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 第118章 橡胶和石油

第118章 橡胶和石油(2/2)

目录

橡胶与石油的变革之力,正从南洋的雨林与油田涌向永汉的军工坊与寻常巷陌。

京师西郊军工厂内,老工匠孙铁山用硫化橡胶包裹炮轮时,徒弟小李突然惊呼:“师傅您看!”

瓷碗里的茶水在铺设橡胶垫的炮车上纹丝不动——这在往日颠簸的木轮时代根本无法想象。

“有了这橡胶轮胎,火炮机动速度提升三成!”

军械官赵明抚摸着炮管上的黑色隔热层,上周试射时连续开火二十发,炮管温度比往日降低一半。

而在大沽口军港,“镇南号”铁甲舰首次加注重油启航,轮机长周大海盯着转速表激动地记录:“航速十七节!比风帆战舰快整整一倍!”

司炉工老余用长勺舀起滚烫的重油笑道:“这黑伙计比煤块经烧,续航能绕南洋一圈!”

日常生活也因这两种资源悄然改变。

广州城车夫陈老三的马车换上橡胶轮胎那天,他特意在车辕挂了串铜铃:“往日三小时的路,如今一个时辰就到,铃铛都没响够!”

医学院手术室里,护士小林正给橡胶手套充气检查:“彭大夫,自从用这玩意儿,截肢病人感染率从三成降到一成!”

夜市摊主老汪的煤油灯比菜油灯亮三倍,他边给糖画模具套橡胶软管边吆喝:“看这龙凤!以前用竹筒根本转不出这么细的须子!”

最让达雅克部落孩童兴奋的是橡胶皮球,艾哈迈德的妹妹第一次拍球时,惊得白鹭冲天而起:“哥哥!这玩意儿比椰子弹得高!”

而在婆罗洲油田,钻井平台的轰鸣中,电报员小陈正用石油发电机供电发报,莫尔斯电码混着橡胶传送带的节奏,将“今日产油三千桶”的消息传向广州——那里,永汉步枪厂的工人发现,用橡胶缓冲的撞针寿命从五百发延长到两千五百发,车间主任在黑板上写:“一颗橡胶垫=五倍寿命”。

这些变化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希望。

基于桑明川深刻而敏锐的认知,他果断地下令成立了帝国橡胶公司以及永汉石油公司。

帝国橡胶公司的总经理蔡瑞霖正用象牙梳打理山羊胡,南洋商会送来的沉香木名片在他指间发烫——上面“蔡瑞霖”三个字旁,新添了达雅克文注释“带来雨水的人”。

他对着电报机喊道:“张工头,苏门答腊的橡胶树苗必须用蒸汽犁栽种,”

“土着用木锄挖的坑太浅!”

而永汉石油公司的康瀚宇刚收到婆罗洲急电:“油田发现巨型油井!”

这个毕业于格致书院的年轻人,此刻正用算盘算着钻井成本,算珠碰撞声中突然响起敲门声——达雅克部落长老阿达曼捧着猎头头骨进来:“康工程师,我们愿意用祖先圣地换炼油技术。”

头骨上的羽毛饰品扫过康瀚宇的设计图,在“石油管道”字样旁留下一道奇异划痕,那划痕像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痕迹。

蔡瑞霖和康瀚宇都在为这个伟大的事业努力着,他们的每一步都在推动着时代的进步,如同推动一艘巨轮在历史的长河中前行。

苏门答腊种植园的晨雾中,艾哈迈德正教妹妹用橡胶汁制作防水鞋。

“等卖了鞋,就能给阿妈买永汉的奎宁。”

他妹妹的小手上还沾着胶汁,却已能熟练地用竹模塑形,鞋面上印着达雅克传统的波浪纹。

在不远处的地方,永汉农技员谈凌冬正蹲在田埂之上,他手里拿着一根树枝,非常认真地在泥土地上画着嫁接的示意图。

他一边画着,一边耐心地讲解着,那声音充满了对农业技术的热情与信心:“大家看好了,在这个芽点四十五度切下去,按照这种嫁接的方式进行改良之后啊!咱们这儿橡胶的产量可是能够翻三倍呢。”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之间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循声望去,只见五个达雅克青年正合力抬着一台蒸汽割胶机缓缓走来。

那台蒸汽割胶机看起来很是新奇,机器上面缠绕着的红绸带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周围的一切宣告着它的特殊与重要。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青年,他的腰间别着永汉学堂的毕业证书,那证书虽然只是静静地待在那里,但却仿佛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象征着知识的力量,代表着这个青年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正是这种知识的力量推动着他们不断地向前发展,去探索更多关于橡胶种植与收割的新方法。

而在婆罗洲油田,勘探队员们正围着篝火唱歌,土着巫医用龟甲占卜后,突然将龟甲扔进火里,裂纹在火焰中逐渐清晰:“火神说,永汉的铁鸟(指钻井平台)会给我们带来好日子。”

火焰中,龟甲裂纹竟神奇地形成“汉”字形状,引得众人惊呼,一个抱着婴儿的土着妇女突然起身,将孩子的襁褓朝钻井平台方向举起,婴儿脖子上挂着的汉字挂饰叮当作响,那声响像是在奏响希望的乐章。

这一切都在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即将到来,如同朝阳即将升起,照亮大地。

桑明川在橡胶和石油公司走上正轨之后,第一时间就进行了视察!

桑明川在南洋总公司视察之后说道:“在开展这些业务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桑明川突然将茶杯重重顿在案上,茶水溅湿了蔡瑞霖的南洋地图,在“婆罗洲油田”字样上晕开一片深色。

“阿达曼首领明天就到。”

他用朱笔圈出婆罗洲雨林,笔尖在“猎头族圣地”字样旁画了个圈:“告诉测绘队,凡有猎头族标记的古树,铁路必须绕行。”

蔡瑞霖连忙点头,从袖中抽出达雅克文契约:“陛下放心,我们给每个部落长老都配了永汉币存折,上面用达雅克文写着‘土地入股分红’。”

康瀚宇则补充道:“医疗点的庞睿泽医生已教会三个土着接生婆用永汉产钳,上周顺利接生了双胞胎,她们现在能用汉语写‘母子平安’四个字了。”

桑明川突然笑了,从书架取下《格致全书》:“把这套书翻译成马来语,送给阿达曼当礼物。”

御座旁的青铜地球仪突然转动,郑和宝船模型恰好停在澳洲西海岸——那里,三年前还是荷南殖民地的土地上,如今正飘扬着绣有橡胶叶图案的共同体旗帜,旗角扫过荷南东印度公司的残碑,那残碑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历史。

桑明川深知,只有尊重和融合当地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发展,如同将不同的色彩融合在一起,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而这些做法带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阿达曼长老的独木舟刚靠岸,就被孙子艾哈迈德拉去看蒸汽锯木厂。

“爷爷,永汉人用我们的硬木造医院,”

艾哈迈德指着厂牌上的达雅克文标语,“上面写着‘森林与钢铁是兄弟’。”

部落议事会上,曾坚决反对永汉的老祭司突然用永汉币买下所有橡胶树苗:“我孙女在永汉学校学会了用显微镜看胶汁,她说这比咒语更能增产。”

当桑明川的画像与达雅克图腾并排挂在部落长屋时,年轻人们正用永汉币玩着新发明的纸牌游戏,牌面上印着“橡胶”“石油”“铁路”等图案,而最珍贵的“共同体”牌上,桑明川的头像旁画着猎头族的和平羽毛,那羽毛像是和平的象征。

这种和谐共处的景象,是之前难以想象的,如同沙漠中盛开的花朵,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以前我们都以为永汉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掠夺我们的资源,现在才发现他们其实是想要和我们一起共同发展、谋求繁荣。”

穆罕默德长老颤巍巍地将三枚永汉硬币放在祭坛上,硬币反光中映出他孙子在永汉学堂读书的身影,孙子正用显微镜观察橡胶树的汁液。

“这是永汉的‘友谊币’,”他对围观的族人说,“上面的两个人像,一个是桑明川,一个是我们的祖先。”

突然,港口传来汽笛声——载着橡胶园设备的永汉商船到港了,船舷上站着的达雅克水手正用汉语高喊:“回家啦!”达雅克青年们欢呼着冲向码头,却见船长从舷梯上扔下一箱马来糕:“按陛下旨意,每个劳工每天配两块!”

糕点香气中,艾哈迈德的妹妹突然指着船帆:“看!龙旗旁边有我们的猎头鸟图案!”

那面融合了汉龙与达雅克图腾的共同体旗帜,此刻正迎着海风展开,将阴影投在荷南东印度公司遗留的残碑上,碑上“1602”的字样已被海浪冲刷得模糊不清,像是在默默见证着这一切的变迁。

在这个新时代,共同体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家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如同众星拱月,共同闪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