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 第22章 乞伏国仁

第22章 乞伏国仁(1/2)

目录

站在勃鲁身后的汉军士兵用枪杆狠狠地捅了捅他的后背,厉声喝道:“老实点!”

勃鲁猛地回头,眼神凶狠如狼,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却被士兵手中锋利的长矛逼得不得不低下头,那低头的动作充满了无奈与不甘。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捕捉到了不远处的一幕,阿古拉正跟随着李三柱蹲在一块平整光滑的石板前认真地学写汉字,李三柱握着阿古拉的小手,耐心地教他用炭笔一笔一划地书写。

小小的脸上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笑容,那笑容在这充满血腥与杀戮、令人窒息的战场上显得格外温暖而明亮,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

勃鲁的喉咙里发出一声低沉的呜咽,像是受伤的孤狼在月夜下的悲鸣,那声音中蕴含着无尽的悲伤与无奈。

石敢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走上前来,他甲胄上的冰碴随着他的动作簌簌掉落,双手恭敬地呈上拓跋部的户籍册,那册子用牛皮绳捆得紧紧的,封面已经被雪水浸湿了一角,显得有些陈旧。

他朗声说道:“陛下,拓跋部的贵族共有三百七十户,这些人可以迁往洛阳进行屯田;而牧民则有一万两千户,能够编入边军效力。”

桑明川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那本厚厚的册页,手指在粗糙的纸页上轻轻摩挲,仔细地一页一页翻阅起来,神情专注而认真。

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时,发现上面用炭笔写着一个歪歪扭扭的“汉”字,笔画之间还带着孩童特有的颤抖,这个字虽然写得并不工整,但却透着一股特别的力量,那种力量似乎是一种新生的希望。

他好奇地抬起头问道:“这是谁写的?”

话音刚落,阿古拉便从李三柱的身后怯生生地钻了出来,他用小手捧着一幅用桦树皮画的耕牛图,图上的耕牛尾巴向上翘着,牛角画得像两把小弯刀,充满了童趣。

眼神中带着一丝胆怯,小手紧张地绞着衣角,小心翼翼地回答道:“皇帝陛下,我想种粟米。我们部落的羊去年冬天冻死了大半,要是有粟米,大家就不会挨饿了。”

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

桑明川看着眼前这个纯真无邪的孩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豪放,在山谷间回荡,久久不息。

随即毫不犹豫地将自己随身携带的龙纹玉佩塞进阿古拉的手中,那玉佩温润的触感让阿古拉打了个哆嗦。

桑明川慷慨地说道:“朕准了!明年这个时候,朕一定要在狼山看到万亩良田!到时候,让你爹也来学种地。”

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期许。

远处,曾经象征着草原王庭辉煌与权力、令人敬畏的建筑此刻正熊熊燃烧着,火光冲天而起,将半边天空都染成了妖艳的红色,那红色像是在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

木梁在烈火中发出“噼啪”的爆裂声,那声音尖锐刺耳,时不时有燃烧的木块从屋顶坠落,在雪地里砸出一个个黑色的深坑,溅起一片片雪花。

那面代表着拓跋部荣耀、承载着无数回忆的狼旗在肆虐的火焰中逐渐化为灰烬,旗角的狼牙穗子先是被烧得卷曲起来,然后整个旗面卷成一团火球,最后化作一缕黑烟,几片烧焦的布条缓缓飘落在汉军新建的粮仓顶上,像是在向世人展示命运的无常。

粮仓的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玉米和干辣椒,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喜庆,仿佛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一名汉军老兵正用扫帚清扫着粮仓门前的积雪,他看到飘落的布条,笑着对身边的同伴说:“看,草原的狼毛,变成我们粮仓的新毡子了。”

这一震撼人心的场景,仿佛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象征,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汉人与草原部族之间的关系,也将会在这场决定性的战争之后,翻开全新的一页,开启一段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新篇章,这段历史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前秦建元二十年的深秋,凛冽的西风犹如百炼精钢打造的刀刃一般锋利,带着砂砾呼啸着席卷而来,无情地划破了长安城头上那铅灰色、压抑得令人几乎无法呼吸的天空。

这狂风仿佛带着无尽的怒意与冷酷,毫不留情地肆虐着一切。

城头垛堞之间悬挂的铜雀风铃,在这猛烈的风中剧烈震颤,链条发出“哐啷哐啷”的呜咽之声。

那声音时而尖锐得如同哭泣,时而低沉得好似倾诉,仿佛有无数战死的冤魂在这风中哀嚎,为这个曾经以“投鞭断流”自夸的强大前秦帝国奏响最后的挽歌,宣告着它即将走向衰亡的命运。

护城河边的老槐树上,几片枯黄的叶子打着旋儿缓缓坠落,恰好落在巡逻士兵甲胄的裂缝里——那是苻洛叛乱时留下的深深刀痕,虽然伤口已经结痂,但仍然泛着乌青的颜色,就像是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疤,时刻提醒着人们那段充满动荡与血腥的历史。

在东方广袤的冀州平原之上,慕容垂振臂一呼之时,他身上那银灰色的貂裘披风被朔风高高掀起,露出了内衬绣着的燕国王室图腾。

这一幕充满了威严与力量感。

“我慕容氏的战旗,要重新插回邺城城头!”他话音刚落,便拔剑劈开案几,动作果断而有力。

就在这一刹那,帐下八千鲜卑铁骑同时敲击甲胄,发出的声音宛如雷鸣般震撼人心,显示出他们强大的战斗力和对慕容垂的忠诚。

偏将慕舆嵩突然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殿下,中山郡的坞堡主们送来降书,愿意献出五千石粮食!”

慕容垂鹰隼般的双眼扫过舆图,指尖重重地戳在枋头这个地方,毫不犹豫地命令道:“传我将令,三日之内踏平这处关隘!”

他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显示出他对于胜利的渴望和军事指挥上的果敢决断。

关中平原的官道旁边,后秦的姚苌正用马鞭漫不经心地拨弄着京观顶端的头骨。

那是前秦卫军统领杨定的头颅,眼眶空洞地对着长安方向,牙齿因剧痛而深深咬进下唇,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死亡的痛苦。

“陛下,这颗脑袋还在流血呢!”亲兵校尉姚方成嬉笑着递上麻布,想要擦拭头颅上的血迹,却被姚苌反手一鞭狠狠抽在脸上。

“蠢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