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八十七章收礼收到手抽筋

第二百八十七章收礼收到手抽筋(1/2)

目录

自进入腊月里,一直是晴好的天气。十一月下旬的那场大雪,如今已化得几乎瞧不见了。今儿天气也好,晴朗无风,天空湛蓝,微黄的冬日暖阳笼着大地,整个下河村都透着冬日里别样的安详。

李家院子里,临时灶上的已架起了大锅,蒸腾的热气夹着肉香馒头香,弥漫了整个院子。隔壁宋家,同样如此。攒忙的妇人男人们,不时穿梭往来,人声笑语声以及调皮的娃子提前放起的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交织在一处,衬着这喷鼻的饭菜香气,直把李宋两家这场还没到正日子的热闹,给烘托得几乎达到了顶点。

做为这场热闹的中心,或者当事人,李恬自是内心温暖,且充满着万事随顺的满足和喜悦。

乡庄人家,自来办什么事儿,都爱图个脸面热闹。虽说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亲闺女娶媳出门子,但是今儿这凑热闹的、单纯看热闹几乎算是惊动了整个村子的大阵仗,还是让何明家的颇是舒心和欢喜。

和王氏几个迎来送往的,忙活到半晌,见该来的差不多都来过了,这边没什么事儿了,就想去隔壁宋家看看。才刚在镇上租赁待客的桌椅板凳碗盘碟筷等家伙式已送到了,何金山正领着人那里清点。她们这会儿也趁空过去瞧瞧,该洗的洗,该烫的烫,争取今儿一天把要准备的事儿都给办妥当,明儿就只操持送亲迎亲的事儿了。

哪知道几人才刚走到院门口,就见打扮一新的宋家兄妹四个鱼贯从家里出来。人人手里都捧着一样东西,个个喜气洋洋地,在宋大江带领下往李恬这边来。

何明家的纳罕地问,“你们几个这是干啥?”

月牙抢着道,“给我恬姐姐添箱呗!”

何明家的就无奈地嗔宋大江,“你们也是会凑热闹!添箱有你们啥事儿?!”这是女方的长辈亲戚的事儿。和男方的家人亲戚可没有半点关系。

宋大江也有理,把胸脯一挺道,“婶子你这话就不对了,近邻姐姐妹妹出门子,咋会没我们的事儿?”

说着,眼一转看向站在院内的李长亮,微提高音量道,“我和大河几个早说好了,我们几个即是夫家人也是娘家人。我们家要大要是敢叫我大嫂受委屈,不用你们动手,我们几个就动手收拾他了!”

气得李长亮直冲着他喊,“你还有完没完?”

李好也是气笑不得地说宋大江,“你大哥之前弄那一遭已叫她消受不起了,你们又来!”

宋大江还是那副“谁不服就憋着”的神情,大声道,“有啥消受不起的,我们老宋家的长嫂,多大的福气都消受得起!”

说着,朝身后三个人一摆头,就一马当先捧着匣子进了李家院子。

今儿除了真正攒忙的,边上还有好些单纯看热闹的。一见这兄妹四个的架式,都忙一涌围过来,还有人扯着嗓子喊,“大江啊,又替你大哥给你嫂子添什么好东西呢?”

宋大江笑呵呵,“一点心意,一点心意!”

说着话,到了院中,这会儿倒不好叫李恬出来接这些,四人把手里的东西一股脑往李好李静手里一塞,宋大江就一招手,又叫弟妹们回去。

还是才刚扯嗓子问话那人,就又道,“你好歹把东西亮亮,叫我们也开开眼。可不能添得这么不清不楚的。”

李好也知道,这东西是即妹子的脸面,也是宋家的脸面,不等宋大江说话,就笑着朝李静道,“快替你宋二哥显摆显摆吧。”

李静闻言抿嘴笑着,把兄妹四个拿来的东西,都放在院中树下的桌子,一一打开。

月牙和宋大河送的东西都比较中规中距。

月牙送的一匹樱桃红的细棉花。宋大河比他妹子有钱些,承李恬的人情也多些,他送的是一匹石榴红的素缎子。

宋大江则还是秉承之前一惯的财主作风,送的小箱子里,放着雪白整齐的小银锭子,还怕人不知道是多少银子,特意写明了数量,是六十六两六钱六分六厘!

做为家里唯一一个,只花钱不赚钱的读书人,相比较另三个人,梦生就比较有创意了。

他送的崭新整齐还散发着墨香的一套描红本子,足二十本。除此之外,还有两根从他大哥那里顺来的鸡翅木簪子。——他年纪尚小,倒也不用避讳这个。

凭心而论,这几样礼,除了宋大江的银子依旧震撼人心之外,余下的嘛,有之前宋家的大手笔打底,大家倒也觉得平常。

可是难得的却是这份心意,和月牙大河这俩不大的娃子,也能独自送礼的举动。

东西一亮明,大家先笑了梦生一回,啥时候都忘不了他的老本行,就把话头落到宋大江给添的这压箱底子礼上来。

除了感慨眼红他如今的财大气粗,更多的人,则是感慨宋家兄弟这一举动对于李恬的意义。

自来没见过谁家的闺女,还没出门子,就叫夫家的弟妹这么认可这么向着的!

由此,又说到她将来的日子,就算宋大海不出息,有这几个能赚钱,将来兴许还能走官途的小叔子小姑子托着,福气哪还能浅得了?

更何况李家还有长亮和长安这俩小子呢。

大家是越说越深远,越是深远,越是看不到李宋家将来这日子的顶在哪儿!愈是看不到顶在哪儿,当然就更眼气眼热李恬的福气。

宋大江表示,他和他家老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站在院子中间儿,把脖子梗得高高的,替李恬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替即将成为宋家的长嫂,和由这个长嫂兄长带领下的老宋家接下大家的唏嘘感叹夸赞。

他这兴头的样子,惹得老李头也忍不住笑将起来,更多的是替孙女欢喜,当然也替自己自得——他就说,他这回做的这个决定准没错儿!

等到大家热热闹闹议论了好大会儿,宋大江也觉得差不多了,很自觉地带着弟妹收功回家,何明家的和李好等人把宋家才刚送来的东西,给抱到堂屋,一把都塞到李恬怀里,笑嗔她,“你这一回的风头可真是出得够够了的!”

李恬就呵呵笑,“这可不是我要求的,是他们自己个非要这么办的!”

何明家的感慨的就是这个。不说银子,就单说李恬这个长嫂还没进门就叫人这么认可,在四里八乡,那都是头一份儿!

由此想到了自家闺女,忍不住嗔笑李恬,“你也得给旁的闺女家留个活路啊!”

李恬也知道她想到了英子。连她这个外来的,最初坚定不嫁的人,到后来也没抵抗住“压力”呢。英子这个土生土长的就更不用说了。

从翻过年何金山的大事一了,何明家的就暗替她张罗。到了她和宋大海的亲事挑明,暗张罗就变成了明张罗。可是何家的日子,在那座山头没见着效益之前,算是高不成低不就。英子的亲事自然也随了他家的日子。

高的攀不上,何明家的也不想攀。低的却又不甘心。就这么半年下来,张罗了好几家,都没一个满意的。

先是笑着宽慰了何明家的一句,突地心中一动,玩笑似地指着窗外,悄声道,“婶子,你看宋家老二咋样?”

宋大江年岁早到了,也该娶媳妇了,这一年多在外头跑下来,似乎也没有什么沾染什么时下商人通行的坏毛病,反而说话做事越来越有章法,稳扎稳打的,这份定力和自我约束力,还真是让李恬有些讶异。

反正他也是要娶亲的,娶外人,不如娶英子。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何明家的就嗔了她一眼,“你当我没想呢?可是咱看得上人家,人家不一定看得上英子!”何明家的活了大半辈子,心里还是最初的朴素想法。

结亲就得双方心甘情愿,将来的日子才顺畅!

宋大江看着倒好说话,对街坊也算和善,就是将来要娶个啥样的,一点没透露过。他又在外头见过些世面,好看的,有本事的姑娘家兴许也见识过不少,英子嘛,兴许在乡庄女孩里头能靠个前,可是放眼到大处一比,也不怎么打眼了。

她是心思动了几动,到底还是遗憾地打消了。

只是虽然打消了,心下也觉得可惜,“她没福,要不然,和你做妯娌,这一辈子哪还有烦心的事儿?”

可是这世上的事自来就是,不如意十之八九,也是没法子的事。

李恬也是话赶话赶到了,这么一说,其实心里也知道,就宋大江那个一心赚大钱,成就大事业的性子,这门亲成的可能性就不大。正要宽慰她两句话,何明家的却是猛地想到一件事,忙忙地道,“昨儿忘了和你说了。就晚饭前后吧,红梅她嬷嬷到我们家说闲话,话里话外的打听春花那丫头,听话头像是想给三牛做媳妇。还有,除了打听春花这丫头,还问了好些大江的事儿,当时秋雁也在,也跟着问,我忖着她是不是也看上大江了,想说给秋雁?”

因为秋雁嫁宋大江这事儿,在李恬看来,根本一丝谱都不靠,也不在意,只把注意力放在三牛娶柳春花这事儿上,微微失笑道,“这可差着辈儿呢。”

三牛这边是叔,柳春花那边,要从李好这边论,比李恬还小一辈。

这俩人要是一成亲,小她一辈该是外甥女的人,一下子变成了婶子。这跳跃可太大了!回头等到李好回娘家,见着柳春花,是该叫甥女,还是该叫婶子呢?

何明家的就道,“三牛这个差不差辈的,倒没啥大碍。反正三牛家还有柳家和你们隔得都远,各人论各人的也就成了。可是秋雁这事儿,你得上点心!秋雁这个小妮子吧,早先你三姑那事闹出来的时候,还知道羞人,还跟着外人骂你三姑。结果你三姑一回来,这才多长时候,她就又凑上去了?还有你三姑也是……”

何明家的说到这儿,就是无奈一笑。这个李月蓉也不知道是破罐子破摔了还是怎么着,除了头开始的一两个月,有些臊模样,过后就跟没事人似的,天天挺着大肚子到街上转,见了人就要凑过去和人说话。

街坊四邻的,她腆着脸贴上来了,谁还能故意晾着她?头回搭话了,第二回自然就更不能不理不睬了。于是很快,倒让李月蓉在李高阳家附近,打出一片新天地。

何明家的是怕李月蓉这个奔过的,再给秋雁出什么馊主意……

想到这儿,突地又想到一事,急得赶紧站起身子,“谁谁我都想到防了,独忘了你三姑,明儿你说他俩人要是腆着脸来,是迎还是不迎呢?”

要单是迎不迎的还好说,就怕李月蓉再借机闹事。到时候场面不免难看。也顾不得和李恬多说了,风风火火往外走,“我再去找人商量商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