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资金链(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2/2)
几个刚打完校内联赛的校队学生挤在厨房冰箱前。
“嘿,麦克,还有那个脉动吗?就那个蓝色饮料!”
一个满头大汗的高个子推开旁人,在冰箱里翻找。
“没了?见鬼!吉姆,开车去最近的7-11,把他们的脉动全扫回来!我出钱!”
被叫做麦克的男孩显然是派对主人,他扯着嗓子喊道,“那玩意儿比啤酒解渴多了,喝完还能再跳三时!”
“没错!而且味道比佳得乐好!”旁边有人附和。
十分钟后,吉姆抱着整整一箱“脉动”冲回派对,瞬间被围住。
冰凉的蓝色液体迅速成为派对的新宠,甚至短暂压过了啤酒的风头。
在旧金山一家喧闹的酒吧里,老板戴夫看着当晚的账单,嘴角抑制不住的向上翘起。
那些点了“脉动”兑伏特加的客人,明显比只喝纯酒或啤酒的客人停留时间更长,点的酒也更多。
他走到吧台,对酒保丽莎:“丽莎,以后客人点单,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快不行的,主动推荐他们试试加一份脉动。
这玩意儿真邪门,好像能让他们喝更多而不至于立刻趴下。”
丽莎笑着擦杯子:“明白,老板。
好几个老主顾都了,喝了这个,胃里舒服点,能扛得更久。”
她指了指角一桌,“那桌兄弟会的子,已经续了三次杯了,都是按你的法子来的。”
戴夫满意地点点头。
对他来,客人喝得更多、待得更久,就意味着更高的营业额。
这款来自东方的神秘饮料,成了他意外的赚钱利器。
这种场景,在过去一周的全美各大城市街头便利店、健身房、大学校园和酒吧里,正变得越来越常见。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遍布北美的销售渠道和王子略显邪典魅力的广告起了决定性的效果,订单如雪片般飞到陈记食品的北美办事处。
亲赴北美坐镇促销的凌佩仪,从洛杉矶打来越洋电话,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陈生!
广告效果、促销效果都非常好!
首批上市的五十万瓶,一周售罄!
渠道商都在催货!
口香糖和能量棒的复购率极高!
特别是酒吧和大学区,卖疯了!”
陈秉文听着汇报,同样感到非常高兴,“非常好。
现在最关键的是稳住供应链和渠道,别出现断货。
只有在上市初期一直保持销售热度,消费者的品牌心智才能建立起来。”
毕竟销售渠道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这个时候如果两家公司给陈记弄点不违反协议的动作,比如物流“延误”或终端陈列“调整”,就会足够麻烦。
所以,在全面上市开始前,凌佩仪就亲自飞往洛杉矶,监督两乐对开放销售渠道协议的执行情况。
与陈秉文的多线开花、顺风顺水相比,华人行顶层长江实业李家成办公室,气氛要凝重得多。
长江实业的财务总监拿着一份报表,额头微微沁汗:“李生,这是最新的资金情况。
账面可灵活调动的现金,只剩二千一百万。
下月初,有几笔到期的短期贷款和工程款要付,总额大约四千五百万。”
李家成看着报表,心里烦闷无比。
原本按照他的计划,一个个的收割项目,资金链根本不会出现问题。
结果,最近两个月好像一切需要大额资金的项目都堆在一起,一下让长江实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
“天水围那边,华润已经正式来函,催缴第一期投入资金一亿两千五百万港币。
期限是本月底。”
“青州英坭那边,糖心资本还在市场上扫货,股价居高不下。
我们要维持持股比例不被稀释,甚至反超,每天都需要投入巨资接盘,成本太高了.”
几条线,每一条都是吞金巨兽。
长江实业资产雄厚,但大部分是土地和在建项目,现金流是生命线,现在生命线被拉到了极限。
财务总监心翼翼地问:“李生,我们是不是.暂缓一两个项目?
比如青州英坭,糖心资本志在必得,我们跟他硬拼资金消耗太大,就算最终赢了,收购成本也远高于其内在价值,得不偿失。”
李家成沉默了很久。
暂缓?
这个时候暂缓,与放弃有什么区别。
青州英坭那块红磡的地他看了很久,潜力巨大。
但眼下.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青州英坭那边,从明天起,停止主动扫货。
只维持最低限度的托盘,守住我们现有的股权比例,不再追加投入。
集中所有资金,优先保证天水围项目和潜在资金需求。”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下达这个指令时,心里在滴血。
这等于默认将青州英坭的控制权,拱手让给了陈秉文。
“是,李生。”财务总监松了口气,立刻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