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一十九章中秋(一)

第二百一十九章中秋(一)(2/2)

目录

老李头背着手站在堂屋门前,面色沉沉,“老三,去和恬姐儿那头说一声,就说是我的话,他们几个娃子心里有我和你娘,这就够了,往后节礼就不用送了!”

李老三苦笑着没动。不是他不想动,而是他这一动,好似站在他爹那边儿,专办他娘的难堪似的。

老李头把眼一瞪,“还不快去!”

李老三看了看阴沉着脸的李陈氏,再看看黑着脸的老李头,重重叹了一声,终还是抬脚出去了。

其实李恬已隐隐听到老李头的话了,这也正合她的心意。

给老宅送这份儿礼,她只是半情愿。而且这半份情愿都是冲着老李头和规矩孝道去的!要是没老爷子在,她才懒得上赶着即出钱又自讨没趣儿。

眼下老爷子发了话,孝道上她占着理了,至于孝敬老爷子嘛,也只能且走且看了。

听李老三说完,只笑说了一声,“我知道了,三叔。”就带着李长亮回了家。

回到家把这事儿和李好一说,李好是即好笑又无语,看着李恬一派轻松,好似打了个天大的胜仗的模样,失笑,“你这一招憋了不短时候吧?”

李恬得意,“那是,我早等着一招制敌呢!”

李好又因她的话而笑了下,待要想说句什么,又觉得没什么可说的。

本来李陈氏就不是亲嬷嬷,这算隔着一层。祖孙之间,又隔着一层。

不能说她对老李头没半丝感情,但总归,不如父母子女那么亲近。

何况李陈氏那个样子,看样子是谁谁都压不服的,不远着她,吃亏受气的,肯定是她们这些小辈儿!

若家里只她一个,也就算了。她受些气就受些气,也懒得和李陈氏计较。可家里还有好几个弟妹呢,且个个也不像是能受气的主儿,与其硬着往上凑,两边越闹越僵,还不如各自清清净净地过日子呢。

就笑,“那成,那咱就听爷爷的。”

说着话,朝西边天空看了下,已是大半下午了,远处已有人家起了灶,隐隐的油香味儿飘了过来,就抬脚进了厨房,把早上托高大壮从镇上买回来的过节的吃食拎出来,招呼大家过来择菜。

上回卖点心,大牛媳妇说她赚海了,那是夸张。可这一回的月饼生意,还真是赚海了!

宋大江那边头一回是拿来三十六两的银子,过后差不多每天都是这个数,直到三天前,该回乡过节的行商们多半都回去了,主要客户只剩下镇上的居民,销量才有所下降,但也有三十两左右。

也就是说,从八月初四见着银子,直到今儿,单宋大江这边就卖了近四百两的银子。

而昨儿夜里二牛和宋大海又拉过去一批货物,这两车,李恬忖着,少说也得卖五十两银子。

这就是四百五十两。

而高大壮帮着找的点心门路,虽说都是零星的小数,统了总来算,也不算少,差不多能顶宋大江这边销量的三成。

早先李恬已粗略地核算过成本,把人工、原料都算在内,差不多只占两成半,可是后来又增加了不少人手,买了青砖,添置了不少小物件儿,统算下来,成本应该占三成。

粗略算下来,应该是四百四十两的利钱。宋大江那边钱按四成分,应该是一百八十两,但是宋家老大给捣鼓出了烤窑,再加上这些天做工。李恬就决定,取个整数,给宋家二百两。她这边落二百四十两。

再加上之前的三十多吊的赢余,买山头种果树,甚至盖屋子,应该是足足有余了!

就这她还有后头陆陆续续可赚钱的门路没操持上呢。

有这么些钱和后头的门路打底儿,李恬脑海中一直绷着的那根赚钱的弦总算是松缓下来。

帮着李好择了菜,杀了鸡,看着三丫头起了火,姐妹俩进厨房忙活上了,这才抬脚进了堂屋。

西斜的秋阳,隔着竹帘挥洒进来,把这间老旧的堂屋照亮了半边,却衬得后墙那里格外的黯淡。

李恬站在屋门口,静静地看着条几上摆放着的黑漆漆的牌位,好一会儿,才缓步过去,从边上拈了线香,默默点着,给三个牌位前挨个供了香,这才抬起头,直视着这三个牌位。

这是她自穿越过来,第一次正视这一家三口的牌位。之前或许是因为心虚,又或许是因为别的,总归,总有点想躲避的意思。

眼下,她这个替代而来,占了他们闺女妹子身子的人,总算有点底气坦然地站在他们面前,告慰他们一声,她没白占他们闺女的身子,而她自己也能略略地松口气了。

这些日子虽然她嘴上不说,平日里也刻意不往深处想,可是肩上明明挑着这么重的担子,又怎么可能不去想?

最开始醒来的时候,面对那一团乱麻的处境,和一窝子娃子,她差点吓尿了好不?

还好还好,总算挺过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