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番外墨小染篇(五十七)(1/2)
沈念茹看着台上光芒内敛却气场强大的墨小染,眼中最后一丝较量的意味也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的、对同行者的欣赏与敬意。
她刚才举牌,或许也存了一丝试探或争胜之心,但此刻,她心服口服。
慈善晚宴在圆满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墨小染和齐司衡并未久留,与李老等几位核心人物道别后,便提前离场。
回程的车上,齐司衡看着身旁略显疲惫却眼神清亮的墨小染,唇角微弯:“今晚很成功。”
墨小染靠在他肩上,轻声道:“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她竞拍古琴,并非为了出风头,而是真正看到了其背后的价值,并以最恰当的方式将其实现。
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与远见,远比刻意的炫耀更能打动人。
第二天,关于慈善晚宴的报道铺天盖地。
墨小染那身东方韵味十足的打扮、与沈家母女互动的画面、尤其是她竞拍古琴时那番格局高远的发言,占据了各大媒体的显着位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启明科技”的企业形象与社会责任感,也随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唐婉仪虽然也出席了晚宴,穿着一身极其昂贵的定制礼服,却几乎没在报道中留下任何水花,彻底沦为了背景板。
经此一役,墨小染在京市上流社会的地位,已然超越了单纯的“富豪”或“企业家”范畴。
她代表了一种新的力量——既有传统底蕴的沉淀,又有科技创新的锐气,更兼具回馈社会的担当与智慧。
这种复合型的形象与影响力,让她在这个盘根错节的圈子里,真正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发自内心的尊重。
夜色深沉,城市灯火璀璨。
墨小染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挑战也不会停止。
但她已然学会,如何在这片浮华与真实交织的名利场中,保持本心,从容前行,用自己的方式,定义属于这个时代的“名流”风范。
慈善晚宴的赞誉声尚未完全平息,一封来自瑞士日内瓦的邮件,将墨小染的视线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邮件发自“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论坛”(GStIF)组委会,这是一个由联合国相关机构、顶尖科研院所及跨国企业共同发起的高级别非官方论坛,以其前瞻性的议题和极具分量的参会者而闻名。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伦理与跨文明对话”。
组委会诚挚邀请墨小染女士,以“青年科技创新领袖”及“东方科技伦理思考者”的双重身份,在“科技伦理的文化维度”分论坛上做主旨发言。
“GStIF……这个论坛的级别很高。”齐司衡看着邮件,神色严肃,“往届的发言者多是诺贝尔奖得主、跨国科技巨头cto级别的人物。他们邀请你,看来‘启明’在AI伦理方面的实践和你的个人思考,已经进入了国际视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