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一百四十九章关于亲事的讨论

第一百四十九章关于亲事的讨论(1/2)

目录

有上回何明家的在镇上探出来的话,宋大海这回还真打算认真探一探郭家对这亲事的态度。虽说他现在并不急着成亲,对郭家这门亲事,因是小时候定下的,那会儿还啥也不懂呢,后来他又回了家乡,也没想到有一天会再回来,又有郭安当时那话,早把这门亲事给抛到脑后了,就像何明家的说的那样,若不是郭安主动找来,宋大海可想不起再续这个线头,是以倒也不期盼。

但不期盼归不期盼,这总是压在他肩上的一桩大事,咋着也得弄个清楚明白。可他认了真,奈何郭安不配合。

到了郭家,他才刚把话头扯到郭家姑娘身上,已换了一身旧衣的吴氏,就不停地在堂屋里进进出出的,殷勤备至地张罗着留饭摆饭,一会问今儿吃干饭行不,一会儿又催着郭安去打酒买肉,一会儿又问宋大海是爱酸口还是爱辣口。宋大海还要帮着那头拉枣树苗,再不可能留下吃饭,自然要推脱。

来来回回推好几个来回,郭安似是推不过他,就妥协了,“你那头今儿即然有正事儿,也不多留你了,走,咱们去后头看看,他们挖树挖得咋样了!”

就这么着宋大海一句正事没说,就被郭安扯着出来了。

不过实情虽然没探出来,但郭家有意推脱的态度他还是门清的。至于为啥推脱,宋大海倒也不急,反正宝丰县城离这边又不远,秦家大宅也好找,等这几天得了空子,他亲自往县城去一趟探一探,也就什么都清楚了。

听了何明家的话,也没多言,只是微微笑了下。

郭安更是一副不想多说的样子,笑着打打两句哈哈,“往后说话的机会多着呢,今儿你们这头不是有正事么?”就叫上宋大海就往魏家屋后去了。

事情差不多都探明了,何明家的倒不怕宋大海再吃郭家的骗,被人当了冤大头,就是郭安这副油奸鬼滑,一副明明暗里把人往死里坑,明面儿却跟个没事人一样,不但跟个没事人一样,还装出一副慈爱亲近的长辈模样,让何明家的气愤不已。

立在原地愤愤和李恬嘀咕了好一会儿,俩人这才去了后山。

虽说魏家那山坡上多数的枣子苗子都是一年生的,但挖起来,也没那么快。魏大头魏忠找了七八个帮手,挖到大半晌午,才挖了一多半儿。

反正两辆车也拉不走,何明见天色阴沉,也将午了,就和魏忠把挖好的苗子先清点了一下,李恬按数付了钱,一行人拉着挖好的苗子先回家。

至于余下的,让魏忠今儿下午或者明儿上午挖好送到,到时候再算钱。

商量停当,把苗子装了车,推了魏家爷两个殷切地留饭,一行人就匆匆回了家。

其实这时节再种果子树,已是略微晚了些,眼下正好也算是个春闲的空子,到了家后,何明一刻不停地去知会了大牛兄弟仨和李守成夫妻俩,约定下午就来李恬这里种树,安排好这些事儿,夫妻俩这才叫上宋大海回了自家。

事情到了这会儿,也再没啥可隐瞒的了。一进堂屋,何明家的一句闲话没有,就把从赵氏那里打探出来的消息和宋大海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儿。

当然,她没说她猜的那些落胎之类的事儿,毕竟这种事对宋大海来说并不是件很光彩的事儿,就算是两家的亲事不作数了,传出去宋大海还是少不了叫人暗地里笑话。

只说她听赵氏那话的意思,像是郭姑娘想攀个高,郭安两口子应该也有这个意思,让他去县城探个究竟,早些把这件事给办利落了。

虽说郭安两口子一句话不肯接,一句消息不肯往外透,可是宋大海也算略有预感。还是那句话,自他的家乡开通了运河之后,这样的事算是层出不穷,郭家姑娘的小姨和小姨夫又在秦家当差,这么猜测也是顺情合理的事儿。

并没有多吃惊,很是干脆利落地点了头。

何明家的见他不急不怒的,自始至终都是一派沉稳,甚至连眉头都没动一下,心里反倒有些不托底,弄不明白他这心里到底是个啥意思,等宋大海走后,就忍不住和丈夫说了起来。

何明就“嗐”的一声摆摆手,不以为然地道,“这有啥不托底的?二十来岁的大老爷们了,遇着事哪能还跟个娃子似的一惊一乍的?”

何明家的就道,“我也没说让他一惊一乍的,就是觉得他好似不上心似的……”并不是对郭家姑娘不上心,而是对娶媳妇这件事不上心!

他要是真个和大儿子一样,心里盼媳妇,咋着也不该对郭家这事这么平静。

何明就道,“你咋知道他不上心呢?不过是没遇着让他上心的人呗!”

何明家愁的就是这个。她是过来人,可是知道,乡庄里头就有两样人的亲事最难办。一个是眼界太高,一个是自家条件太差。后一种吧,只要把标准放得低低的,也少有娶不来媳妇,嫁不出去闺女的。可是头一种就难办多了,特别是像宋大海这种自身条件好,眼界看样子又高的,在乡庄里头真真是老大难。

就把这话和丈夫说了,愁道,“我也不是嫌大河梦生月牙几个在咱家里吃饭麻烦带累咱们,就是眼瞧着他这日子这么着凑合,不是个事儿!”

要是放在那种对娶媳妇热呼的人身上,才刚何明家的说过郭家的事儿,就顺理成章的说到接下来他怎么娶媳妇的事儿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