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五十二章宋家两兄弟的谈话

第二百五十二章宋家两兄弟的谈话(2/2)

目录

宋大海被他这样子弄得又是歉疚,又是可乐。闻言笑了一下道,“家里这忙叨叨的,哪顾得上?”

见梦生撇嘴着,鄙夷着小眼神斜着他。

宋大海又一声笑,“成了,你甭这个样子了,总也快了!”说着,复又低下头紧锯子两端的铁丝。

梦生一脸不信,“就凭你那点本事……哼!”说着,他气呼呼地站起身子,大步往外走。

走到一半儿,猛地回头,朝着宋大海大声道,“大哥,我可当你说真的,到时候,你要娶不来,我……我……我和你没完!”

说罢,这才气哼哼地大步走了。

宋大河闻声从草屋钻出来,看看气呼呼大步出了院子的梦生,又看看稳稳坐着的宋大海,一脸莫名,“大哥,老四突然发什么疯?”

宋大海把紧好的锯子靠墙放好,扑扑身上的泥土,朝俩人摆手,“你们甭理他。赶紧的去吃饭吧,甭等着人叫。”

说着话,自己个也抬脚准备往何明家。

其实不止是梦生受不住眼下的日子,宋大海也受不住。

看来,娶媳妇这件事,是得抓紧了!

十一月十二,这场足憋了半个月之久的大雪,终于飘飘扬扬的下了起来。鹅毛般的大雪足下了一天一夜才停歇,整个下河村山头上田野里村舍间,放眼望去,俱都是一片雪白。

这场足有膝深的雪一下,南山上的活计,彻底要停上一阵子了。何明虽然懊恼却也没辄,只好转而操持大儿子成亲的事儿。

蔡家那边自李月莲回门之后,就开始操持点心和月饼生意。蔡老二的大儿媳妇李氏因在李恬这里吃得舒心顺畅,也感念她对李月莲的情谊,并为人处事的周全,从一开始垒烤窑,就不住的建议,把李恬和宋大海请过去,让他俩当面给指点指点。

蔡老二的媳妇文氏,原就对丈夫儿子收了李恬的方子的做法不满,这会儿,大儿媳又起意请李家人过来指点,当然更不高兴。可是蔡老二和他两个儿子,还有家里的俩侄子倒对这门新生意存着许多期望,先前放不开到李家来请人,李氏提的次数多了,倒也放下心底里小小的不痛快。

而李恬这边,本来自入了冬,就只有鸡鸭这一样可忙活。到了眼下,只不过又添了一样那就是做皮蛋。但这东西根本不费什么事,一天三四百只蛋,还不够她和李静一晌午做的。正好也闲着,也乐得多到蔡家走动走动。

蔡家人一来请,她就麻溜地应了。自此之后,就不隔天的和宋大海赶着车往蔡家跑。宋大海帮着他们掌眼垒烤窑,李恬就趁着这个机会,指点蔡家的女人们做点心。

从把这方子交出去的那一刻,李恬就没打算留后手。凡是自己知道的,一丝没瞒,倾囊相授。

最先对李恬明显改观的是蔡老大的媳妇周氏和她的俩儿媳妇。

毕竟蔡老三不是他们家的人,而且,蔡家人一直安居在乡村,并没人往外头行商,更没有一心图大,除了添置了些田地之外,也没有大手笔的添置什么家业。所以蔡家人一直自觉自家底子厚,并不在乎银钱。

这也是为什么蔡老三出事之后,蔡家人一文钱不和老李家讨,反而一心要老李家以命偿命的原由。

可是,自打蔡老三伤了之后,蔡家人往府城请了几回郎中才发现,自家的这点家底子,还真禁不住这些郎中们零刁的。

尤其是蔡老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漳州把那位在脑伤一道上格外精通的吴大夫请回家后,单是一日的诊金就要八两银子,蔡家人更觉吃力。

这些人中,犹以蔡老大一家更为心疼。毕竟蔡老大没了,家里的俩儿子一直跟着蔡老二后头做活,除了公中的进项,自家也没什么进项。这种情形下,蔡老三多花八两,蔡老大一家就少花四两。

时间短的时候,尚还不显。时间一长,周氏婆媳三个哪受得了?

可是这会儿再去李家闹,让他家出银子,也已经晚了——李家都送了一个闺女过来“受死”了,他们肯出银子才怪!

就算大闹起来,蔡家也不占理。

幸好有李恬递过来的方子做为补尝,周氏婆媳三个自然对她神色和缓殷勤。

李氏和邹氏则早在李恬家,和她打过交道,也算相熟了,这会儿自然不会冷脸。虽然蔡老二的婆娘文氏仍旧敌意满满,可在家里大多数女人都释放出了一定的善意的情况下,李恬还是能在指点大家做点心之余,和李月莲独处一会子,凑在一起说说话,宽慰宽慰她。

而那位被蔡家花了大价钱请来的吴郎中,也很是尽心。尽管蔡老三明面儿上仍旧没什么起色,但他每日仍旧按部就班的三次施针,并配以每天三次的按拿,这不急不躁,半丝没有放弃医治打算的模样,不止让蔡家人安心,也让李恬格外的安心。

不知道是这吴郎中过于沉稳的神态给了她错觉还是怎么着,反正,她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蔡老三一定能醒,而且也一定能恢复如初!

十月二十这天,蔡老二家的烤窑垒好干透,正式投入使用。李恬和宋大海的阶段性任务圆满结束。雪后久违的阳光遍洒大地。宋大海得得地赶着驴子车,行驰在积雪已将完全融化的空寂官道上,她坐在车上,看着道路两边萧瑟的白杨和空旷的麦田间融化了大半的白雪,忍不住冲着蔚蓝的天空,长舒一口气,李月蓉闹出来的这一桩破事儿,最困难的时候,总算是过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