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决死反击,三关之战(2/2)
因为别看幕府有三管四职,实际上在他的权力斗争之下,斯波氏早就已经被他排除出权力中心,而一色氏与京极氏早已衰败。
只有细川氏、山名氏、赤松氏三家依旧牢牢把持着幕府权力,一直都是他的心腹大患。
而在明朝肆掠的倭寇,和这三家也少不了干系,此外尚有大内家、久津家都在参与其中。
他之所以要纵容这些倭寇作乱,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愿意和他爹那般唯中原王朝马首是瞻,一方面也是因为他阻止不了倭寇。
这五大家族的势力,几乎包括整个九州、四国和关东地区,动这五大家族就意味着下一轮的政治风暴即将到来。
所以足利义持并不愿意为了大明朝去冒这种风险!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随着战事进行,这几家明里暗里实际上都试图在于大明联系。
既然如此,他现在自也无需顾及什么大局,如果上天真要灭了他足利主家,他情愿拖着三家一起进入地狱。
而面对他的交代,畠山基国已然通红了眼眶,下拜道:“尊上放心,下臣谨记尊上之意!”
他如此言罢,足利义持方才起身道:“如此甚好,义量那边我就不见了,嘱咐好荣子,好生照顾义量!”
言罢,他便踏入内室,当他再次行出之后,身上已然换上了黑色的幕府将军专用铠甲。
.......
公元1420年五月,面对明军的攻势,足利义持并没有选择放弃抵抗,而是选择了拼死一搏。
此时的倭国幕府,正面临着来自四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备后方面,来自明军主力的牵制,这一部分由京极秀纲、山名时熙、大内教弘的联军负责抵抗。
一方面,是来自于正东方向足利持氏的压力,这一部分兵马足有三十万之巨,正在足利持氏的带领下进攻不破关。
此地乃是倭国重要三关之一,所谓关东关西的分界线,也就是来源于此三关,其中不破关乃是东部陆路交通枢纽,只有一色义清带着一万武士在坚守。
而两路之外,还有一路就是朱高燨麾下一个旅团,正在进攻位于伊贺的铃鹿关。
此关地处南部,乃是监控东西贸易航线的要道,一旦被夺取,京都所在的大阪平原就会落入朱高燨的兵锋之下。
以上三路都比较紧要,最不紧要的,反倒是朱高燨的主力军,来自北方的两个旅,正在朝着爱发关进军。
虽然爱发关也是三关之一,但此关位于越前,即便关口被攻陷,迎接朱高燨的也是崇山峻岭。
所以在综合考虑之后,足利义持决定各个击破,他放弃了南边兵力最少的琼州旅团,而是选择直接面对足利持氏的兵马。
决定战略之后,他便亲自率领着三万精锐武士离开了京都,朝着东边的不破关开进而来。
此关虽是倭国关口,但地势却类似于汜水关,乃是京都门户所在,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足利持氏进攻此关,本就是为了进占京都,他思虑自己有三十万军队,虽然大部分是农民军队,但应该不难攻陷不破关。
结果一来,就遭遇了吃瘪回军的一色义清,面对三十万大军,一色义清并没有畏惧,在几次劝降之中,硬生生扛着三十万大军的进攻守了一个多月。
而这一个月的时间,使得足利持氏麾下兵马士气越发低迷,虽然人数众多,却已经不堪一击。
除开这个因素之外,足利持氏也没想到足利义持敢主动出击,于是在足利义持的主动突袭之下,三十万大军一触而溃,大败而归。
足利义持得胜之后,自是信心满满,当下便率领着麾下兵马联合义清,朝着铃鹿关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