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五十八章来自梦生的鄙夷和质问

第二百五十八章来自梦生的鄙夷和质问(1/2)

目录

燕子到的时候,李恬刚从宋大江手里接过这次她该得的利钱银子,一共六十两。

她最初的本钱二十两,再加上宋大江执意借给她的十两,一共三十两本钱,得利六十两,这等于一下子获利两个倍数,利润率不可可谓不高。但宋大江也说了,这六十两的利钱,并不是最初的三十两一下子获利的。

他们到了江南地界,因为离回程还早,俩人打的货也并不算很多,在湖州、武林、扬州等地转了一圈之后,发现湖州当地的百姓几乎家家织布,有的人家还有两台三台织机,家里的女人们,除了做饭就是织布,旁的活一丝不干。

县城镇集乃至乡下,到处都是收家织布的小贩子。这些小贩子收了布再转到大点的商行,大点的商行再继续转手,有卖给当地染房的,也有单卖坯布给北边来的客商的。

这生意看着利钱不起眼,却架不住量多。而且那位姚大叔,在布这一行上也比较精通,宋大江先前就是布庄的伙计,也在行。俩人观察了两天,发现卖给当地染房的,都是各个商行的熟门路,这条线他们插不进去手。但是卖给北边来的客商的,却没有固定的商户,都是现在码头上看货交易。

其中数一种水胜浪子纹的斜纹织布最为畅销,这种布匀细坚洁,看上去有点似绒,用来做冬衣里子,手感颇佳。

从小贩子手里收布,一匹视等级,八九钱不等,到了大客商来收货,则是一两到一两二钱不等。

宋大江和那位姚大叔觉得这是个机会,反正他们原本也是打些这些水胜浪子纹的斜织布,若是找不到合适的大客商收货,他们带回去自己找买主,指定也能赚上一笔。

俩人在码头观察了足一天,最后商定,留一个人先买几匹水胜浪子纹的斜织布在码头揽客,余下的一个人,就按着这几匹的品质去走街串乡的收货。

这样一来,若是遇到大客商一时没货物,可以让人家稍等片刻,虽说有不愿等的,但也有一时收不够货物愿意等的。

于是自此之后宋大江和姚大叔两个人,就开始了转手卖布的行当。从头一天开始,到最后收了这生意,统共忙了十五天。从头一天的三十四匹,到最后逐渐加码到,一次出手上百匹,再加上宋大江机警,又天天守在码头,还给当地一个大商行引荐了一笔大买卖。这十几天下来,连贩布的利钱,再加宋大江得的酬金,已达到他们带去的本钱的三四成的样子。

不过宋大江也说了,他和姚大叔也算是赶在年关打货的好时候,要是平常时候,北边即不会有这么多来打货的客商,他们自然也赚不到这么多利钱。而且回到许留镇和府城售卖货也一样,都是赶年节好生意的时候。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趟宋大江确实没少赚钱。他刚把这些事说完,何明家的大牛媳妇几个就带着家里的娃子来了,宋大江正好从南边捎回来一些娃子们玩的小玩艺,有男娃子们爱的泥泥狗、弹弓之类。也有女娃子们喜欢的彩泥戏人、大阿福、娟花等,还有李恬这些半大的女孩子适用的,诸如团扇、各种花形的络子、手帕等。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给街坊四邻预备的,一见他们来了,就干脆去自家把箱子搬过来,让他们在李家的院子里挑。

大家正挑得起劲儿,燕子就到了。

李恬看见她,赶紧招呼,“燕子,来,你看看这里有你喜欢的没有?”

过了这么长的时候,燕子对她虽然还不太亲近,也早放下心结。闻言略带腼腆地笑了下,“不用二姐。我娘来让我告诉你一声……”

说到这儿,她四下看看,到底还是把李恬拉到一边,这才悄声说了。

自上回申小哥说蔡老三手指动了,李恬就一直盼着有这么一天呢。从时间来说,这才过去半个月,好像挺快的。可是从她的心理时间来说,漫长得简直像过了一年!

闻言欢喜地道,“总算能过个好年了!回去和你娘说,就说我知道了,明儿我叫长亮赶着车,去他家看看。”

燕子应了一声,硬着把李恬塞到她手里的帕子推开,飞快跑了。

立在箱子边上看娃子们挑捡东西的何明家的和大牛媳妇几个,这个时候就相互看看,一齐朝李恬走过去。

何明家的还笑道,“自打你三姑那事儿一出,你这里就神神叨叨的,你不主动说,我们也不好深问,现在总该能说了吧,你们家这些日子到底出了啥事儿?”

因为蔡老三的情形一直不明朗,李恬这一回还真没和外人说过蔡家的事儿。她是怕这事儿一旦传开,好似是给蔡家施加舆论压力了似的,蔡家人一恼,她甭管做什么都是白做了。

眼下嘛……蔡老三即然醒了,就算不能恢复如初,有她的点心方子在前,李月莲大概也没性命之忧了。

李恬略想了想,就把几个妇人叫到堂屋门前的向阳地坐下,小声把事情的原委简简说了一遍儿。

老李家接二连三的蹊跷事儿,何明家的几个是把能想的都想了,再有村子里也有不少眼明心亮的人,李月蓉一没,那个李高阳也不见了,这还能猜不出来么?

一准是老李家为了遮丑,这才起了叫姐姐代嫁的心思。但是他们又想不透蔡家干啥这么热呼……闹了半天,原来是这么回子事!

几个妇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大牛媳妇才气道,“哎哟,这个败家舍业的玩艺儿,咋这么能作死呢!害了她自己个还不够,还连累了一大家子……真真是,谁家要出这种东西,一辈子甭想消停!”

何明家的也苦笑道,“可不是。她单是奔了,就带累得一大家子没脸了,偏还做出这种事……”顿了下又好奇地问李恬,“你三姑不情愿,退亲就是了,干啥去找人家的麻烦?”

李恬把手一摊,“到现在都没见着她的人,谁知道她心里是咋想的?”顿了下又说,“大概是之前闹退亲,我嬷嬷死活不同意吧。”

何明家的想想,觉得也有可能,不由得皱眉道,“你嬷嬷近这一半年,也不知道是咋了,总觉得比早先糊涂了似的。”

这个王氏早给过李恬答案了,说是李陈氏气恨她,想给闺女攀个好人家压过她一头,好自己个扬眉吐气。李恬当然是不肯背这个锅的,不过除此之外,好似也找不到旁的理由。

就道,“左性了吧。”

话才刚到这里,宋大海李长亮宋大河这三个卖鸡卖蛋三人姐,赶着车回来了。

何明家的就扬声笑道,“大河啊,今儿卖蛋顺不顺?”

“独一份的好生意咋能不顺呢?”宋大河笑呵呵地随口应着朝他二哥带来的箱子跟前凑儿,话到这里,转身一指驴子车上的鸡笼,埋怨,“要不是帮我大哥卖那破鸡破鸭,我们早就回来了!”

何明家的就笑了,“那你辛苦了,待会儿婶子家去端碗好吃的来犒劳犒劳你!”

宋大河嘿嘿笑着摆手,“吃过了吃过了,大肉包子呢。”说着从箱子里抄起一把弹弓,空对着李长亮,嘴里“啪”了一声。

李长亮不甘示弱,弯腰也抄起一个弹弓,从地上捡起一个土坷垃,直身瞄装拉紧放手,动手一气呵成,就听宋大河“嗷”的一声惨叫,前额被打了个正着,宋大江在一边兴灾乐祸,“该!”

宋大河捂住额头气哼哼瞪了他二哥一眼,也弯腰从地上捡起一个土坷垃,去打李长亮。

李长亮撒腿就跑,宋大河在后头紧追不放。

长安梦生铁柱铁山小树几个也被勾起了兴致,一人抄了一个弹弓,撒腿往场子里跑去,不过片刻,冬日里空****的打麦场里,就是喊杀笑骂声一片。

何明家的看着其中玩得格外兴起的李长亮和宋大河,不由得失笑,“娃子到底是娃子,做正事的时候,你看着他像是长大了,一转眼就又闹腾起来了。”

李恬就笑,“再是娃子,也得让他们历练历练了,等翻过年,婶子可不能再心疼拦着不让去了。”她并没有忘先前让银山和宋大河李长亮搭班的事儿。

这回没让银山去,倒也不是因为不想用他,而是何明家的觉得,眼下这些活计,二儿子也没有多下多少功夫,现在加进入,好似有点专程沾便宜的感觉。

而且又的那么些鸡鸭,单是三个娃子,也怕他们看不好称,和那些爱缠价的妇人们打不好交道,这才让宋大海带着去了。

但是翻过年之后,家里不卖鸡鸭,只有皮蛋这一样,单个的话,价贱利薄,就算有人缠价儿,也缠不到哪去。也该让银山加入进来了。

何明家的笑应了声好,见天色不早了,就说要赶着回家给宋大江准备接风宴,就和大牛媳妇两个急匆匆地走了。

她们一走,月牙也要回自己家去,宋大江看看还剩下半箱子的小玩艺儿,大手一挥,“李家妹子,这东西先放你这儿吧,反正都是给街坊们买的,在你这里比我们家便宜。”

“成。”李恬才刚粗粗看了。宋大江虽然买了不少礼物,价钱却不算贵,胜在是个新奇。和李静合力把箱子抬到堂屋里,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俩人就进厨房准备做饭。

宋家那边,兄妹三个进了院子,宋大海简简问了问宋大江这一趟的情形,就脚一拐,钻到东屋专放杂物的北间,不一会儿,一手拎着三角钢叉,另一个手拎一个竹制的大弩,肩上还扛着一圈子麻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