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李月蓉回来(2/2)
而这会儿这俩人出现在医馆也很好解释:从李月莲那里抠银子的盘算落空了,余家肯定不会再收留他们。他们没处可去,只有回家!
回家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家人这关。估摸着李陈氏那关早过了,这是要赶在老李头回家之前,把这件事给揭过去。
果然,她念头才刚落,一直低着头的李月蓉走到老李头跟前,一言不发地跪了下来。
李高阳见状,也忙一溜小跑地跟上,扑通一声也在她身边跪下了。
老李头垂着眼皮拧眉看着俩人,许久不出声。
眼下已是近六月的天气,日头毒辣,暑气正盛,医馆的馆舍这边面朝东,院中也树荫遮阳,即便是才刚过了辰时,光线也是火辣辣的热。
何明见俩人一言不发跪着,不一会儿背上就透了汗,犹豫了一下,还是上前劝道,“老李叔,娃子们都知道错了,你就说句话吧。”
李月蓉还是倔倔地跪着,一声不吭。李高阳飞快顺着这话赔笑道,“是啊,爹,我们知道错了,你就饶了我们这一遭吧。”
一声“爹”气得老李头面皮抖了几抖,身子也跟着微微晃了下。
李老三赶紧扶住他,也跟着劝,“爹,人年轻的时候,有几个不做错事儿的?您就通融通融吧。”
李月蓉还是不作声,李高阳又忙顺着这话打保票表心迹。
老李头默默看着他俩良久,缓缓道,“我通融不通融这都没啥,反正你眼里也没我。重要是的人家肯不肯通融通融,肯不肯放你们一马。”
李高阳一听这话,忙陪笑看向蔡老三和李月莲并李恬三个。
而李月蓉这次也终于有了点点反应,老李头话音一落,她飞快抬了头,眉头紧皱,眼带不满地看了老李头一眼,又去看李月莲和蔡老三。
李恬看得分明,她这意思分明就是在说,蔡老三又没死又没残,蔡家也娶了媳妇了,他家凭啥还要不依不饶的?心下极是无语,蔡老三是好了,可是蔡老三好了,可不等于他受的那罪就因此一笔勾消了。
这种情形下,蔡家追究也有理,当然,不追究也有可能。但不管蔡家怎么做,都是人家的事儿,可不是她想什么就是什么!
蔡老三原正自李月莲身后探出头,好奇地看着这俩人。李月蓉往那边一转头,就嗖了一下,又把头缩了回来。
李月蓉眼中不觉添了几分厌恶,视线划过李月莲的衣着,又添了几分憎恨。大力别过头,把身子正对着老李头,又一言不发地埋下头。
那边蔡老三一惊之后,又探出头来,见老李头眉头紧锁,李月莲脸上也添了几分忧色凝重,他有些为难地抓了抓头,和李月莲道,“那个,你……你……别愁。我回去和我爹说,不让他再找你妹妹的麻烦!”
见李月莲脸上的忧色并没有消减多少,蔡老三忙把身子一转,急急地朝着李恬道,“那个……二……二侄女,要不,你去和我爹说,我爹最听你的话了,你的话比我的话管用!”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总要彻底挽个疙瘩。而且蔡老三没事,蔡家也因此得了不少好处。李月蓉呢,挺着大肚子,还要面对李高阳家那个穷家,更要面对街坊四邻的指点议论,也算是惨到不能再惨了。
李恬也觉得这事儿,也该到此为止了。
就朝蔡老三点了下头,转向老李头道,“爷爷,这事儿,咱们尽力斡旋吧。”
李高阳在他姨家和李月娥家早把事情弄明白了,知道如今在她在蔡家人面前说话的份量,一听这话,立时大松了一口气。
老李头心里其实也跟着轻快。这总是亲闺女,她跑得远远的,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也就罢了,反正眼不见心不烦,横了心不去想,也就是了。
可她眼下跑到了跟前,又大着肚子,也难横了心眼睁睁看着她作难受苦。
把头微微点了点头,又低头看了眼,一直垂着头的李月蓉,木着脸道,“家里能替你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往后都要靠你自己个了,你走吧。”
李月蓉听了这话,一言不发站起来,转身就往外走。李高阳还是和初来时一样,对着各人赔了一圈笑,这才跟在李月蓉身后,大步往去了。
蔡老三见状大舒了一口气,半缩着的身子也跟着站直了。就是转到李月莲身前一瞧,却见她眼睛还盯着院门方向,眉头紧锁,面带不忍。
他想了想,飞快从腰间拽下钱袋子塞到李月莲手里,“他们瞧着也怪可怜的,你给他们送些银子。”见李月莲一脸惊讶地看着他,只是不动。
蔡老三飞快拿手推了她一下,“快去呀!”
蔡家站在边看戏的小伙计,无语地把头扭到一旁去,掌柜的要是知道了,又该气吐血了。怎么就那么傻呢!他那钱袋子里,少说也有六七两银子!真是白喂了狗了!
李月莲确实担忧李月蓉如今的境况,可她手里并没有几文钱,旁人也难帮她。握着钱袋子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快步追了出去,把钱袋子塞到李月蓉手里。
李月蓉瞅瞅杵到面前的钱袋子,再看看李月莲手腕那一对碧绿通透的玉镯子,赌气似的,恶狠狠一把抢过钱袋子,加快脚步往前走。
李高阳仍旧和李月莲赔了个大大的笑脸,这才追着李月蓉去了。
李月莲站在原地,看着俩人,在街口截了辆拉人的驴子车,上了车,一径往西而去,直到人走得看不见人影了,这才缓缓回了医馆。
何明就赶紧招呼众人,“天不早了,赶紧的走吧,再晚这大日头可不好受。”
老李头一想到李月蓉出现在众人眼前之后,街坊四邻的那些指点议论,就又不想回去了。退回到几乎搬空了的馆舍里,往床板上一坐,发起了呆。好半晌,拍腿叹道,“早先我不该弄那一出,这也不知道往后要叫人嘀咕多少年呢。”
为了李月蓉的亲事,半年多心里都不得消停,好容易她马上要嫁了,突然又弄了那么一出,老李头当时也是气急了,也根本不知道还有旁的内情,就把事情给办了。哪想到……
何明知道他说的是给李月蓉办丧这件事,就宽慰道,“老李叔话也不能这么说。就说是鳖娃子们吧,气人的时候啊,甭说就当她死了,真上手打死他们的心都有!”
何明这话,让老李头心里头舒坦了些,看了眼林立在馆舍里的众人,一拍腿站起身子。
等李恬等人顶着大太阳回到家的时候,李月蓉“死而复生”又大着肚子回来的消息,已传遍了整个下河村。从老李头的车一进村,就有不少村人远远地指指点点,比宋大江年前归来那会儿,还热闹。
不过村南这一带的街坊,到底还是顾着面子,没好意思过多的办旁人的难堪,远远见老李头一行过来,聚在街上议论不止的人,反而立时散开。
老李头心里叹息着进了院子,也没心情和何明等人多说,谢了一句,就闷头进了堂屋。
何明等人心知这会儿不管是老李头还是老三,都没心情多说啥,帮着把东西卸下来,又宽慰两句,也就出了老三家。
“哎,恬姐儿,恬姐儿,你知道你三姑为啥要跑,还把蔡老三打了个半死不知道?”才刚到何明家门口,英子就兴冲冲地冲出来抓住李恬的手一叠声地问。
李恬当然不知道,不过看样子英子知道,就问她,“到底为啥?”
“是你三姑自己个说的,她只是因为蔡家突然把亲事提前了,心里头不高兴,随口埋怨了几句,撒了几句气,李高阳就当真了。是他自己个找了人去找蔡老三的麻烦,等你三姑知道的时候,蔡老三已经摔了个半死不活。她是害怕,这才没得法子躲了出去。还说,自己落到今天这个地方,都是李高阳害的!”
李恬想过很多原由,唯独没想过这个!可是再深里想,李月蓉这个说法,其实更符合常理,而且时间上也对得上!
又好奇英子咋知道得这么清楚。
英子呵呵一乐,“半晌午的时候,你三姑不是和李高阳回来了嘛。李高阳的娘大概是怕事儿,也不让他们进家,还说你三姑害了李高阳。你三姑就恼了,当着好些人的面儿,把这事兜了个底朝天!还和李高阳的娘说,她儿子把自己害成这样,她还没不依她呢,李高阳的娘反倒敢派她的不是。还发疯似的捶肚子,说是要捶掉那孽种,叫李高阳家断子绝孙!”
英子说到这儿,愈发可乐了,“李高阳可是他家的独苗,他爹娘盼着儿子娶媳妇生孙子,眼都快盼瞎了,你三姑一闹,李高阳的娘立马怂了,忍着气儿把你三姑迎进家。才刚三巧去瞧的时候,你三姑跟个祖宗似的挺着肚子坐在当院树荫下头,正指挥着李高阳他娘和的妹子给她炖鸡蛋沏糖水呢!”
英子说到最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何明家的也无可奈何地笑了,和李恬道,“你还别说,遇着这种情形啊,还真就你三姑这种,不知错不知羞,也自来都不知道啥是受委屈的人,才能活下去,换换二人啊,怕不得早跳井死了。”
李恬深以为然。虽然乡庄里头的闲言碎语是多些,可是只要当事人不在乎,旁人还真不能按着她的头去死!
跟着笑了一回,见天将午时,她身上的衣裳早汗湿了,也热得难受,就冲着何明家的摆摆手,顶着火辣辣的日头,飞快往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