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中秋(二)(1/2)
李恬操持这月饼生意,不止自家赚了不少钱,那些做工的妇人们也跟着赚了不少工钱。多则像槐子家的这种从头到尾一个工没落下的,二十天的时间,足赚了六百来文。少则像元宝娘这种家里活计多,且孩子小的,也上了有十来个工,赚到手三百多文。
下河村的乡庄妇人家,除了做个针线并没有什么来钱的门路。这回一下子能赚这么些钱,妇人们都高兴得跟什么似的。第二天早饭后,做工的妇人们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不拉地拎着篮子去了李家。
有的带的是自家菜地里产的鲜菜,有的是一篮子嫩苞谷,有的则是新打下来的高梁小米什么的。东西不贵重,重要的是那份心意。
等妇人们说说笑笑走了后,李恬叫上三丫头李静和二小子李长亮拎着她特意留下的月饼,往何明大牛并二嬷嬷三三嬷嬷家去。
给何明大牛李守成几家的是谢礼。这次他们虽然没有正式来做工,那是因为李恬这头做工的人手足够,但是人家也没闲着,得了空子就来帮忙。李恬原说给工钱,大家都说不要。她就干脆把这三家中秋和走亲的月饼给包圆了。
给二嬷嬷三嬷嬷家的则是节礼。就时下的社会环境来看,头顶没个长辈支撑着,总少不了多些麻烦。眼下和老宅的关系是死活搞不好了,那就和二嬷嬷三嬷嬷家多亲近多亲近。往后遇着什么她不好说话的事儿,也有个人能帮她说句话。
从二嬷嬷三嬷嬷家出来,李恬站在老宅屋后的巷子口想了想,还是回到家,拎上八匣子月饼往村里正家去了。
这个不是谢礼,也称不上节礼,应该算是个小小的贿赂吧。
自打老里正喜丧之后,李恬对村里正就有了点点防备,这些日子一直想着怎么样才能把自家枣子园的归属问题给解决了。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把枣子园改立在何明名下,反正以何明的为人,就算立在他名下,他也不会占自家一丝的便宜。
但是乍然的说要改到何明名下,李恬也怕村里正认为自己心有不满刻意针对他,进而从中使绊子。反正往前她还想弄座荒山头种果子园,这个也得让何明帮着出面买下,不如到了那个时候,一块和村里正说道。
但是在这件事办成之前,该表现得若无其事还得表现得若无其事,只有这样,到了着手办这件事的时候,才能让他放下小小的不痛快。
这算是为了大谋而做出的小忍让吧。
村里正这会儿正立在自家家门前,和村人闲话,远远看见她拎着两串礼匣子往这边儿,先是有些不自在地偏了偏头,这才若无其事地笑着打招呼,“丫头,你这是往哪家去呀?”
“还能往哪家,是来谢里正叔您的!”甭管心里是咋想的,李恬面儿上表现得诚挚极了。
村里正就有些舒心地笑了,嘴上却谦虚,“我有啥好谢的,你们自家能赚来银子,那是你们自家的本事。”
边儿上一个村人早按奈不住,忙忙地插话问,“恬姐儿,听人说,你们家这些天可是赚海了!”
早在生意开始的时候,李恬就知道,自家赚钱这事儿指定瞒不住,也心知早晚会有这么一遭,倒也不意外。
只是,她虽然没打算硬瞒,却也没打算往外透实情。早和二牛三牛甚至高大壮等相关的人都说到了,关于卖货赚钱的事儿,一句别往外透。
虽然这么着也碍不着村民们猜测,可是他们猜测是一回事儿,明确知道她这里赚多少又是另一回事。
这会儿听他问,就稳稳地笑道,“哪有啊,就是赚个辛苦钱而已。”
那村人一脸的不信,“你这丫头还和我打马虎眼儿呢,我都听说了,你做的这个月饼,一匣子至少卖一百多文呢,你那里天天车进车出的,一车怕不得有四五百匣子,就算一匣子赚五十文,这一车就能赚个二十多两银子!你们家天天往外要拉上好几车,你说没赚海,谁信呐!”
李恬仍旧稳稳地笑道,“真没有赚那么多。”顿了下又解释道,“虽说月饼卖得贵,可那是人家店心铺子里卖的,人家还得加价儿啊,落在我们自家手里的也没那么多。再者这东西虽然贵,可是成本也高。像买匣子,招人手,还得给人工钱,又要糖又要油的,统总算下来,其实也没多少赚头。”
那村人还是不甘心,“那也总该有个数吧。”
李恬心说,有数是有数,可我和你说得着么?但她在乡庄里生活多少年,也深知乡庄人的性子做派。
谁家有个什么事儿,甭管自己占不占得着便宜,总想刨个根问个底儿。多数还和这村人一样,没多少冒犯人的自觉,反而有一种仗着人家拉不脸面和他们恼的自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