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北邪乎事儿 > 第323章 DNA之父

第323章 DNA之父(2/2)

目录

不是梦见她穿着那身厚重的寿衣无声无息地站在我床前,就是梦见那把她视若珍宝的旧木梳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自己一下、一下地梳着空气。

白天的我也变得有些神经质。公司午休时,我总觉得身后有视线黏着,可猛地回头,办公室里只剩几个趴桌小憩的同事,安静得只剩下空调的嗡鸣。合租的室友养的那只胖橘猫,平日最是温顺,一见我却突然龇牙咧嘴,浑身的毛炸起,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惊恐地窜逃开,打翻了好几次放在走廊的垃圾桶。

一次下班回家,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一片漆黑。我摸着墙小心往上走,却莫名其妙在转角踩空,眼看就要一头栽下去,跟在我后面的邻居王姨却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猛地推了一把,惊叫着踉跄向前,恰好挡了我一下。我只是扭伤了脚踝,王姨却摔得不轻,手掌擦破了一大块皮。她被人扶起来时,一脸惊魂未定,嘟囔着说感觉背后有人狠狠搡了她一掌,力气大得吓人。

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和无处不在的窥伺感,让我心里的恐惧像藤蔓一样疯长。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奶奶去世悲伤过度,出现了幻觉。

第四天,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旁敲侧击地问起奶奶那把梳子。

母亲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你奶奶啊,一辈子就惦记着那把破梳子,说是她姥姥传下来的,金贵得不得了,谁也不让碰。说是能辟邪……哼,真要是能辟邪,她老人家怎么就没……”

母亲顿住了,没再说下去。但我听出了她话音里的那丝不以为然和隐藏的悲伤。

“囡囡,你别想太多。人老了,临走前有点奇怪的念头也正常。那梳子你要是觉得膈应,就找个地方收起来,或者……扔了也行。”母亲叮嘱道。

扔了?我捏着电话线,手心出汗。奶奶临终前那疯狂又执拗的眼神反复在我眼前闪现。她说能保平安时的语气,那种近乎诅咒般的郑重,让我不敢轻视。

晚上,我鬼使神差地打开电脑,搜索了“槐木梳子”、“梳头辟邪”之类的词条。跳出来的结果大多是一些民间传说和灵异论坛的帖子,真假莫辨。有一条匿名的回复吸引了我的注意:

“老槐木招阴,但亦可镇阴,全看怎么用。以特定之法梳头,确可形成暂时屏障,阻遏外邪。然切记,物极必反,屏障若破,反噬更烈。且梳头计数极关键,多一下少一下,后果难料。”

我的心猛地一沉。招阴?镇阴?屏障?反噬?

那条回复

我看着屏幕上那行字,又看了看静静躺在床头柜上的那把油亮的槐木梳,只觉得那深褐色的木纹里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眼睛,正冷冷地窥视着我。

再水一天,内容来源于朋友圈,不用看

说仙缘之前,得说说仙根,仙根一本都是祖辈传的,或者师徒传承,祖上或者师傅供了谁的排位,后代接着供奉,一般不会断仙缘。

而这里供奉的并不是真正的神仙,而是愿意与人结缘的狐狸、黄鼠狼等,祖辈供奉,祖辈仙根。

有道是真神不入凡体,凡附人身者必维妖邪,就像人有好人和坏人一样,妖邪又有好坏之分,别管妖邪受人供养是处于什么目的,增加道行也好,提高修行也罢,反正能帮助人类就是好的,只看结果。

再说仙缘,其实有仙根就有仙缘,但也有没有仙根的人突然有了仙缘,举例说明,村里的老娘们或者老光棍子,一辈子平平淡淡地过日子,突然有一天变得疯疯癫癫的,胡言乱语,又是还能唱出几段仙家盘口。

这种就是狐仙、黄仙主动下来抓人,这种人被称之为“弟马”,疯疯癫癫这段时间是仙家在磨练人,有的会磨一辈子,有的磨个两三年,得等到缘分到了,弟马立上堂口,供上仙家排位,疯疯癫癫的状态才能结束。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见过那种大字不识一个的人,立了堂口后能奋笔疾书,一手蝇头小楷写的惟妙惟肖,连科学都无法解释。

以前叫仙家上身,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两个磁场互相影响,狐狸或者黄鼠狼的磁场和人的磁场碰撞磨合,以达到双方都舒服的状态。

说说请神请仙,萨满请神用文王鼓,敲击特定的鼓点便会有神兵下凡,而出马仙用的是焚香,在香堂上供焚香,家里供的山精地灵便会下凡。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磁场,磁场的变化,原来叫仙鬼,现在叫磁场,举个关于磁场的例子,在凶猛的恶犬见到屠夫也得夹尾巴,具体是什么愿意我也说不好,我反正就是相信科学。

我个人是相信科学的,但有时候也是矛盾的,比如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老美科学家詹姆斯·杜威·沃森,他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被世人称之为“DNA之父”。

按理说詹姆斯·杜威·沃森在DNA界可以称得上权威了,他测算黑子哥的DNA,证明黑子哥和白鼻子之间的智力是有差异的,结果被各路人马抨击,还被被冷泉港实验室剥夺了冷泉港荣誉头衔。

反正就是说他测算的不对,不科学。

我相信科学,但脑子不够用,整不明白这些事的真真假假。

要论聪明,哪个人种取得了华夏人种的成就,近代不行就毁在了大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和封禁科学,有能力不能上位,想要当官得看血统和身份,再有能力也只能当个七品县令戚。

还有就是清朝的读书人着实可恨,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并不是为了当好一个官员,造福一方百姓,而是为了进入朝廷,旱涝保收,只要朝廷在,一个月的供奉银两就不能少,帮老百姓办事,还能吃拿卡要,何乐而不为?

所以呀,经书都是好的,就是,他也难以得道,要那慧根有啥用?

这也是我不爱看清朝电视剧的原因,看不了后世给清朝洗白,那电视剧演的,明明是历史剧,非要给人一种玄幻剧的感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