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借机撒气(1/2)
老二老三和沈乐松都种了番薯,自然要合在一处收番薯。
陆氏赵氏和杜氏拿着镰刀在前头割番薯秧子,老沈头沈老二沈老三和沈乐松拿着爪勾子刨番薯。
爪勾子极大极沉,下力要猛,准头也要好。眼准手准力气大的,一爪勾子下去,能带出一兜的番薯来。这话计,孩子们当然干不成,沈乐梅和沈乐怡沈乐静和沈乐栋四个小的,就在地头看着两个孩子。
沈乐柏沈乐萍和沈乐妍跟在他们身后把从泥里的刨出来的番薯给拎出来,堆成一堆儿,等往家拉的时候好装车。
不一会儿,不请自来的沈老四过来,替下了老沈头。他便也去做拎番薯的活儿。等陆氏几个割了一会子秧子,过来摘番薯往车上装。
老沈头就趁机和陆氏道,“老二媳妇,老四年轻,你们做哥嫂的都多担待些。”
陆氏笑道,“这还用爹说,我当然知道。”
农家里的矛盾,要说到了顶了头时,那是真气。气过了,兄弟们要是拿出个缓和的姿态来,也少有硬抓着不肯和解的。
除非是那种根儿里就坏,一肚子坏水的。便是上赶着来讨好,也多是不理会。
不过,沈老四到底如何,陆氏也不大清楚。只知道眼下他拿出个和解的姿态来,不好抹了老沈头和他的面子。
至于往后如何,也要且走且看。
大家都是盼着靠着沈老二这里趟出来的门路,好多卖几个钱,番薯当然是先收他家的。沈老二也没推。
把自家的番薯收回了家,这才去收老三家和沈乐松家的。
等这两家的番薯收到了家,阴沉了两天的天空,终于飘起了小雨。
家里的秋粮已晒干,拉到了家里。
番薯倒是不怕雨淋,于是大家都在沈乐妍的指挥下,把晾在晒场上的柿子饼半成品飞快收进屋子里。
这十几个大簸箩里的柿子饼大半儿已成,只有后来削的才强强晒干外皮。沈乐妍怕阴雨潮湿,这些柿子饼外面发了霉,便在坊子里起了炭盆儿。
外头的雨越下越大,大家一时下也走不了,便聚在坊子里说着耕犁的安排,以及坊子开了工后如何的事。
正说着,沈陈氏撑着伞冒雨进来,和老沈头说,“红英和槐花来看咱们了。”
红英是大姑家的二女儿,槐花是二姑家的大女儿。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五岁。
老沈头就“哟”了一声站起身子说,“咋这会儿来了?”
他的意思,咋赶着秋收又是下着雨来了。
沈陈氏却气了,“外孙女来看姥娘,还要挑时候?”
陆氏和赵氏都偏头不言,杜氏也低头逗小妞妞。
老沈头晓得二儿媳和三儿媳对老婆子有些意见,至于杜氏,别说她对老婆子一肚子的意见,老婆子更是恼杜家人,恼得没边儿。
虽在他盼着一大家子都好,眼下却没有合适的和解时机。
当下站起身子说,“那成,我回去看看。”
沈乐妍就找了一把伞出来,递给老沈头。
沈陈氏见两个儿媳妇一个孙媳妇不出声也就罢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也不吭声,心中极是着恼,将要往外走时,又站定,朝沈老二沈老三两个恶狠狠地嚷道,“咋着,外甥女到了姥娘家,你们不管不问的,你们就是这么做舅舅的?”
沈老二两个还没说话,老沈头就皱了眉,“有啥话不会好好说吗?你想让他们咋着,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他们不就知道了?”
沈老二沈老三兄弟俩也没旁的意思,这不是两个外甥女刚来,也不知道沈陈氏是个咋安排的意思,这才没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