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君常安(2/2)
何正等人一顿,皆没有说话。
洪顺九年,九月。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陆和县县令季泽心性端谨,智识沉毅,任职期间造福万民,不负朕之所望。如今三年期满,考核为优,擢为工部右侍郎,即日起回京赴任。钦此。”
圣旨的到来,在众人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十七岁六元及第,十八岁外放陆和县,二十一岁官居三品。季泽只用了四年。
从正七品到正三品,实现连跳七级,亦是大周朝有史以来第一人。
秋日的黄连木一片橙红色,叶片纷纷扬扬,洒落了一地。
秋色连波淡如水,雕栏玉彻,恍如昨日;万里送君直上高楼,盼君常安。
还是那道城门,虽t然经过翻修比三年前看着更牢固,更加具有防御力,但它依旧矗立在原地。
当初那对守城的士兵被邓同深开膛破肚查验证据,成为奸佞小人甩锅的牺牲品。
而今站在这里守城的士兵,个个身强体壮,气势不凡。他们此刻虽然站得笔直,眼里却含着热泪。
三辆朴素无华的马车停靠在城门前方。
“大人,我们出发吧。”邓一回头看了一眼城内的场景,神情复杂。
季泽放下手中的书册,虽一直拿在手中,却也一句都没有看进去。
他挑起窗帘,探出头道:“回吧。都回去吧。”声音依旧清冽,但带了点涩然。
只见其身后是密密麻麻的百姓,他们站满了整条街道。有年轻的学子,有壮实的农家汉子,有衣着整洁的妇人,有颤颤巍巍的耄耋老人,有五六岁小童。一双双眼中有对离别的不舍,有对眼前之人高升的祝福,他们的情绪热烈,真挚,却又难过。
禹宵元站在最前方,这个陆和县最年轻的举人,居然不顾仪态,哭得双眼通红。
他道:“大人,你在京城等着下官,我会考中进士的。一定。”
禹宵元声音坚定,眼里是对季泽的无限感激,是大人让他明白了读书的意义。
他想追随他。
季泽笑意温润如玉,“好,那本官便祝你早日金榜题名!”
他放下窗帘,对邓一道:“走吧。”
“是,大人。”
马车缓缓前行,百姓们万般不舍,一路相随。
“祝大人一切顺遂,官运亨通!”
“祝大人平安喜乐,万事胜意!”
直到马车再也追不上,他们才停下脚步,有百姓当场坐地哭泣。
他们终于不再年年盼望着朝廷救济,不再看着好不容易盼来的粮食,却只有含有观音土的霉粮而落泪。路已修好,他们有可以饱腹的食物,有可以维持生计的买卖。
他们的县令每年为朝廷省下数十万两白银,他能力卓绝,宽和待人,秉公办案,从不看轻每一个用劳动换取成果的朴实的老百姓。他会为了百姓,放下他读书人的身份,亲自去地里耕种。因为有他,他们不会再被奸人裹挟着陷入通敌叛国的漩涡,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就被当做反贼给杀死在街头。
是季泽带给了他们新生,他们不舍,他们感激,他们祝福,种种情绪交织在心间,令人不能自已。
却也不能阻挠。
“叮!恭喜宿主,获得自然好感值一百万!”
马车中,季泽闻声一愣,顿时明白这突然出现的好感值是来自何处。
只是有些诧异,陆和县的两三万百姓居然能带来如此庞大的自然好感值。
所以,这便是民心么?
他看了看系统面板,自然好感值一栏已经变为了25360000。(持续上涨中)
季泽其实现在对好感值与贡献点已经没有什么期盼的了,因为他已经真正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经常关注系统面板也是对自然好感值始终抱有好奇之心而已。
“爹爹,哭啦?”一道稚嫩的声音忽然在他耳旁响起。
季泽回神,看着正坐在车厢软垫上望着自己的儿子,扬起唇角否认:“爹可没哭。”
言星遥为自家夫君挽尊,“对,你爹爹可没哭,是外面的百姓们哭了,他们舍不得你爹爹。”
小阿祺将九连环扔到一边,歪头问:“百姓?哭啦?”
“哭,为何?”
两三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但能敏锐察觉到大人的情绪。
他从软垫上爬起来,依偎到季泽怀里,睁着大眼睛,奶声奶气地说:“爹爹,不哭。”
季泽:“……”哪只眼睛看到他哭了?
言星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车厢里的氛围也变得不再那么沉默。