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好消息(2/2)
不过……
李老二盘腿坐在炕上,略略算盘了一会儿,“估摸着二三百两是有的。”
甭管外头传得再恶,孙氏都拒绝相信李恬一下子赚了那么多钱,闻言就撇嘴道,“还二三百两呢,你当赚银子就那么容易,嘴风吹吹,那银子就来了?”
李老二一下子就又想到宋大江。
湖州柳州武林等几个地名,他也听人说过,江南最繁华的所在,说是遍地都是银子都不过。从前听书听话本,那里头的商贾一出手都是成千上万的银子。
从前下河村没人有能耐走这么远,大家都没盼想,只当个闲话听听。眼下有了这么一个宋大江,而且只要有一个人松松口,自家就能搭上顺风车,也往那遍地是金银的繁华地界捡银子去!
到了那个时候,这银子还真就是跟嘴风吹吹来的那么容易!
可惜……李老二又恨恨地咒起余保山来。
孙氏就奇怪地问他,待听李老二简简把事情一说,也恨得咬牙,“我就说你那些姐姐妹妹没一个好东西,要不是你大姐钻叽,咱们能眼睁睁地看着放在眼跟前的好处沾不上?”
说完这话,就又急急地催李老二去找老李头说道。
李老二这回倒也乖觉,他心知,家里头自打叫李月娥和余保山撺掇这一闹,往后事关李恬那边的事,不管大小,他都不会替老宅的人多说一个字。
更何况眼下老宅还欠着李恬那头一份大大的人情——那就是交给蔡家的点心月饼方子。
整个李家老宅,甭管大家承不承这个情,最起码老李头是一定承的!就连李老二,就算昧着良心也说不出“不承情”这三个字。
“算了!”李老二干脆破罐子破摔,把身子往炕头一靠,“就熬吧,总有熬到咱好时运的那一天。”
孙氏不甘心地撇了下嘴,正要说话,就听见当院里,传来李老三惊喜异常的嗓门,“爹娘,三哥儿醒了!”
李老二一听这话,哎哟一声,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只要蔡老三不死,蔡家还是他们老李家的姻亲!
一骨碌坐起身子,伸长脖子朝外头,见李老三肩上扛着走时的铺盖卷站在当院里。忙一个转身下了炕,飞快挑帘出来,“老三,你说啥?”
这时王氏、李陈氏老李头还有老四两口子,都从屋里出来了。
李老三赶忙又把话重复了一遍,并道,“说是早上吃药那会儿就睁开眼了,原先手脚还不大灵活,不大能动弹。等到吃早饭的时候,那手就能端碗了,我去的时候,他才刚吃过早饭,正坐在炕上和人说话,我瞧着他俩眼机灵灵,说话看着也和常人没啥两样!”
李老三一边说话老李头的神色一边缓,直到听他说完,身子不由得晃了几晃,李老三吓得一个箭步蹿过去,看着不过三个月没见,却像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人也瘦了十来斤的老爹,李老三心里酸酸的。
小心把老李头的身子扶正,又半弯着腰扶着他到小板凳坐了,这才蹲在老李头身边缓声宽慰道,“爹,我回来的时候,月莲还让我给你们带话,说有恬姐儿那丫头替她的铺路,她在蔡家一丝苦没吃,一丝委屈没受,叫你们别惦记她。”说过这话又道,“这话我看着不是故意安你们的心的,月莲精神气看着是还不错!”
话音落地半晌,老李头这才缓缓一叹,“成,知道她不错,我就安心了。”说着借着老三的手劲儿站起来,“老三呐,你这一趟也累了,歇着去吧。”
李老三哎地应了一声,却没立时回屋,手伸到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递到李陈氏面前道,“娘,这是我这几个月的工钱,多亏清贵照应,活计不算重,得钱却不算少,除去我花用的,一共一吊六百文钱。”
李陈氏看着三儿子主动递过来的钱袋子,一直木噔噔的脸色,略微缓和了下,伸手接过钱袋子,转身进了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