能轻易的放弃青州英坭。”
包玉刚放下茶杯,看了看李家成的神色,道:“李生,你知道的,我最近也在筹钱。
九龙仓那边,怡和咬得很紧,我这边资金也吃紧。现金头寸不宽裕。”
我不是不帮你,实在是腾挪不开。不过……”
他顿了顿,接着道,“等九龙仓这事定,或许我们有合作的机会。
你的长实做地产厉害,我的环球有地和船,将来未必不能一起做点事情。”
这话像是一种安慰,也像是一个模糊的承诺,但远水救不了近火。
李家成知道此事已无转圜余地,勉强笑了笑:“理解,包生也有难处。那就不打扰了,祝你九龙仓一事顺利。”
离开文华东方,李家成坐在车里,沉默了片刻,对前排的司机道:“不回公司,直接去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主席办公室,沈弼听完了李家成的请求,几乎没怎么犹豫。
一方面,他对李家成的能力和信誉一向看好。
另一方面,那封针对汇丰持有和黄股权的匿名信以及随后引发的风波,让他觉得对李家成有所亏欠,毕竟是他最初暗示了出售意向。
此刻支持李家成,于公于私都得过去。
“李生,两个亿,短期过桥,没问题。”沈弼爽快地答应,“抵押品就用你长江实业目前持有的青州英坭股份吧。
手续我会让
这个抵押条件堪称优厚,几乎等于汇丰承担了主要风险。
除此之外,沈弼还告诉李家成,他准备先转让10%的和记黄埔股份给长江实业。
这样做既可以规避和记黄埔董事会刚出的优先购买权条款。
还可以利用这10%的股份,在汇丰董事会表决时,试探一下太古和怡和等汇丰董事会成员反对意见的强度。
如果反对强度没有那么大,后续无非多交易几次,总归是可以达成将和黄卖给李家成的目的。
听到沈弼的安排,李家成心中一块大石地,郑重道谢:“多谢爵士支持,我一定不让你失望!”
当天下午,两亿港币资金划到了长江实业的账户。
李家成没有丝毫耽搁,立刻下令投资部:“明天一开市,全力扫货青州英坭,把股价打上去,把市面上所有的卖盘都吃下来!”
翌日,港股开市。
青州英坭的股价如同打了鸡血,买盘汹涌而出,价格直线飙升,涨幅迅速突破15%,成交量急剧放大。
市场议论纷纷,搞不清楚青州英坭这一会热一会冷的行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伟业大厦,投资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