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端午乐(二)(1/2)
李恬一听这话,眼睛就亮了。就是这五家加起来好些人呢,三只兔子,两只竹鼠,两条蛇可不够吃。眼睛一转,笑着和何明家的道,“婶子,反正这两天也没啥事儿,要不,咱们下午再去湖里捞鱼成不?”
上回捞鱼,李长亮正别扭着,放不开。宋大河则是在学堂,干脆没见着。一听这话,俩人高兴得跟什么似的,立时叫好。
跟在他们的娘身后过来,已经无比有经验的铁柱铁山俩小子更是撒腿就往家里跑,准备现在就家去拿漏底的箩筐捞鱼去。被大牛媳妇没好气儿地喝住,笑骂他们,“真真是见天啥心也不操,就长了个吃心玩心。”
何明家的先是笑说了一句,“娃子嘛,不就是吃吃喝喝玩玩的。”顿了下,又朝李恬笑,“你这个大功臣都发话了,哪还有不成的理儿?就按你说的,待会儿吃罢饭啊,下晌还去湖边玩闹半天。”
说着话,见李好从厨房里出来,扬声朝她笑道,“好姐儿啊,我先和你打声招呼,下晌我们可是又要来吃大户了。”
大牛媳妇家里一摊子的事儿,她家和李守成虽然清净,可院子没李恬这里大,要在一处吃饭,还得放在李家。
李好就笑,“瞧婶子说的,吃就吃呗,还非要添上‘大户’俩字,咋着?怕我心里不情愿,过后找着你们要米要面,先拿这话堵我的嘴啊?”
何明家的三个就笑了,“可不就是这么回事么?”
李好一笑,生怕锅里正炸着的菜盒子给炸老了,朝几人急急地摆了下手,“有我们家这个爱操持,一点子小事就闹得惊天动地的,我们不是大户也是大户了,吃就吃吧,我没意见。”就急急钻到厨房里,一边下笊篱捞菜盒子,一边朝外头扬声留饭。
何明家的几个在外头笑道,“这会子又没鱼又没肉,我们吃个啥劲儿啊?先留着肚子,等到下午再来可劲吃!”
然后说说笑笑的结伴走了。
还没走到何家门前,就见英子快步走出来朝她笑道,“娘,大哥回来了!”
何明家的“哟”了一声,快步进了家门儿。迎面就见自家堂屋西窗前的那棵槐树荫下头,站着三个人正在那里说笑。一个是何明,一个是宋大海,另外一个穿着一身洁净的蓝布短打衣裳,身量不高不低,头脸收得干干净净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正是她大儿子何金山。
突见儿子,何明家又是欢喜又是诧异,“咋好生生的,突然回来了?”一边说一边拿眼打量儿子,见除了黑些瘦了些,旁的和年初的离家的时候,也没啥两样。真要细究的话,那就是比那会子看着更稳重了些,好似又长大了些,心里头顿时安定不少。
何金山就笑,“啥叫突然回来了。府城外头的田地昨儿就有开镰的了。”
虽说林州府离这边不过七八十里,气温的差异并不明显,但体现在农时上,还是和这边稍有不同。麦子一向比这边成熟早。
何金山也没个什么拿得出手的手艺,说是往府城做工,不过是跟在李恬三爷爷家的老三李清贵后头做扛包的苦力罢了。干了这小半年也累了,正好结了工钱,眼瞧着也麦收了,就提前回来了。
儿子不提何明家的还不觉得,儿子一提累,顿时心疼起来,忙忙地道,“那要这样,下半年你还是别出去了,你还不知道吧,恬姐儿那头眼下起了好大一摊子……”从前没想到,为着给儿子娶媳妇,舍得他去吃那些苦头,如今李恬不离村就捣鼓了两个来钱的门路,何明家的就不怎么情愿再让儿子到外头吃苦了。
何金山一听这话就笑,“才刚正和我爹还有大海哥说这事儿呢。”说着赞道,“娘,这小半年你在家里可没少忙活呀。”
何明家的笑道,“哪是我忙活呀,是恬姐儿。你清河大伯家的恬姐儿,眼下可不得了!”
才刚没叙了几句闲话,生恐饿着大孙子的何嬷嬷就赶着叫开饭。
这些日子家家的日子过得都是顺顺溜溜,她心里高兴,也想借机高兴一场,大儿子突然地又回来了,自然更欢喜,这股子高兴劲儿就更得撒了。
何明家的把才刚和李恬说定的事儿和大家说了,催他们道,“你们赶紧的吃饭,吃罢饭啊,就赶紧的拿着家伙式下河捞鱼去。眼下水暖了,天长了,你们好生捞上一下午,下晌咱们乐乐呵呵地吃顿好的。”说着话,又说英子,“上回恬姐儿说的那个什么宽汤扯面,我只单听着就觉得怪好吃的。她那里怕是没白面了,你吃罢饭,先舀几瓢子白面过去,咱们今儿也试试这面到底好不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