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原来如此(2/2)
“……往镇上去瞧病的时候,大家也都没瞧见,这是从镇上回来四五天后,大家才知道她病了。我们几个近邻结伴拿了鸡蛋去瞧她……”说到这儿,赵氏迟疑了一下子,接着道,“……和我们同去的一个婶子,瞧见她那炕尾旧衣裳底下压着好几件光亮闪闪的缎子衣裳,就稀罕地拿起来瞧,才刚拿起来,就叫彩霞她娘给抢走了,说那是彩霞她小姨借给她穿的,回头挂坏了没法子还……”
说完这话,赵氏斟酌了一下,还是把后面的话说出了口,“……后来还是她妹子彩云说漏了嘴,说那些东西是秦家一个什么六少爷赏给她的……”
何明家的不由得眉头大皱,和李恬飞快对了个眼神儿,压低声音问她,“那就是说,她这病,其实不是真的病?”
赵氏就无奈苦笑道,“大嫂子,这种事不是人家亲口说,咱们哪儿知道到底是不是病?反正我们几个去的时候,彩霞那丫头像个生病的样子,病恹恹地歪在炕上,瞧着也没什么精神。”
只这一句话就让何明家的肯定了自己的猜测,郭家姑娘大概是落胎!至于那娃子是谁的,就更不难猜了。毕竟郭家姑娘的小姨和小姨父在秦家当着差,好似还是个管事头子。没准儿是这夫妻俩想攀个高,给郭家姑娘牵的线!
要不然,一个大家子少爷咋会认得郭彩霞一个乡下丫头?还特意赏东西?
要说这种事从前她也影影绰绰地听说过两桩事儿,都是躲在家里装病。可因为郭家和宋家断了六七年的往来,下河村的人都不知道郭家的情形,这才没想到这上头。
不由得气愤地道,“他们两家这门亲定了也有些年头了,他家要瞧不上宋家,只管攀高枝去就行了,干啥还非得续从前的线头?好好好,就算他家为了找个冤大头,可是眼下这冤大头也找着了,干啥又不上不下地拖着人家……”
李恬也正好奇这个,就插话问赵氏,“魏婶子,这个郭家姑娘什么时候病好,又去了县城的?”
何明家的话,赵氏不好接,倒是李恬这话,她能接,略微回想了下道,“打镇上医馆回来后,她足在家里闷了一冬一春没出过家门。去年夏天里,我倒是见过她两回,打眼瞧着和从前也没啥两样,秋上家里忙的时候,还见过她在院子里摊晒苞谷。等到秋收完快入冬的时候,说是她病又犯了,她小姨特意使了车接她去县城养病。接着就到了年关,她坐着一辆好气派的轿子车回来,说是她小姨使人送她回来的。为这事,郭大哥好似还骂了她,过完年没两天,人就又回了县城,直到这会儿,也没见着人……”
李恬略略把时间线捋了捋。
按赵氏话里透出来的意思,郭家姑娘应该是前年秋上和这个秦家少爷有了什么牵扯,至于为啥没能成功进府,大概是中间出了什么岔子,只好回家拿养病遮掩。遮掩到去年夏天,宋大海一家突然回来了。郭家两口子大概觉得郭家姑娘攀高无望,就逮着宋大海这个冤大头。
至于为什么没立时成亲,估摸着是郭家姑娘不愿意,这才耽搁了。耽搁到去年秋上,这件事就又有转机,于是乎,郭家姑娘又麻溜地进城了。
再然后就到了眼下。
郭家眼下不说退亲也不说成亲,指定是因为郭家姑娘在县城那头还不稳,所以先占着这么一个宋大海。
若是她能成功攀了高,拐回头再退了宋家的亲事。若是失败,还有一个在乡庄里头样样都算得上是结亲上上选的宋大海兜底。
郭家真真算是旱涝保收,只悲催了一个宋大海!虽然只是猜测,可李恬确觉得事实应该也差不离。
何明家的也想明白了,一股火气直冲脑门,“就这那郭安还有脸口口声声说,他和大海他爹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他当亲兄弟的就是这么坑人的?”
赵氏无奈叹息了一声,小声道,“听说是郭家大哥好似不想拖,想拖的是彩霞她娘。”
就算郭安不想拖,把一个落过胎的姑娘塞给人家,也够恶人心的!
何明家的刚要开口,隔帘看见宋大海和郭安边说话边进了院子。
赵氏忙小声道,“大嫂子……”
何明家的忙悄拍了下她的胳膊,“放心,放心。”说着话,深深吸了口气,挑帘从堂屋里出来,朝宋大海嗔笑,“你那话自来金贵,今儿好容易碰上你这老岳丈了,怎么不多陪着说会子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