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柳家人闹事(一)(2/2)
李恬有些唏嘘,“前些日子不还好好的么,咋突然就没了?”
何明家的叹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他都七十二了,年岁也快到了。”
顿了下又看了看李好,笑道,“对了,才刚我听见他们那支事的傧相在那里说,老里正这丧事要大办,丧宴原定了张家村的那一家怕是做不过来,说是让高家和张家一起挑呢。”
“是么?”李恬也偏头看向李好,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
就在两天前,她还和李好嘀咕,原来做丧喜宴的生意这么冷清啊,从六月下旬到现在都快二十天了,才接了一单生意,要是一年到头,生意都这么冷清,高家怕还顾不住嘴呢,指着啥赚钱?
谁想,转眼就遇上了老里正的事儿。这不等于她盼着人家那啥……可她真没有!
正这时,东山脚下的小道上转来一个汉子,正是老里正家的本家侄子,特意过来和她们说让高家帮做丧宴的事儿,让她们去个人往高家说一声。
即然事情都这样了,再感慨叹息也没用,那就办正事儿吧!
李恬立时打发李长亮和宋大河去了王家村,把这事和高婆婆高大壮说了。余下的事儿,自有高家那边操持。
老里正家虽然家常的日子看起来和平头百姓差不多,但是一遇到事上,还是立时显现出与平头百姓的不同来。
像下河村这样的乡庄人家,一旦遇着夏日的丧事都是要简办快办,多是和齐家老爷那样连头带尾三天就要入土。百姓人家可没有多少闲钱去买冰镇尸。
老里正家却是要停棂七天,除了做丧常用的香烛纸马炮仗之类的,还请了一个唢呐班子,从头一天就开始呜呜哇哇的吹打。
丧棚一起,丧乐一吹,也是自头天开始,就有陆陆续续赶来吊孝的人,除了老里正家的老亲故旧,还有镇上的里甲总甲地保之类的。
有客人来就得有茶饭招待。张家村那个做丧宴的,似乎比高家的年头还要久些,他家一直是男丁传男丁,在外人看来,好似这户人更根正苗红一些,工价儿一向比高家的要高一些。
正日子的丧宴,两家是一家顶一半儿,当然点心这一样,都是李好这边拿下的。
可是没到正日子之前的五六天的客来客往,茶饭招待的任务就落在工价相对便宜的高家人身上。李好身上的任务更是重中之重,没法子,还有比拿现出炉的点心招待那些稀稀拉拉而来的客人更便宜的么?
这么一来,李恬也得跟着忙活起来。因为高家那边高婆婆本来就没打算学李好这个手艺,先前在齐家做宴的时候,齐家只用了甜甜圈和夹心面包这两种点心。李好只用把家里后来熬制的果子酱带过去,到了那边现发面就成了。
而眼下老里正那里,却是李恬之前卖的那几样点心都要。
澄面得在自家炒制,拧蒿子青汁什么的准备工作,也得在自家做,等到这边做成了半成品,再送到老里正家接着加工。
跟着脚不点地连忙了几天的李恬觉得,之前的合作方式,高婆婆想得太简单了,而她则是一丝没往深处想,要是再遇着这样的事儿,又不在本村,李好这点心可怎么做?
所以很有必要等到老里正的丧事过后,大家再坐下来细谈一下。
要不要等到豆辨酱做成,凑合版川菜面世之后再谈呢?到时候自家也好多个筹码嘛!
不得不说,人都是贪心的。最初只想让李好学艺的李恬,已经忍不住开始得寸进尺,想要更多的利益了……
李恬一边拎着才刚炒干水气的澄面往老里正家去送,一边摇头晃脑地感叹自己的堕落,沿东山下的小道往街中去。
才刚转到街中大道上,就远远看见自西向东奔来一群人,呜呜攘攘的,隐隐似还带着哭声。
李恬初以为又是来给老里奔丧的,哪知道,这伙人到了老里正家门,那些就在院门口守着等着帮衬的街坊,一涌过去,不一会两方人马就推搡起来。
李恬心中一凛,这模样可不是像是奔丧,而是闹事的!
赶忙加快脚步往前跑,才刚跑了没几步,就见李长亮和宋大河各拎着一个棍子,领着一群小子们,嗷嗷叫着追打着,几个眼生的妇人汉子直往这边奔来。一群娃子身后,还跟着四五个气势汹汹的壮年汉子,其中就有何明和宋大海。
李恬懵了一懵,赶忙跳到道边,朝着两人大声喊,“你们俩这是干什么,这到底是咋回事?”
李长亮正追人追得兴起,也只顾得答一句,“他们来搅合大姐的差事!”就举着棍子嗷嗷叫着从李恬跟前奔了过去。
李恬愈发莫名了,那两个妇人汉子,她都不认得呀,咋和李好牵扯上了?
正好何明气呼呼地奔了过来,李恬忙迎上去问,“何叔才刚到底是咋回事啊?”
何明先喘着气朝宋大海摆了下手,“你赶紧的跟过去,别叫亮小子几个吃亏!”
宋大海应声追着李长亮几个去了。
何明这才抹了下额上跑出来的汗,气喘吁吁地和李恬道,“才刚那几个啊,是柳家村的。”
见李恬莫名,何明就又道,“就是你大姐那师傅的闺女的婆家!”
李恬瞬间明白了,这些人是小高氏的婆家人!
眉头不由得紧紧皱起,“咋,他们今儿是特意过来闹事儿的?”
“可不!”何明说着,急急地催李恬,“快走,快走,咱可不能让他们把你大姐好不容易得来的活计给搅黄了!”
李恬忙快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