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决死反击,三关之战(1/2)
五月,京都梅雨季节来临,整个城市笼罩在了蒙蒙细雨之中,足利义持坐在长廊上,眺望着远处稠密城市,眼中惆怅之色满布。
战争进行到了现在,大明朝方面还未尽全力,倭国的国土却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
诚然,关西一地由于草木丰茂,凭借着险要的山势,确实拖住了明军的主力,但拖延效果实际上有限。
因为在明军强大的火力之下,倭国军队压根没有正面交战的机会,只能用优势兵力坚守营寨。
可坚守营寨并不代表就能高枕无忧,明军除了火枪之外,还有一种便携式火炮,他虽没见过实物,但听前线将领汇报,这种武器据说十分灵活。
除了可以进攻阵地之外,还可以由单兵携带,翻山越岭,有时候往往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缺口,对方就可以在隔壁山上搭建炮兵阵地。
这种炮兵阵地可以居高临下的射击,往往他们这边还未发现,敌军的炮火就已经投入营寨。
炮弹声音一旦想起,即刻就会引起士兵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兵马的数量反倒成了劣势,会造成大量的踩踏死伤。
这几个月以来,明军战线不断推进,负责周防、长门和丰前守护的大内家家督大内教弘已经不止一次请示投降明军,获取原谅。
对此,足利义持很清楚,他麾下这些大名已经变了心思,士兵的士气已经落入谷底。
但他不能投降!因为他知道,这一次的两国之战一定是要选出一个罪魁祸首的,这个人不能是别人,只能是他。
是他改变了他爹足利义满的外交政策,背弃了大明朝,也是他,阳奉阴违,纵容国民前往倭国劫掠。
故,一旦战败,明军要追查这一切的来援,这些大名就会毫不犹豫将他推出来顶罪。
若是换做别人的话,或许为了国家会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但足利义持不同,他的上位伴随着血腥的政变。
为了继承幕府,他命令富樫满成杀了自己兄弟,流放了很多公卿大臣,而后又借用大臣之手杀了富樫满成,从而完成了集权。
眼下南北朝一统,天下之权尽在他掌握之中,让他现在去送死,他一点也不愿意!
所以在经过思考之后,他决定奋力一搏,用最后的力量御驾亲征,如果成功,那他就将上演北条时宗故事,以小国之力击败大国,证明他天命在望。
如果失败,那他也将死在战场上,而不是死在这群大名的推诿责任之中!如此思虑之间,足利义持抬起了头看向了眼前的畠山基国道:“兵马可已准备完毕?”
畠山基国,乃是室町幕府三管领之一,乃是足利义满的元从之一,也是在经过一系列权力清洗之后,还保持着势力唯一名门。
听着足利义持之言,畠山基国便面露伤感之色道:“此战不若由老夫前去,将军自可坐镇京都,以防不测!”
“不测?还能有何不测?”足利义持摇了摇头道:“唐人兵马已经逼近京畿,持氏率领三十万扣关。”
“现在不能击败此军,不日京都便会陷入两军围困之中,现已是危急存亡之秋,容不得半点侥幸,必要亲征,方可重整旗鼓。”
“别人孤信不过,细川满元及斯波义重皆有野心,现在虽然失势,却难保彼等没有卷土重来之心。”
“孤去之后,你便坐镇京都,好好辅佐义量,若我得胜归来,便会退位让贤,扶持义量入幕。”
“若是我兵败沙场,你便上表投降,另外,将细川氏、山名氏、赤松氏三家纵容家臣劫掠大明之事言明,不可让这三家毁了我幕府根基!”
他口中义量,便是他的嫡长子足利义量,而今不过十三岁,但早就已经被他立为继承人。
至于细川氏、山名氏、赤松氏三家,其实一直都是足利义持的眼中钉,肉中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