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又一年冬至(1/2)
第70章 又一年冬至
沈朝盈也不知为何才过去一天功夫, 再见原身这位伯父就换了副嘴脸,不再强求她跟着回去。
就连沈漳也不再说什么,只瓮声瓮气嘱咐她注意自身。
沈朝盈并不买账, 要关心,不如打钱。
谁知沈鸿竟真的掏了四百两银票出来,嚯!
沈朝盈口嗨归口嗨,一时警惕着, 不敢接, 怕又是什么“卖身钱”。
那轻飘飘四张票子便大剌剌摆在桌案上,勾得阿翘意志力有些不坚定, 忍不住瞟。
那可是四百两啊!
沈鸿了然一笑,依旧是温和笑,感慨着:“我们六娘真是长大了, 心思细巧。”
这是讥讽她心思深沉想得多,既然对方愿意让步坐下来谈和, 沈朝盈也不会非逼得狗急跳墙。
何况原身虽有反抗精神, 到底也是个傻白甜,不然怎么会轻信另一男人?为了不叫老狐貍生疑, 沈朝盈微笑一下,“阿杳实在受之有愧。”
阿杳是她乳名,只有亲近家人才会这般叫的。
“自家人,哪里要你回报什么?收下罢, 你阿耶一直担心你, 在外吃不饱穿不暖。”
听他这一番保证,沈朝盈这才不与他客气, “那阿杳便却之不恭了。”
关怀过后,沈鸿这才开始打探:“昨日那位贵人, 可常来你这店里?”
沈朝盈反应了一下,昨天?崔瑄?
看来果真有他的功劳。
沈朝盈并不想恩将仇报,很谨慎答道:“小店离着县署不远,县署官员空了都会来打打牙祭。”
沈鸿显然不满意这个回答,不过再问又显得刻意,便笑问:“你可知对方身份?”
沈朝盈一怔,看着对方明晃晃的笑颜,还有沈漳截然不同的态度,好似有些明白了对方打的什么算盘。
她欲解释一二,想了想,算了,没有也不会因为一两句话变得有。懒得与这人费口舌,省得平添什么枝节。
她垂下眼皮,盯着眼前一盏茶水,打马虎眼:“崔郎君年轻有为,官拜长安令。”
沈鸿微微一笑,果然顺着她设想那样,看穿了她的“羞涩”。
与聪明人讲话就是省力气,不似沈漳说不了三句就要大呼小叫,若非此人真有几分能干,沈家也不会扶持他。
面上依旧一副和善的兄长模样,“阿杳在长安,能得长安令照拂,也是她的福分,你回去,也可叫弟妹放心了。”
沈漳一向听他的话,深深看了她一眼后,低声道:“是。”
平白无故地得了四百两——也不算平白。
挨了顿骂,店里碗筷被砸了不少,多是她从西市上淘来的孤品,还差点被掳走,算是精神损失费了。
沈朝盈本想着这几天蹲一下崔瑄,打听打听他说了些什么使得沈家人改变主意的,不过一连几天都没见着对方。
也是,冬至节庆越来越近,大庆典在即,两京县衙跟京兆府自是忙得不可开交,眼见着外边街道巡夜的坊丁都翻倍了呢。
大庆典有规例,举国士庶宴乐休假三日,并且为了保证民有所“宴”,朝廷还向坊市中每户有五十岁以上老人的家庭赐米、赐酒、赐牛。
隔壁那对老夫妻便得了赏赐,看他们激动磕头的模样,沈朝盈觉得真好,不管上面做这个决定是为了彰显国力还是旁的,总归是做了件好事,让民间也感受了一番皇恩浩荡。
当然了,要是福利条件放得再宽松一点儿,叫她也沾沾光,那便更好了。
上头号召下头响应,沈朝盈招呼阿福将门口打扫干净,再挂上停业中牌子,拍手吩咐:“关门吧。”
过节,要吃大餐,还要吃漂亮小甜点。
沈朝盈一早便说好要给她们做蜂蜜小面包,便是后世每个小学门口的老式烘焙店都会卖的那种。
沈朝盈兜里但凡有一块钱,都得掰成两半用,五毛用来买辣条,五毛用来买蜂蜜面包。她的放学搭子则不爱吃辣条,一块钱全用来买蜂蜜面包。
那家店主人许是觉得利润太低,便规定三个起售,她们凑起来一块五刚好能买三个。
底部焦焦脆脆甜甜,撒了白芝麻,咬起来酥酥的,沈朝盈每次吃总有种错觉,连面包体也比别的甜得多,长大了自己尝试做才知道,原来除了揉面要加糖,烤的过程中还要刷两次蜂蜜水,难怪每一口吃起来都格外甜而松软。
她没有固定的零花钱,只能买得起两毛钱一包的樱桃小丸子辣条、五毛钱的龙卷风辣条、五毛钱的蜂蜜小面包,这些不算昂贵也不算多的零食,构筑了她的童年。
抛却童年滤镜不说,蜂蜜小面包是真的好吃才能被她念念不忘这么多年呀,甚至自己跑去学。
沈朝盈现在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是先观察她养的新宠——酵母。
天然酵母是用葡萄培育来的,这过程分为两阶段,从第七天开始就用自个养的酵母做面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