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会议以及英国对阿富汗(2/2)
弗朗茨敲了敲桌子,让大家安静下来。他叹了口气:“陛下,我不得不说,您开启这场战争的时间点不大对。”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说话一向直接,“再等两年好了。帝国刚刚结束普法战争,战争准备金还不够充足。现在打,确实有些仓促。”
弗朗茨捂了捂额头,有些懊恼:“我的问题。太急躁了。”他顿了顿,解释道,“主要是奥斯曼的改革现在搞得有模有样的,我实在是担心他们会发展起来。那个米德哈特帕夏,不是省油的灯。再拖下去,土耳其人说不定真能翻身。”
“那也不差这几年。”布鲁克男爵说话依旧毫不客气。他是老臣,又是弗朗茨的心腹,有这个资格直言不讳。
气氛有些尴尬。
首相巴赫男爵咳嗽两声,转移话题:“陛下,我有个建议。让俄国人去找我们底下的邦国借钱吧。”
弗朗茨听到这话,眼前一亮。
对啊,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堡这些邦国,这些年过得可滋润了。军队并入帝国军后,他们的军费开支骤减。再加上奥地利大市场,经济发展得都不错。尤其是巴伐利亚。一个农业为主的地方开始发展起电力工业了,那些贵族和银行家手里有的是钱。
“这倒是个好方法。”弗朗茨拍了拍手,“可以。协调一下各邦国,看看他们愿意借多少。”
他想了想,补充道:“另外,还是需要抵押物。而且,俄国人也不敢赖账。他们赖得了私人银行,赖不了帝国。奥地利可以出面替银行家们讨债。”
是啊,私人可以赖账,但一个大国的账就不是那么好赖的了。尤其是俄国现在还得仰仗奥地利的支持。
外交大臣施墨林伯爵点点头:“陛下说得对。邦国那边,我可以去协调。不过,恐怕还得您亲自出面,给几个选帝侯和国王写封信。毕竟这事关系重大。”
“没问题。”弗朗茨说,“你先探探底。看看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萨克森的约翰,还有符腾堡的卡尔,他们各自能拿出多少钱。”
“遵命,陛下。”
“还有,”弗朗茨想了想,“这事得保密。先别让俄国人知道我们在协调邦国。否则他们狮子大开口,到时候不好办。”
大臣们都笑了。皇帝这是要先摸清底牌,再跟俄国人谈判。
...
1877年10月17日,伦敦的天空阴沉沉的,雨下了一整天还没停。
唐宁街十号的会议室里,电灯亮的飞起,但气氛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埃迪尔内要塞沦陷,奥斯曼驻军六万余人全军覆没。”外交大臣德比伯爵读完电报,摘下眼镜慢慢擦拭着镜片。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叹息声和低语声。
德比伯爵把电报放在桌上,揉了揉鼻梁。他看起来老了很多,眼袋很重,脸色发灰。这场战争让他心力交瘁——英国在外交上几乎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俄国人一步步逼近君士坦丁堡。
“奥斯曼人这次打得还算不错,竟然守了七个多月。”战争大臣加索恩·哈代打破沉默,语气里带着几分赞许,“要是能再打两次埃迪尔内这样的仗,俄国人起码得死三十多万人。那样的话,他们自己就先撑不住了。”
“不对。”印度事务大臣罗伯特·塞西尔摇摇头,他是索尔兹伯里侯爵,在内阁里说话很有分量,“加索恩,你不明白君士坦丁堡对俄国人意味着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点燃一支雪茄:“对俄国人来说,拿下君士坦丁堡是几百年的梦想。现在这个梦想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他们国内肯定上下一心。别说三十万人,就算死一百万人,俄国人也愿意付出这个代价。”
“一百万人?”加索恩·哈代咂了咂嘴,摇着头说,“要是英国损失这么多人,基本上跟亡国也差不多了。俄国人还真是……能生啊。”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苦笑。
首相迪斯雷利用手杖敲了敲地板,让大家安静下来。
“现在我们能做的很有限。”迪斯雷利说话直截了当,“最多在物资上偷偷给奥斯曼人运一些武器弹药,剩下的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了。不过能让俄国人多流一滴血,那也是赚的。”
他转向殖民地事务大臣卡那封伯爵亨利·赫伯特:“赫伯特,埃及那边的事办得不错。”
“多谢首相夸奖。”卡那封伯爵微微点头,然后瞥了一眼德比伯爵,“正如我之前说的,现在正是我们扩展帝国影响力的最好时机。首相大人,为了防止战后俄国势力过度膨胀,我认为我们需要在中亚多布几道防线了。”
德比伯爵冷冷地接话:“如果你是指波斯的话,外交部已经在努力了。”他的语气不阴不阳,“卡那封伯爵阁下,中亚似乎不在殖民部的管辖范围内吧?就算要说,那也该是印度事务部的事。”
卡那封装作没听见,继续对首相说:“波斯是一方面。首相大人,赫拉特我们暂时不能动,但是巴林以及波斯湾沿岸那些酋长国,只要我们愿意让波斯参与进来,波斯人肯定会选择英国而不是俄国。有了波斯这道屏障,印度就多了一层防护,或者至少有个预警。”
他停了停,慢慢说出下半句:“第二,我认为我们需要拿下阿富汗了。”ru2029
u2029在修改。。稍等。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