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这一路的行程(一)(1/2)
脑瓜子灵光,又最了解自家少爷心思的汤圆,也没纳罕多大会儿,就找到了症结所在:沈家姑娘太冷淡了!
少爷这半年来,虽然没往这边送过什么信儿,可是心里还是记挂着沈家姑娘的!走哪看见什么稀罕的玩艺总要买上一份,虽说也没往这边送,可是这份心意却是放在那儿,更别提每隔十天半月的,刘大管事总要写信给自家少爷,每回都少不了说沈家姑娘的事儿。
而少爷每回看信的时候,那嘴角都快翘到天上去了。这次回来,大雪天的,也不先回府,还要假托送白生先回来,过来看她。
可这个沈家姑娘倒好,这半年里头不闻不问倒也罢了,这好容易见了面,竟然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示,还和从前一样,客客气气的,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
虽说从前她一直是这个样子,可是现在和从前能一样吗?
汤圆心下愤愤。
可是这事儿一味的生气也没用,还得想个什么法子,从中调和一下子!
要不然,少爷性子清冷,情绪极少外露,看样子也不是个会和女孩子相处的。那个沈家姑娘心里只有大事要事,旁的事一概不入心,万一一个真恼,一个却一无所察,这桩好事儿也不知道要磨到什么时候呢!
想到这儿,汤圆心里涌出强大的使命感!少爷的终身大事看来还得他出手!
打定主意,汤圆决定先试探一下自家少爷,等车子到裴府,他弯着腰赔着笑,大着胆子小声试探,“少爷,咱们在柳州那边买的那些地豆土仪您看什么时候给沈家姑娘送过去?”
话音方落,就见神色已恢复如常,正大步进府的裴家三少爷,身子猛然一顿,豁然转头,冷冷斜了他一眼。
汤圆被自家少爷这眼风一扫,冷不丁地打了个激灵,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连连赔笑。
裴家三少爷又横了他一眼,一言不发抬脚进府,往裴老太太的院落去了。
汤圆迎着门房小厮诧异的目光,嘿嘿笑了两声,赶忙一溜小跑的跟上。
****
裴家三少爷出门游历,裴老太太那里自然也派了得力的人跟着。只不过这些人,一进城就被裴三少爷先行打发回府了。
自十一月里就一直盼着孙儿回来的裴老太太就有些不悦,正和乔嬷嬷数叨,“……不过一个没紧要的先生罢了,哪用得着他亲自去送,跟着的那么些人都是死人?就不能派他们去送送……”
话才刚到这里,裴鸣宣就进了院子。
裴老太太原还要数落他几句话呢,待见他这半年不见,人黑了,也清减了不少,唇色也因为天寒略微有些发青,脚上的靴子也湿了半截子,顿时又心疼起来,一叠声的吩咐丫头们拿干靴,升火盆。
裴鸣宣给裴老太太行了跪拜大礼,直起身子笑道,“祖母不用着忙,靴子是才刚换过的,只是外面沾了些雪水,里头并无大碍。”
裴老太太不免又想到他亲自去送那个什么先生的事儿,嗔怪道,“正要说你呢,那是什么紧要的人,还值当你亲自去送?”
裴鸣宣端端坐着任裴老太太唠叨一会子,这才含笑道,“要说紧要,倒也算紧要。这位先生出身德州幕僚世家的白家。”
裴老太太倒也听说过这个白家,据说他家是幕僚世家,钱粮盐税样样精通,和世家子弟到了年岁要读书科考一样,白家的子弟到了年岁,就要学钱粮盐税,白家的幕僚对于官场中人来说,算是可遇不可求。从前裴老太爷在地方上主政的时候,也曾想过招揽白家人,只是白家人虽说是幕僚,架子却大,一般的人还请不动他们,而裴老太爷在地方上主政的时日也不算长,这件事提了几次,也就不了了之了。
听说是他家,裴老太太神色微缓,又好奇,“这大年下的,这位白先生不回德州,偏来池州府,是尊了哪家做东主么?”
放眼整个池州府,能请得动或者说需要请白家人出面的,也不过她熟知的季申陈等几家。再不然就是知府沈大人那里。
可,若是这些人家请了,裴老太太不该听不到一星半点的消息。
裴鸣宣神色微微顿了下,含笑道,“是不是尊了东主,孙儿倒没深问。只不过,这位白三爷眼下确是在沈家暂住。”
裴老太太听得一个“沈”字,眉头忍不住一跳,“是沈家丫头那个沈家?”
裴鸣宣神色稳稳地点头,“是。”顿了下,又四平八稳地解释,“刚开始孙儿也不知是在她家暂住,只是因为同来池州府,同行了一段路,又见他无车无马,就提议送他一程,这是到了地方,才知道的。”
虽然这番解释也算合情合理,可是裴老太太总觉得怪怪的。
深深看着他,“真个是因为这个?”
裴鸣宣抬头,含笑看着裴老太太,一脸坦诚,“不然,祖母以为呢?”
她以为?以为你是特意跑去见那丫头的!
当然,这只是裴老太太下意识的猜测。
转念再想,当初他走时,和沈家的纠缠也不算太深,这半年来他又不着家,便是对那丫头有几分赞赏,也到不了一入城,连家也不进,就急急赶着去见面的程度。
只是裴老太太心头的怪异到底不消,却也没再说什么,又见许是因为屋里的火气上来的缘故,面儿上比方才多了几分倦色,嗔怪着哼了一声,赶他回去歇息。
裴鸣宣倒没坚持,告了罪,起身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