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九十二章极品扎堆(二)

第二百九十二章极品扎堆(二)(1/2)

目录

虽说魏大头夫妻俩过来说的事儿,李恬等人没刻意往外散。香草一家也觉得这事儿羞耻,回来也没多说。可是塌坑村离这边儿并不算远,各村子里的亲戚盘根错节的,过后不几天这事儿也就传开了。

有说这是香草自找的,人家两家之间的亲事甭管再怎么不顺,只要没正式退亲,吴氏还是宋大海正经的未来岳母。香草一个街坊闺女跑到人家面前显摆,那不是找骂么?

当然,更多的人则是不耻郭家办的这事儿和吴氏的为人。乡庄人家和外人没矛盾的少,可是再有矛盾,也不能起这样的龌龊心思往人家闺女头上扣屎盆子。

只不过香草的爹娘动作麻溜,飞快把闺女送走了。宋大海这边自来不爱和街坊们说道这些闲话,又和郭家很快退了亲,这事儿大家议论了不几天,也就放下了。

这一年多来,大家只顾唏嘘感慨宋家的发家之快,宋大江的运道之好。后来两家订了亲之后,又只顾着感叹这两家强强联合,并眼红两家的好日子,大好的前程。

早把这茬子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这回俩人成亲,满村的街坊几乎没一个人想到郭家。

而且在宋大海看来,他早和郭家断利索了,中间又没当作亲戚走动,这等于亲戚情份也断了。这回是即没想到他们一丝,更没想到他们会上门来。

于是,郭安这一家早该消散在下河村百姓记忆中的人,突然出现在院门口,满院子才刚坐下还没吃了两筷子宴的人,就跟被人施了定身术似的,立时怔住。

郭安被人瞧得不自在极了,忙又赔了个笑,道,“也没旁的意思,就是听说大海成亲,我慌的赶紧置了几样礼,过来贺他。”

顿了下,又飞快嗔怪宋大海,“你这娃子也是,我和你爹那是普通的情份?你成亲咋不提前和我说一声呢,叫我临到跟前听到风声,着急忙慌的。”

那边吴氏就忙忙把手中拎着一串礼包朝宋大海手里送,笑得心虚而软和,“都是急慌中备的,也没啥好东西,你可别嫌弃。”

尽管这一家子出现的时机不合时宜,可他们是赔着笑打着恭贺的名头来的,也不好一上来就给人冷脸。

于是李老三心里飞快转了一圈子,朝着郭安迎过去,“那不是大海心知你们家事多事稠也忙,没好意思打扰你们!”

王氏也飞快迎向吴氏,“可不是,虽说冬上略闲些,可是家家也都有一摊子事。他累着他亲姨亲舅舅,也就够了,再不能多烦劳你们。”

郭安吴氏得了台阶,脸色都是一松。

郭安向李老三客套道,“这有啥烦劳不烦劳的?还是我之前那话,我和我那留山大哥,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娃子们的大事儿,我咋着也不能不到场!”

吴氏则转向王氏,语气即恳切中带着些许殷勤,“亲姨亲舅的心意是亲姨母亲舅舅的,我们的心意是我们的。就算他亲姨母亲舅舅尽心,也碍不着我们也想尽尽我们的心。”

李老三是个老实头,能把话说到才刚那份儿上已是极限了。王氏虽说称不上老实头,但为人正派,心思都在正路上。

这夫妻俩从前还真没和郭安两口子这样厚脸皮的人打过交道。不过一句客套场面话,人家竟然还打蛇随棍上了!

他们这一打蛇随棍上,倒叫这夫妻俩不好接话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何明家的见状赶紧的上前圆场子,“好好好,即是心意,大海自得收着。来,你们也来得正好,宴才刚开始没一会子,饭菜啥的都还热呼着呢,赶紧的上桌吃饭吧!”

边上到底还是有街坊按奈不住心中的好奇,也有一种有热闹不看错过了可惜的心理,就忍不住扬声问,“大海他郭叔,你们后头跟的这个娇滴滴的闺女是谁家的呀?”

郭安脸上臊了一臊,把头偏过去,有些不想答话的模样。

吴氏却好似专等着这句话似的,闻言立时朝那妇人道,“是我大闺女!”

猜测被证实,问话的妇人心里头就更好奇了。尽管也知道这个时候刨根问底儿,有些不大妥当。可乡庄人家,还真有不少明知不妥当,却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妇人。而且,这妇人更多的还是气吴氏之前办的事儿,故意想办郭家的难堪。

听见这话,忍了几忍还是没忍住,微微提高诧异地道,“哎哟喂,那这不就是往秦家享福的那个么?咋这会儿没在县城啊?”

其实不止是她,在场的街坊多数都有这心思,只不过人家能忍得住,她忍不住罢了。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好奇又兴灾乐祸地看向郭安三口。

郭彩霞又羞又愤,把头又低低往下埋了埋。郭安脸上更是不自在,老脸臊得通红,梗着脖子左看右看,就是不敢和人对眼神儿。倒是脸皮子一向厚实实的吴氏依旧镇定。

听了这话,脸上一凄,掂着帕子角直抹眼睛,话里也带了几分哭音,“我这闺女命苦……”

何明家的皱头不由得大皱,

飞快拦下她,脸上虽笑着,但语气颇是不悦,“大海他郭婶儿,今儿是大海的大喜日子,有啥话过后再说吧!”

在何明家的看来,这一家三口就是来者不善!留他们在当院,万一再当众说什么话来,到时候,一是怕宋大海和李恬下不来台,二是怕他们为难。

干脆把这母女俩掬到东屋里,一来她们说了什么不合时宜的话,女眷们能拦一拦。更重要的是,李恬的大姨母二姨母,最最亲近的长辈都在跟前儿,她们便是想说什么话,也得先思量思量。

“哎。”吴氏应承得倒顺溜,也不管那一众被吊起胃口的街坊妇人们,麻溜地放下帕子扯着闺女,跟着何明家的往宋家的西屋里去。

那头大牛和李老三见何明家的把那母女俩掬走了,也有样学样,半拉半让的把郭安给弄了东屋里去。李守成并留在家里的另几个堂亲叔伯,根本没给郭安留说话的空子,一进屋就拉着人让菜让酒的。

西屋虽然李恬大姨母二姨母不高兴,脸上淡淡的,但几个陪客的妇人也跟着热热闹闹地让吴氏和郭彩霞。

又是不过一会儿功夫,院中又重新热闹起来。

只不过,这个热闹和才刚梁氏母女走后,大家克制着不八卦,刻意添喜气的热闹相比起来,还是多了不少杂音。

李好气得脸色发青,把李恬往身后一把,捋了袖子,瞅着西屋错牙恨道,“你回屋去,我倒要去瞧瞧,他们今儿到底要干啥?”

李恬还真担心她这个身子,胎还没坐稳就天天跑东跑西的,忙拉住她道,“你还是去歇一会儿吧。”顿了下又笑她,“也不瞧瞧你自己,是多厉害的人么?还试巴试巴的想去和人家干架!”

李静就寒着脸一捋袖子道,“那你陪大姐进屋,我去会会她们!”说着,就要西屋去。

何明家的才刚安置好人,抬脚出来,叫人再添些菜,一眼看见她气势汹汹地往西屋,头痛地冲着她连连摆手,“你们回屋吃你们的去!”说着飞快走近,压低声音和李静道,“甭管他们是为啥来的,总得先你二姐这婚宴给顺顺畅畅地办下来,拐回头再说!”

英子几个小娃儿自然也气,不过大事当前,还是要以大事为重,也来拉李静,并小声哼道,“你急啥?这可是在咱们村儿呢,能叫你二姐吃了亏?走,咱们先堂屋呆着去!”

如此劝说了两句,李静恨恨地瞪西屋放了袖子,和李恬一左一右扶着李好的胳膊,往堂屋走。才刚走了几步,就见宋明月脸上带着几分喜色,脚步匆匆地从宋家屋后转过来,朝着院中问,“说是彩霞姐来了,人在哪儿呢?”

正往堂屋走的李静猛地一个顿脚,冷冷地斜着她,“你哪来的什么姐?开过脸的通房嫂子倒是有一个!”说着,斜着她又一记冷哼,“就是你想认人家当嫂子,也得看秦家认不认你这个八杆子打不着的妹子!”

她话音一落,李好和李恬就忍不住好笑地对了个眼儿,从前可不知道三丫头的嘴这么损!坐着吃宴的街坊们,也不由得暗暗称奇。

宋明月立时涨红了脸,想找句什么话反击,又一时寻不来,只得又气又羞地恨恨瞪李静一眼,“我想怎么叫就怎么叫,管着么你!”

说罢,就气横横地招呼那屏声静气低着缩肩装鹌鹑的小丫头大步往西屋去了。

李好气得忍不住恨恨嘀咕,“这糊涂的还有边没边儿了?”

李恬安抚地拍拍她的胳膊,神态一派轻松,“她糊涂又不是糊涂你的日子呢,你管她糊涂不糊涂?”

只要宋家老大不糊涂就成了!

当然,他若糊涂,她就立马卷铺盖回隔壁去,反正成亲的银子是宋家洒的,她除了跟着受了些累,也没啥大的损失!

李好也知道,这不是乱发火,四面出击的时候。又朝西屋恨了一眼,跟着李恬几个回了堂屋。

各个当事人都进屋了,听动静,好似也只顾着吃喝说场面话,当院的街坊们听不到啥新鲜的,又有何明家的大牛媳妇王氏李守成媳妇不住的往来穿梭劝酒劝菜,再者,这样丰盛味道又好的菜,平时也少吃。

不一会子,大家也都略微带了些遗憾地打消了看热闹的心思,接着吃吃喝喝起来,被再度中断的成亲的热闹,自是被又重新烘托起来。

这一回,倒再没出什么幺蛾子,大家热热闹闹地吃完最后几道送客丸子,见东屋西屋还是没有传出半点她们想听的动静。有几个妇人还不想走,想留下听动静。

可是喜事办到这会儿,已算结束了。高大壮那边儿已开始指挥着安家寨子来帮厨的妇人们收碗收盘,大牛那边也开始清点租借的东西,备着待会儿镇上的喜行过来拉。

这些人没了闲坐的地方,只好到院外站着,又不甘地心地站了一会儿,仍旧没像样的动静——再者,大家眼下可都指着李长亮和宋大河的小生意赚钱呢,也不好明着看人家的热闹,平白惹得人家心里不快。

就那么不是很露骨地等了一会儿,也就三三两两的散了。

这会儿已到了半下午时分。日头微微西斜,略微泛了黄的光线从光秃秃的树梢上斜斜照在院子里,印了一地淡墨的网,忙着收拾桌椅板凳的帮工妇人们,在这网中手脚不停地往来穿梭忙碌,主事的戚老爷子并另几个老者就坐在东屋土墙外说话,老三和大牛不时指着挥着人,把收好洗净的碗盘装车。

单从表面看,这种极致热闹后的平静和有条不紊,倒和旁家没什么两样。

不过西屋里,却远远没有院子里看着这么平和。

李恬大姨母二姨母自吴氏母女俩进来,就板着脸,不言不语不动,亦不怎么动筷子。

吴氏母女俩见她俩不动,也都半低着头坐在桌边,也不言不语亦不动。

唯有几个帮衬待客的妇人不住说着些场面话,场面显得十分滑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