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八十八章心意

第二百八十八章心意(1/2)

目录

托李清河一家三口留下这个烂摊子的福,见天忙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的李恬自穿越以来,几乎每天都是一觉睡到大天亮,少有失眠的时候。可是在这个人生最重要的转折时刻,她还是少见的失眠了。

昨儿有的没有想到三更末才迷迷糊糊睡去,今儿还不到五更,就醒了。

东间炕前桌上,两只婴儿手臂粗的河阳花烛静静地燃烧着,火焰明亮,香气沉郁。三丫头李静不知何时已起了身,只有悦姐儿和小妞妞俩小的并排躺在大炕上,呼呼睡得香甜。

火红明亮的烛光给这间暗陈老旧的堂屋,添了几丝温暖喜庆,也添了几丝陌生。

李恬侧身支头,静静地看着室内出会子神,翻身坐起来穿衣下床,散着头发抬脚出来。

这会天色尚早,一弯上弦月早落下去了。漆黑如一块厚重丝绒布的天幕上,漫天的星斗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好似缀在幕布上的宝石般,璀璨生光。

李家院子里,院门口、树干上、厦底下、乃至堂屋的屋檐上,甚至东边的枣子园的枝桠上都挂满了贴着大红喜字的红灯笼,直把李家整个院子映得红通通的。隔壁宋家也不多遑让,喜庆的红光,映红了光秃秃的树梢,隔墙传来。随着红光一同传来的,还有隐隐的脚步声人语声并浓郁的饭菜香气。

这两家几乎相连的热闹,衬得远处,黑暗幽魅的南山愈发的巍峨而神秘。李恬站在堂屋门口,朝远处眺望了片刻,暗笑了一回宋大江的显摆像,——这些红灯笼可都他跑前跑后张罗上的。

抬脚朝何明家的几个走去。

昨儿李恬大姨母和李好都没回去,就住在东西屋里。这会儿,这几个人正和何明家的几个在那里小声商量着,嫁妆排位乃至一些琐碎的事务,看见她出来,李好忙道,“今儿要累一大天呢,咋不多睡一会儿?”

李恬微微摇头,“睡不着。”

李恬大姨母就笑嗔她,“家就在隔壁,人家对你又那样好,有啥睡不着的?”

她对宋家这门亲,和宋家办事的态度,简直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脸上的每一道笑纹里都着透舒心放心。

话音方落,老李头穿着一身深蓝色崭新洁净的细棉短打衣裳,进了院子。他头脸收得干干净净的,几捋稀疏的胡子也打理得服服帖帖,整个人混身上下都透着爽利喜气,黢黑的脸上,每一道皱纹也都透着舒心的笑意。

李恬大姨母一瞧见他,忙笑迎了上去,道,“老李叔,待会儿可别往旁处去,孙女上花轿要拜你呢。”

老李头微微笑着点头,“多谢她大姨母抬举。”

李恬大姨母忙笑,“看您这话儿说的,你是亲爷爷,孙女拜你那是应当的,有啥抬举不抬举的?”

可是在老李头看来,老大这一支的娃子他没帮衬一丝,反而还间接拖了不少后腿儿,受这个礼并不理直气壮,这还是抬举了。

就微微笑叹着看了李恬一眼,没接腔。

李恬大姨母也略略知道他的心思,也没再劝说什么。笑着和他说了些才刚大家的安排。

老李头一脸感叹地看着何明家的等人,笑,“让你们费心了,安排的都好。等今儿事过了,回头叫这丫头再专程摆上几桌,好生谢谢你们。”

何明家的就笑道,“这可不用老李叔你说,我们呀早盘算好了,不用等回头,就明儿中午我们就得去她那里讨嘴吃!”

宋家没个女人家,孙女才刚嫁过去,难免不适应。有相熟的街坊婶子们凑过去热闹热闹,那可再好不过了。

老李头满意又感激地微微点了点头,又问了些诸如喜娘什么时候来,抬嫁妆的人啥时候到等语,挂心着宋家那一摊子事,和几人打了个招呼,抬脚往宋家去了。

他一走,何明家的几个又赶紧的商议着方才未完的事儿来。

主要是安排嫁妆抬子。

虽说李好和李恬都不想刻意显摆铺张,但成亲嘛,本来就是个铺张显摆的事儿。哪怕嫁妆不多呢,抬数上也得弄得好看些。更何况,李恬这里虽然自己准备的东西没怎么超额,但是宋大江又得瑟着给添了箱,还有李好和高大壮的那一份儿,并家里的兄弟姊妹几个,个个都添了。

这份心意,自然也得叫外人知晓知晓。一来是李恬这个做二姐、做长嫂的脸上有光。二来,添箱的人脸上也有光彩。

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会子,除了现有的十八个抬子,又加了八个台子。

宋家宋大江、大河和月牙的,每人一抬。李家这边,李好、李静、李长亮和悦姐儿,也是每人一抬。至于长安和梦生的嘛,李恬大姨母的意思是干脆合在一处,反正送的都是同样的东西。

李恬正无语这些妇人们,干啥都好个脸面,就听见这话,赶忙道,“别呀,甭管人家送啥,都是心意,给他俩也一人弄一个抬子。叫大家伙都瞧瞧,他们俩对我这个二姐长嫂的好意。”她把个“好”字咬得重重的。

话音方落,穿戴一新的长安和梦就结伴抬脚进来,听见这话,俩人忍不住对了个眼儿,嗤嗤嗤地笑起来。

李恬横了他们一眼,转身回屋。

这边李恬大姨母略想了想,就一拍腿道,“成,就按恬姐儿说的。不过,这样就是现添了九抬,总数有些不吉利。好姐儿你赶紧的再寻寻,寻摸个什么物件儿,凑上十抬。”

要说李恬家的好东西,其实不算少。大多都是宋大江这个如今有财爱显摆的,下大小定的时候代替他们老宋家送上的。

李好闻言进屋,从箱子底里又扒出两整匹樱桃红的缎子,凑够整二十八抬的嫁妆。

把这事儿办好,大家又急急地排嫁妆位次,哪一个打头,哪一个收尾,哪一个排在哪一个前头合适,寓意好等等。

其实李恬这场兴师动众的亲事,准备到这会儿,旁的各项,算是色色妥当了。把嫁妆排过之后,众妇人们也都没了什么事儿,专等着喜娘过来给李恬梳妆,并留心送嫁宴的这一摊子事儿。

宋家那边也是如此。就在李家这边在排嫁妆的时候,何明几个又把谁开道,谁放炮仗,到了哪个村,若是有人拦路讨喜钱,怎么应对等早说过八百遍儿的事儿,又给重新絮叨了一遍儿,也只等着天亮,其他攒忙的人过院来,吃过早饭后,辰正时分出门接亲了。

随着天幕逐渐透出些光亮,两边忙碌碌的人群反而安静下来。灯笼的红光静静地笼着院子,倒了一种热闹即将到来的平静。

李长亮早起之后,到外头转了一圈子,一脚踏进院子里,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情景:

满院子火红的灯笼静静地挥洒着无须言说的热闹,李家主院都被笼在一片喜庆的红光之中。东边的鸡鸭舍和枣树园子,半是红光,半是黑魅魅无声的黑暗。

不知怎的,心头愈发的沉重。

站在院门口愣怔了好一会儿,缓缓抬脚进了院子,慢慢走到堂屋门口,挑帘进了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