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试探和利诱(1/2)
李恬心头沉甸甸的从申家出来,抬头朝天上瞄了一上,见天色还早,还不到半下午,站在原地略想了会儿,决定,还是先往蔡家走一趟,一来是探探蔡家人的态度,看看是不是真的和申家婆媳说的那么严重;二来,她也想亲眼看看蔡家老三的伤势。
这些日子以来,宋大海也算略略知道她的性子。执拗倒不执拗,相反,有时候些,她还格外懂得妥协和变通。就是在没达到那个该妥协变通的地步之前,也不会轻易放弃。
也没再说什么。赶车到镇上的点心铺子,置了几样点心,就直奔蔡家庄。
俩人到时,蔡老二正带着俩儿子,送一个郎中模样的中年男子出门儿,看见他们,蔡老二的眼不易觉察地沉了沉,随即扬起笑脸,还热情地往前迎了两步,“丫头,你这会儿咋到我们村来了,往哪家走亲?”
来的路上,李恬心里一路翻滚着。一会儿想申家媳妇说的应该是真的,一会儿又想,这是婆媳俩气愤之余故意夸大。毕竟眼下律法虽然不健全,也不是没有。蔡家就算做惯了杀生这行当,也不至于彪悍到谋害人命。
可这会儿蔡掌柜话一出口,她的心不免微微一沉。
这样掩盖对李家来说可不是好事,越遮掩越说明他们的决心!
毕竟,大张旗鼓的要人命,便是老李家理亏,不敢上告讨公道,还有街坊四邻的嘴呢。
若是和蔡家眼下这样,瞒着蔡老三的伤势,再打着满意老李头两口子的为人结了亲,最起码在明面上,能堵住街坊四邻的嘴了。至于李月莲将来的生死……农家百姓人家出个什么意外,也是常事。
到了那会儿,便是有三五个人暗里嘀咕,只要抓不住蔡家人明面上的把柄,谁会为着不相干的人多嘴多舌的?
心里一边想着,脸上一边端出笑来下了车,“倒不是往哪家去走亲,就是今儿我到镇尾的武婆子家去给我大姐抓药,听人说起来,掌柜的家里好似谁病了,就赶着过来瞧瞧。”
武婆子家和那个川子家就离不远,李恬这是在试探。
若是蔡家人不是她的想那样,或者说,在这件事但凡有回旋的可能。这会儿蔡掌柜应该明白她指的什么,也应该正面接句话。怒也好骂也好,都比眼下这若无其事的遮掩要好得多!
可是盼什么偏不来什么!
蔡掌柜一听这话,惊诧地瞪大了眼,气得脸上的肥肉都是颤的,“我们家人都好好的,是谁,是哪个王八羔子好生生的咒我家?”
李恬心里苦笑着,看了眼那还未上车的郎中。
蔡掌柜恍然大悟,立时笑了起来,“你也知道,我家那老爷子身子骨不大好,老毛病了,没大碍。”说着,还往前走了两步,朝宋大海拱了拱手,和李恬笑,“难为你这孩子有心,还记得来瞧他。就是这也不是什么大病,再者说了,你是个晚辈呢,自己个日子也艰难,心意到了就好,可不用再白花钱置什么礼。”
说着抬头朝天上瞄了眼,又和李恬笑,“这天也不早了,我也不多留你了。多留你,就是让你多破费,你们还是早些家去吧。”
那郎中就心下叹息着,看了李恬和宋大海一眼,上了马车。
李恬等他走远了些,这才笑着和蔡家柜道,“掌柜的,您看,我们来都来了,总得叫我们瞧上老爷子一眼,回去也好叫我爷爷嬷嬷安心。”
蔡掌柜眼眸微微一凛,飞快在她身上打了个转,又打着哈哈笑起来,“瞧我,光想着让你们省个钱呢,倒忘了你爷爷嬷嬷这茬子事。成,你们来吧!”
说着朝一马当先,引着俩人往家里走。
这会儿,蔡家院门口已站了好几个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
除了几个年纪小点,不怎么会掩饰心思的娃子,看李恬和宋大海的眼睛有些躲闪奇怪之外,余下的人,要么是一脸木然的平静,要么脸上还挂着浅淡又客套的笑意。
看见蔡老二领着人过来,当中一个和何明家的差不多大的妇人还做出一副热情至极的样子,殷勤地往院子里让人。
李恬却看得心里一阵阵的发冷。
她不由得想到前世小时候的一件事。
他们村上有一户人家,因为家穷,家里的俩儿子都娶不上媳妇,那户人家的男人没得法子,托人从外头买来一个小媳妇。这小媳妇家是哪儿的,因为这户人家看得紧,大家也无从得知。
只知道,自她被买回来,就一直被关在家里,不让出来。直到两三年后,她生了一儿一女,这户人家大概觉得她应该能安下心来过日子了,这才略微放松了对她的控制。
哪想到,这个小媳妇一直存着偷跑的心,过后没两个月,就趁夜偷跑了,但是没跑远,就被这家人警觉地追了回来。
自此过后,大家再没见过那个小媳妇。初时大家还以为,她又是被这人家看管起来了呢,也没多在意。
直到三四个月后,有一天李恬放学回来,突然见村子里来了好几辆警车,这才知道,原来那个小媳妇被追回家之后,拼了命闹腾,这家人大概是被闹烦了,也是见死活留不住人,一齐上手把人勒死了。算起来,人已经死了三个多月了。
李恬那会儿,就是这种感觉,浑身发冷发毛。
因为就在那个小媳妇死了几个月里,这一家人,还是和往常一样,吃饭下地和街坊们说笑,不管是神态还是言语间,根本没露一丝破绽!
那种平静得让人心底发寒的模样,和眼下的蔡家人如出一辄!
现在她总算知道,为什么何明家的一提起他家,就是一副唯恐避之不及的神色了。
她强撑着笑着,跟着蔡掌柜进了院子,又极力做出一副没事人的模样和蔡掌柜的婆娘文氏寒暄一阵子,又在蔡掌柜的陪同下,看望了已卧病在床的蔡家老爷子。
心里踟蹰了半晌,到底还是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
先强撑着笑脸,和蔡掌柜扯了些客套话,这才话头一转笑道,“掌柜的,我今儿来,其实还有一件事。”
自打她一来,蔡掌柜就知道她是为了什么。还以为她要提这件事,正虚笑着的脸,微不可见地一沉,眼中带出些警惕来,“什么事?”
李恬忙笑道,“是这么着。才刚呢,我到李记点心铺子里置买点心,正好李掌柜也在,他见了我,又提了提先前想买我们家那月饼方子的事儿,我呢,一时决断不下,不知道该不该卖。就想着,您做了多少年生意了,经验阅历什么的,都比我们这些毛头丫头小子强多了,就想和您讨个主意。”
李恬话音一落,蔡老二的大儿子脸上一喜,身子忍不住前倾了下。她眼角斜见,心下微微舒了口气。心说,还惦记着就好,只要蔡家还惦记着,就说明这件事应该还有转机。
李恬说的这事儿,是将近中秋的时候,高大壮回来和她说的。说是李记的掌柜的和他提了买方子的事儿,同时也点了李恬一下,蔡掌柜的大儿媳妇就是李掌柜的闺女。
而且蔡掌柜的大儿子,一直看不上他老子从事的这行当,总想改做些别的。只是因为一时没什么好门路,这才没立时着手去做。
当时高大壮是猜,李记买这方子,有可能是自家买,也有可能是替蔡家买。
但是那会儿蔡家已和李家做了亲,而在李记之前,镇上另有一个铺子也透了话,想买这方子,让李恬给推了。在这种情形下,蔡家开口,若是李恬再推,蔡家脸面上难免不好看,这才托李掌柜出面。
可那会儿李恬根本没有卖方子的想法,她还想借着这个方子,多赚几年的钱,好迅速改善一下家里的境况,积累些原始资本。反正不是蔡家开口,她也就装作不知道这层关系,让高大壮委婉地推了。
但是眼下,老李家论狠,狠不过人家。李恬也没打算因为李月莲就把自己给折进去。而且也没立场和人家论狠,毕竟李家理亏在先。
即然自家没理,也狠不过人家,那也只利诱了。
蔡掌柜人精似的,怎么会堪不透她的想法?
一瞬间的讶异过后,笑容里透着冷意,缓缓地道,“大侄女……”说着,他猛地一拍头,“嗨,这差了辈了,得,不管了,就这么称呼吧!”
蔡掌柜说着,坐正身子,掩去眼中异样的神色,笑微微地看着李恬,“我听老李说,大侄女先前不舍得卖,这会儿咋突然又转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