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八十一章关于安家的讨论

第二百八十一章关于安家的讨论(2/2)

目录

褚东升却是打心眼里觉得许留镇才是长居之地,与赚钱,与自己的差事,乃至于将来子孙后代都大有益处。

待到宋大江叫了一桌席面,大家落座,吃喝了一会子,叙了些别后详情,就又忍不住说起这茬子来。

做为长兄,宋大海其实比宋大江更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怎么说呢,准确地说,在宋大江乃至宋大河都还没有走到要往四方闯**的当下,大家和小家的“矛盾”还没显露出来的当下,他还是倾向于先顾自己的小家。

至于往后如何,也只能且走且看。

到最后被热情,也是真心替他考量的褚东升缠不过了,就又看了眼宋大江道,“不还有老二呢?”

宋大江立时不满道,“还没怎么着呢,你就想撂挑子是不是?”顿了下偏头问宋大河,“老三,他想扔了咱们呢,你说咋办?”

宋大河立时抄起手边的筷子,抛出才刚从李长亮嘴里学来的新名词儿,“盘他!”

宋大海被这兄弟俩给逗笑了,端起杯子吃一口酒道,“谁说要扔了你们?再者说……”他偏头看向宋大江,“你就那么怕顶事儿?”

宋大江哼哼着没理他。要说怕,他还真怕!

一旦接了老大递来的担子,他不知道往后要多操多少心呢,哪还能专心做买卖赚银子?再者说了,他媳妇还没影儿呢,将来找个啥样的,宋大江虽然心里还没个明晰的想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将来这媳妇指定不如眼下这个大嫂在家里有威信,也指定不如她能撑控全局且真心实意地给大家兜底儿!

今儿也没外人,小月牙也上了桌。才刚也没她插话的份儿,就一边吃一边听几人叙话。听到这儿,心中就是一动,莫名地想起,早先卖野菜那会儿,李恬和她打听许留镇的情形,以及她询问江边滩地的事来。

那会儿月牙只当她是好奇,不过,在亲眼看着李恬又是往家划拉荒地,又是买荒山头,明了她的喜好之后,又觉得当初她好似不止是随口一问。就算是,那江边的好些滩地,也很合李恬的心意呀!

但是经过村人眼馋想占山头和大牛李守成俩人急慌慌地抢占山头的事儿,尽管心里抓肝挠心的想说说,还是在最后时刻给硬生生地忍住了。

等到宴散了后,褚东升又坐着和宋大海絮了半晌的闲话,敲定明儿正午要去他家吃饭,走了后。她立马迫不及待地和大哥二哥三哥说了起来,至于二牛,小月牙仍旧留着个心眼,特意避开了他。

宋大江一听这话,眼睛就亮了,一脸惊喜赞叹意外地瞅着小妹,“成啊,月牙,脑子转得怪快!”说着,就急急地和宋大海道,“大哥大哥,咱这小妹的主意可真不错。”

江边那么一大片滩地呢,真要起意收拾,估摸着得耗上一辈子也收拾不完!

要是把家安在镇郊的话,选个开阔地,盖个大宅子。兄弟姊妹们的根也有了,爱捣鼓果园的大嫂,也有了用武之地。再有,一旦这么张罗了,将来,自家院子外头,就是大片的果树园子。

有宅有园的,这可是一份再像样不过的祖产!有了祖宅祖产,往后这个家就颇像个家了!

许留镇码头眼下看起来,就有取府城而代之的趋势,假以时日,这边指定更繁华。繁华就意味着这座由码头而起的小镇不会那么轻易的没落。就意味着长久!镇子长久,家自然也长久!

宋大江愈想越激动,说完那话,就连连催宋大海,“老大,你倒是说句话啊,要不,咱就这么定了?”

宋大海虽然觉得这么着也可,却还是一笑,“这还得问你嫂子的意思。”

宋大江撇嘴,“啥都问我嫂子,要你干啥?”

宋大海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十分清晰而准确的,“我就是个干活的!”顿了下又道,“再者说,还有家里那一摊子呢,哪能说丢就丢。”

宋大江对他大哥的自我定位倒没啥异议。反正之前他也是个干活的!却不同意宋大海最后一句话,“谁说要丢了么?这边是祖宅,那边也是根儿啊。”

顿了下又说,“要不这么着,要是我嫂子同意呢,咱们头些年就把这边当家,等到家里各人都安定了,你们俩不耐烦管了,你们就回下河村去!谁也没规定,家只能有一个对吧?”

宋大海因这话,心里倒是一动。兄弟姊妹还小,或者说正往上走的这些年,住在许留镇,确实比下河村更要合适些。等到年过中年,事事安定了,各人能自顶起一摊子,用不着他们了,他和媳妇再回下河村过清清净净的悠闲日子,也挺好!

到了那会儿,他们只管自己个。到了年节,兄弟姊妹,甚至儿女们,能来的来走动一下子,不能来的,稍份节礼,也挺乐呵。

只是另一个当事人不在跟前儿,宋大海思量半晌,还是道,“这还得问嫂子的意思。”

宋大江张嘴要鄙视,宋大海已站起身子,“不过,咱们眼下倒能先去瞧瞧。”

宋大江和宋大河还有月牙立时兴头起来,和二牛打了声招呼,借口去街上转转,出了院门儿。

二牛这一趟,也跟着累坏了,也正想歇歇,再者说,人家亲姊妹上街,也没他啥事,应了一声,等宋大江姊妹四个出了门儿,就扯了被子往**一躺,趁机歇上半天,也散散酒气。

将近十月的天气,下河村乃至周边的乡村里,已经过一轮繁忙的秋忙,都逐渐沉寂悠闲下来。但是如今繁华热闹正盛的许留镇上仍旧和往常一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今儿天气不错,日头爽落,又不闷热。姊妹四个,沿街道边走边瞧,偶尔买上一两样新奇的小玩艺,就这么一路溜溜达达地出了镇上往西去了。

其实眼下不止宋大江盘算着许留镇落脚,有好些往来的客商,也都瞧中了这个地方,看出了它的潜力。他们一路走来,倒瞧见七八处正在开工的院子坊子,尘土飞扬,热闹十足。

远远的江岸边,白花花的芦花迎风招展。靠近江边那些格外沙的滩地上,红柳五三成簇,点缀其中。离江岸稍过的高岗上,成片的野刺槐林子顶着半黄的叶子,在爽落明利的秋阳下,也为这晚秋的郊野添了几分别样的韵味儿。

宋大江一路走一路点评着,哪家的院子选得好,过不了一两年,这里就是热闹的集市云云。

一出镇子,还保持着最初荒芜原始模样的大片滩地就出现在眼前。眼下到了真正的郊野,宋大江更是按奈不住心中的激动和急切,和宋大河满荒滩跑着,为老宋家选最合适的地方。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自家眼下财力不足,就算再心动心热,这件事也得缓几年再办。正是因为知道要缓几年,这才刻意瞒着二牛,生怕他无意和谁透出去,叫谁抢了先,那自家的盘算可要落空了。

宋大江和宋大河兄弟俩兴头头地拉着宋大海和月牙,在郊外跑了半下午,最终把宅子选定在离镇子差不多有七八里的西南角的一处平缓地面。

理由是,这里就夹在镇子和府城中间。往府城也近些,离镇子有点远,也不算远。往后进出方便,再者,正因为离得镇子稍远,一时下大家盖屋置宅的还推进不到这边,也不怕被人抢了先。

而且这片平缓的荒地周边,就是一片虽然荒芜却不那么沙的滩地。比起更沙的江边滩地,更适合种果子树。

离江边也远,眼下许留镇码头开了之后,官府维护也得力,每年冬上水浅时,都招揽人手清挖淤泥沉沙,就算年景不好,江水也不至于泛滥到这边儿。

宋大海也同意这哥俩的分析,只是还是那句话,他再同意,媳妇不点头,这事儿也办不成。

在月牙没抛出这个荒滩地之前,宋大江心里还没谱儿。眼下有这么一大片荒滩地勾着,宋大江还真不怕他那位一心想弄大果园子,也爱占小便宜的大嫂不动心。

这一回,非但没急切,反而有一种胜券在握的笃定,很是顺溜地应了一声,又招呼另三人回去,接着给他那位,他迫切盼着嫁过来,给老宋家当家主事的大嫂置大定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