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一百九十七章李好求艺(一)

第一百九十七章李好求艺(一)(1/2)

目录

打发那两个小子走后,李恬又和李好细细商量了下,觉得这事儿堪可做得。

李好虽说眼下稍好了些,可她本就不是凌厉的性子。要是让她成年累月的一个人到外头做工,李恬难免不放心。若真能拜到王氏说的那个高氏婶子手下当个学徒兼做工,这个问题倒迎刃而解了。

红白喜事也不是天天有,有时候十天半月也难遇上一宗。而且就算有,算上准备的时间,连头带尾的,也不过两三天。正日子只有一天。

李好能学个手艺,还能时常在家,李恬能时时了解她的动向,当然比前一种要好得多。

而且李好的厨活儿原本就出挑,眼下算是更精进一步罢了,她有底子,学起来也快。再有,做饭这生意,只要做得不算太差,养活自己还是没问题的。

方方面面都说透,李好也被她调起了兴致,姐妹俩就又托大牛媳妇寻个由头去老宅把王氏叫了出来,细细问了问,那个高氏的喜好,听王氏说这个高氏只所以意动,应该还是叫李恬那萨其马给勾的。

李恬就决定还拿上回做的点心当作拜师礼,当然王氏的娘家也给一样备了一包。又到小货栈买了两包精细白糖,一坛子好酒,何嬷嬷那里正好攒了一篮子鸡蛋要卖,李恬也给买了来。

还顺手扯了两块粗细棉布,给王氏的侄子添礼。

色色准备停当,到了王氏的侄子做六天的时候,在王氏的带领下,去了王家村。

王家村就在下河村西边,出了村子大道,过了官道,直往西就是。一路道路平坦,路程也近,何明赶着车,也就两三刻钟也就到了。

其实下河村这边,虽然也有洗三、做六天、满月等风俗,可是庄户百姓人家,少有办全呼的。多不过挑一两样显显这一回。

王家给新出生的小孩子做了洗三,就没打算再做六天,只到满月再做一回,就连百天儿也不过自家略略显显那个意思也就罢了。

今儿王家本没客,王氏的爹娘一见这一行来了,还很诧异。

待听说了几人的来意,早暗暗肉疼那一包萨其马的王氏的老娘,就一撇嘴儿,挑着声音和李恬道,“你三婶儿为着你们这事儿,可没少操心呢。”

李恬闻弦歌而知雅意,赶忙拎着给王家备的礼,往她手里送,笑道,“可不是么,这回要没我三婶儿,我们俩可作老大难了!”

王氏的娘一见有六包点心,还有两块细布,喜得见牙不见眼,忙忙地上手接过来。

王氏叫她娘臊得满脸通红,家门也不进了,催她娘回去,又催李恬道,“咱们快去吧,省得谁家又有事儿托请到他们家,咱们找不着人。”

李恬朝她安抚地笑了笑,和王氏的老娘笑着打了招呼,又重新上了车。

原她想着,王氏即说是娘家婶子,指定就是近邻街坊,哪想到,从王家所在街中,一直赶车到了村尾,才算到了。

李恬一边打量眼前这个黄泥土墙,和邻家几乎看不出丁点儿的区别的农家小院儿,一边朝王氏笑,“三婶儿,不管成不成,回去我都得多谢你。”

就算是一个村儿的,隔这么老远,大家认得不认得还两说呢,更别提相熟了。

王氏能为着这个还不知道李好看不看得上的手艺,提前先忙活了这么久,咋着不该谢?

王氏听她说得诚挚,心里也高兴,伸手拉了她一把,又嗔道,“这可不像你,事儿还没办呢,就先想着不成了!”

话音落,几人走到这户人家的院门口,往里一探头,正见有个老妇人挑帘从堂屋出来。个头不高不矮,身量不胖不瘦,头发花白,约五十往上的年纪,脸上略微带了些倦容愁态。

王氏一瞧见她,赶忙打头进了院子,赔笑道,“婶子我又来扰你了!”说着转身抬手一指李好,朝她笑道,“这个就是我上两回和你说的我那侄女。”

李好来时已被李恬鼓了几天的劲儿,这会儿倒也不往后缩,一丝没犹豫,赶紧笑着上前问好。

这高氏妇人神色倒也柔和,并不像是个多凌厉的性子。就是人倦倦的,眉间有些忧色,看着没什么精神。闻言有气无力地笑了下,指了指当院树荫下的几个凳子,“屋里头闷热,就坐那里说话儿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