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三百四十一章挖坑

第三百四十一章挖坑(1/2)

目录

宋大海确实回来了,和他一道回来的,还有张行廉,说是他族中一位远房堂兄在宝丰县衙门做吏员,这事儿兴许能帮上一些忙。

这是自家正寻求帮手的时候,李恬自是不会推,只是心中也有疑惑,按常理,时下为官者,要避本乡本族,吏员可没这一说。他为什么不在安平县为吏,偏跑到宝丰县来。

宋大海倒是问了,张行廉只说这位族兄早年和族中另一位族兄不合,族中判罚不公,他心中有气,特意避开了,至于详细的情形,并没有说,李恬也没深究。

不管怎么说,人家能特意赶过来帮忙,这对自家来说就是好事儿。

在何明家的几个的帮衬下,丰丰盛盛地备了一桌宴,好生招待了张行廉一番,让宋大河领着他进屋歇息,夫妻俩这才有空进屋说话儿。

李恬抱着儿子斜坐在炕沿上,详详细细地把这几天家里发生的事儿,还有自己的盘算和宋大海说了一遍儿,道:“这本是咱自家的事儿,你若不在家就算了,现如今你回来了,镇上的里甲地保你也得去走动一下吧?”

单靠蔡掌柜一个,一来是她怕蔡掌柜有疏漏;二来也怕人家觉得她这是白使唤人;三来嘛,将来家业指定要越来越大的,这些涉官的人情关系,也得慢慢熟悉建立起来,总不能一有事儿,都指着旁人救场。

“再有,早先修路那会儿,衙门工房的周房长还在我那里吃过饭呢,虽说时隔这么久了,人家不见得还记得这茬子事儿,但是打过交道和没打交道还是不一样的。我看那个周房长也不像是个贪得无厌的人,你这回回来,即要去衙门走关系,干脆就再趁机套套近乎呗,先前的情份能捡起来多少是多少。”说着话,她腾出一只手,从身后的褥子底下摸出一包银子,豪气地塞给宋大海:“诺,银子都给你准备好了,足二百两!”

宋大海瞅着她这豪气的动作,再看看眼前这沉甸甸的一大包银子,以及方才那一连串的安排,不觉失笑:“我怎么觉着,这回我回不回来都成啊?”

“哪有!”李恬无比熟练地一手兜过儿子的小屁股,把宋乐天小毛头揽在怀里,顺势又往里挪了挪屁股笑:“我就只能在家瞎想,你要不回来,一件也办不成。”

宋大海伸手戳了戳那包银子,笑:“那可不见得,你的能耐我还不知道?”

瞧她这信心满满的气势,宋大海丝毫不怀疑,要是自家眼下没他这个人,她还在李家没嫁,这种事儿她指定立马捋袖子往上冲。

“我有啥能耐?”李恬嘴上谦虚。

实则呢,但凡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几年,被生活逼得已和男人几无两样的社畜遇着这种事儿,应该都不怎么怵。

若不是时下风气规则不允许,李恬还真想捋袖子自己上,方便快捷高率!

而若她没嫁人,头上没个高的顶着,即便社会规则再不允许,她大约还是会捋了袖子自己上。总不能让人欺负死吧?

宋大海也没再深入这个话题,只是倾身弯腰揪了揪儿子的胖脸蛋:“你说你娘这么能耐,咱爷俩往后可咋过呀?”

宋乐天小胖墩只嘎嘎地朝他爹笑。

宋大海回来了,还带了一个据说在衙门有亲戚的帮手,这让老李头何明等人都安了一层心。

而二嘎子那一帮人,也因宋大海回来重新鼓舞起来,原他们是想着,这家的男人回来了,也是个有性子的,总得有所动作吧。只有他们有动作了,自已这边才好拦!一冲一拦的,起冲突了,这事儿才好接着往下办。

哪想到,他回是回来了,却丝毫没有发难,和他们对着干的苗头。见天跟没事人似的,不是赶着车去镇上买肉,就是去县城买点心,远远瞧见他们一行人,还乐呵呵地打招呼。

这丝毫不放在心上的模样,即让二嘎子等人摸不着头脑,又有些不安。宋大海去镇上,托蔡老二从中引荐和里甲地保等人见面的事儿,他倒听镇上那几个泼皮小子说了,知道他在走关系托门路。

可这事儿吧,二嘎子也不怕。地保里甲那些玩艺儿,他还能不清楚么?谁给的钱多,他们指定站在谁那一方。眼下他们是没钱,可不代表往后没有啊!

往后多多孝敬就是了。再有就是,就算里甲地保不让他们在镇上生事,还能拦得住他们在村头地头摆龙门阵?

这么些人呢,他们就是想管,也管不过来对不?

至于县衙门,他是晓得李宋两家都没根基的,宋大海去县城的第二天,他还特意往县衙门去了一趟,他那远房亲戚说,没见着李宋两家的人,想来也没什么大事儿。

再有,对于衙门那些人来说,瓜分大户让人兴奋的事儿,他家亲戚早说过,只要他们肯跳出来挑个线头,衙门那头指定给他们撑腰!

有衙门撑腰他们怕什么?

可是明明是自己一方有利的事儿,却因为李宋两家一直没动静,这心里越来越不安。

就这么心里七上八下地过了五六天,在姜大第三次过来问究竟,二嘎子也按奈不住的时候,何明、大牛、李守成几个赶着车出了村儿,直奔王家庄来。

二嘎子和他串联那个几泼皮汉子并姜大等人,远远看见车来,个个激动地捋起袖子。

这七八天的功夫,二嘎子等人去闹李宋两家的事儿早在四里八乡传遍了,王家庄颇有好些人等着看热闹,远远瞧见两方人马终于照面了,围在村头等看热闹的人,立时闹嚷嚷的往这边赶。

他们赶到的时候,何明几个也到了二嘎子几个车前。

何明看着眼前土路上一字排开的二嘎子等人,笑着打商量:“咱过村有点儿事,爷几个行个方便呗!”

二嘎子挽着袖子抖着腿儿,斜眼瞧着身后的几个泼皮汉子装糊涂:“这哥说啥呢,我咋听不懂?”

立在他身后的一个高壮汉子立时笑嘻嘻地凑过来接话:“人家要往咱村收鸡蛋,让咱让路呢!”

“哟?”二嘎子一脸诧异的挑眉瞅了何明几个一眼,又向身后笑问:“这可是人家的正事儿,要不,咱们让让?”

他这话音一落,身后的汉子们顿时嚷嚷开了。

“嘎子哥,这可不能让,他们把咱村的鸡蛋收走了,咱收啥?”

“就是啊,乡里乡亲的,他们吃肉,也得叫咱喝口汤不是?可他们见天滚瓜肚圆的,咱们天天瘪着肚子喝西北风,叫谁谁乐意?”

还有人怪里怪气的嚷着什么“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伴着这喊声,堵路的汉子们哄然大笑,喝了七八天冷风,这口憋闷气,终于散出来了。

何明大牛李守成几个,看着这一群装腔作势阴阳怪气的狗东西,心下一阵的无语。

等他们笑够了,何明这才上前踏了一步,正要说话。二嘎子后头,越聚越多的王家庄村民就有人不乐意了,当中有位看样子颇是爽利的中年妇人,不满地呛他们几个:“你们这是干啥呢,人家是正正经经的做生意,你们要眼红眼馋,你们也起一摊子做去。甭耽搁我们卖货!”

“就是啊!”人群中的一个爽利小媳妇大声搭话:“家里的二十来只鸡攒了百十个蛋呢,专指着他们来了好换钱,你们堵着路不让进,这钱我们找谁换去?”

二嘎子这一帮人,本来就是仗着人多势众压李宋两家,当然也考虑到了,另一个人多势众的群体——那就是各村指着鸡蛋赚钱的街坊。

这些人,若是一家两家,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可是眼下的情形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指着李宋两家赚钱,他们也不敢太过强硬了。

闻言朝身后笑:“找我们换呀!”

这事儿也是他们早商量好的,为了和李宋两家打擂台,他们还一家凑了一两的银子做本钱。反正鲜蛋这东西从村里收了拉到县城再卖,也不至于亏本,不过麻烦些罢了。只要这鲜蛋落不到李宋两家手里,这份麻烦就值当!

那小媳妇一听这话,很是诧异地瞅了二嘎子一眼:“你说的当真?”只要能换钱,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也不想掺合到两方的争斗当中去。

“那可不咋地?我骗谁也不能骗本村的街坊啊!”二嘎子头一扬,答得那叫一个信心满满。

头一个说话的爽利妇人就眼带疑惑地问:“那你们给啥价儿?”

二嘎子抬手一指何明:“和他们那头一个价儿,一文两枚!”

开场开了半天,终于唱到大家预想的桥段了,何明心下一松,老神在在地从车上抄起一只板凳,在驴子车旁一坐,笑看向二嘎子身后越围越多的王家庄人:“我才刚正要说呢,这些天,我们往各村的路不怎么顺畅,往后啊,我们就在村外收蛋。就是这么一来,得叫大家多跑趟了,我们东家说了,从今往后,凡是在村外收的蛋,都按一文半两枚算,多出来的半枚,就当是给大家跑趟的辛苦钱儿!”

乡庄百姓人家,最不怕的就是跑腿儿了!多跑这半里的路,少则能多得三五个大钱,多则一趟就能多得十多枚,这样的好事儿哪找去?何明话音一落,人群中齐声发出一阵惊呼,还有心急的妇人急急转身往家跑,边跑边朝何明几个喊:“那你们等等,我这就家去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