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七十六章得瑟的宋大江

第二百七十六章得瑟的宋大江(2/2)

目录

今儿李家才是主场,李长亮这个家里最大的男丁,才是正经八百的主家!

结果他这个主家的风头,从头至尾都叫宋大江给抢去了不说,到了送客的时候,他还和自己抢!

宋大江呵呵一笑,拍上他的肩,“咱们两家谁跟谁啊?”

李长亮最抵触这话,把肩头一缩,甩开他的手,“李家和宋家呗,你说谁跟谁?”

宋大江哪能不知道,李长亮这会儿的心思,伸手又在他肩上重重拍了两下,哼笑,“你小子还跟我划道道呢,分得这么清吃亏是你知道不?”

气得李长亮飞起一脚去踢他。宋大江哈哈大笑着跑开了。

才刚送走的都是邻家远客,李恬家这边姥爷舅舅舅母并两个姨母都还没走。宋家那边宋大海的小姨和舅母也都去了宋家。

宋明月自一来到就憋了一肚子气,到了宋大江到了时候,更是气得不能成,先前坐在树荫下生闷气,一见宋大江笑哈哈地进了院子,气得立时站起身子指责,“二哥,怎么连你也这样?”

早先宋大江和宋大海是一样的心思,总觉得爹娘没了,下头这几个小的也挺可怜,对于宋明月这个妹子,总带着几分宽容,一般情况下,不想和她计较言语上的得失。

可是眼下她已定了亲,自家呢也算稳住了,也能在她的婚嫁大事上给予一定的帮衬,通俗地说,宋明月眼下不可怜了,而也该长大了。

宋大江自然不想再纵着她了。

当下就冷了脸,端起了兄长的谱儿,“什么这样那样的,这不是该当的?”

宋明月自小吃过大哥的训,宋大江因为自来不管事,不管事就没那管事的想得多,从小还真没训过她。这会儿见一向乐呵呵的二哥,猛地冷了脸,宋明月气得立时红了眼圈儿。

宋大海的小姨忙打圆场,“你们姊妹们现在个个都有一摊子事,好容易见上一面儿,不说好好叙叙话,瞪什么眼?”

说着,又问宋大江,“离这么老远,你是咋着得消息赶回来的?”

宋大江今儿赶来,还真是凑了巧。

他春上自离家之后,就又和那位姚行商去了南边。因为是年初,时间也宽松,俩人一时没寻着合适可打的货物,就又想起去年转手贩布那茬子来。俩人合计了一下,干脆眼下也别急着回程,先在南边看看有没有合适能倒腾的货物,若有就先就近赚些银子,等到年中,手里赚了些钱,又遇着合适的货物了,再往回运。

于是俩人在南边几个州府挨个转悠,蚕丝下来的时候,就贩蚕丝。蚕丝过季了,就贩布。大热天,布不怎么好销的时候,就贩那些零碎的什么团扇帕子乃至海外来的清凉药什么的。

就这么在南边磨了几个月,这才打了一批适合中秋贩卖的布匹头面之类的,回了许留镇。原是盘算着,这一批货物出手之后,立时往南边再贩棉花来,往京城方向运。

就在他们才刚回许留镇码头,才刚寻着北边来的客商出手两笔货物,正正好碰上往许留镇去寻门路的蔡老二的大儿子。

蔡老二带着儿子往李家来送果树苗子的消息的时候,宋大江还没离家,俩人是相互认得的,他是听蔡家大儿子说了这个消息,虽说也拿不准,这消息到底是不是真,还是急匆匆地赶回来了。

宋大海小姨母就笑,“赶来的正好。原你大哥说,这是家里的大事,你不在场,总觉得缺点什么,又不想耽搁你的正事儿,还好你赶回来了。”

宋大江就面带不满地看向宋大海,“老大,这可是你的不对了!这可是咱们老宋家,这几年来头一件的大喜事!也是咱们家一辈子的大喜事,你咋能不使人去叫我呢?”

宋大海听他自回来,就一口一个“老宋家”,倒笑了,“出去这一趟,本事长没长看不出来,年岁倒是眼见着见长了!”

宋大海的舅母廖氏,早在听说下小定礼宋大海就出了五十两银子的时候,就恨得不能行。一个破丫头片子,哪就值那么多了?你倒是分点给你表妹成亲用啊。

到了后来宋大江一进李家,就把李恬供得高高的,又是布匹又是银子的,更是眼里出火。

这会儿再听宋大江还是才刚那副口气,好似宋大海娶的不是农家女,而是皇亲国戚似的,更是心气不平,忍不住问道,“大江啊,就那么一个破丫头片子,到了大定的时候,你们当真要出千两银子啊?”顿了下,又鄙夷,“她哪值啊?”

这一回是宋大江不等宋大海说话,就板了脸,正色说廖氏,“舅母,那是我大哥看中的,费劲巴力,好不容易才讨到的,是我们兄弟姊妹们都认可的长嫂,值不值的你说了可不算!往后这话还是别再说了!再有,就算我们没有千两银子,可着劲显显自己的心意还是能成的!”

宋大海的小姨母早年家穷的时候,没少受廖氏的白眼,和这位嫂子自来就不怎么亲近,当然她也知道千两银子这话,只是才刚大家那么一说而已,宋大江手里必不会有这么多,但是可着劲显显自己的心意,却是会的。

要说小张氏心疼倒也心疼这银子。毕竟是给了外人嘛,要是多多分给明月一些,她手里也宽展些。

可是她也看出来了,宋大江和宋大海这哥俩虽不会过份委屈明月,但是最起码宋大江在妹子和大哥的大事儿上,还是有倾向的。

他能给宋大海尽全力拿银子,对宋明月却必然有保留。

甚至不止宋大海,就连下头的这几个,将来在钱财上,相互之间的帮衬,也比对明月更要顺畅一些。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谁叫明月没给家里出多少力呢!

也没理会廖氏说什么,心里遗憾感叹着笑嗔宋大江两句,询问了些他如今在外头的生意,又和宋大海商议了些诸如大定和迎亲的事儿。

初步把大定也定在腊月里,但是日子得比明月的靠前。迎亲放在来年春上,同样也得比明月的日子靠前。

说定大概的日子,小张氏见明月心气不顺,也不予多留,就又嘱咐了宋大海一些,若是有什么他不好出面办的事儿,记得去白石镇找她,就带着明月先走了。

她一走,廖氏就颇觉没意思,宋大海的舅舅又是个老实的。廖氏暗示了他几次,让他和外甥子张张口,他都闷头不吭声,气得也甩手走了。

这俩家至亲一送走,宋大江就打发宋大河梦生月牙几个去隔壁李家帮着收拾宴席什么的,他和宋大海这哥俩就在当院已日渐稀疏的树荫下坐着,默看了一会儿南山,宋大江就嘿嘿笑着,问起事情的经过来。

宋大海再不肯和他细说。宋大江也没多问,反正事情已经办成了,他心里挂着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又远远瞅着南山上自家的山头看了一会子,和宋大海道,“大哥,来的路上我也想了,我这嫂子看样子就是个喜欢山山水水,农家景致的。咱家那座山头,我做主了,就归你!”

宋大海叫他说笑了,“就算你不说,也是要归我的。”

宋大江嘿嘿一笑,又把目光移向李恬家的那座,“她们家的那座我也想了,待会儿就去和长亮那小子还有李大姐说,也得归我嫂子!”

宋大海听他一口一个嫂子,就笑了,先是说了他一句,“你就是不说,那座指定也是要归她的。”顿了下,又笑,“兴许比你想的还多!”

接着又笑,“你这分得这么清楚,是要分家还是怎么着?”

宋大江吓得赶忙道,“再不能分家!”他还没娶媳妇呢。

虽然他眼下还不急,可是正因为不急,才更不能分。他还指着有人帮衬着老大,稳固一下他的大后方呢。

不过因这个想法,又觉得亏欠,想了想道,“反正这事儿也了了,明儿我就回去,先把这一批货给脱手了,再往南边打一趟棉花,争取到了大定的时候,咱也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

宋大海并没多推,坦然受之。

顺着宋大江这话,又问起他这半年多以来的生意,以及在外头的情形,言语之间,自是不免要提点一些诸如别冒进等语。

初做生意的人不冒进似乎是不可能的,就连姚行商做了这么久的生意,也难免有冒进的时候。

这一回俩人到南边去,虽然也赚了些钱,却也不是一帆风顺。最初收丝的时候,就因之前没接触过这样东西,也是太过于急切抢货源,收丝的时候,最开始整担的丝没拆开来看,叫人家给骗了,外头看着是当年的新丝,鲜亮光滑的,结果里头却是陈旧的旧丝还有烂麻绳小石头之类。

好在那一批货数额不大,亏空的银子,叫后来的生意给补上了。

宋大江亲身吃了这个教训,感触自然深刻,日后怕是要和冒进这俩字绝缘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